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用"主客移位"的方法,收到婉曲含蓄的表达效果.本文以唐代诗人高适、白居易、杜甫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等人的诗词为例,形象地阐释了对写法的表现方式及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古代诗词作家思念亲人时,往往撇开自己,而从对方写起,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就采用对写法。对写法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主客移位”,即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自己,而从对方落笔,选择巧妙的角度,以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愈有意味。  相似文献   

3.
对写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抒情技法。所谓“对写”,指的是诗人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落想,虚设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深挚地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对写法,据笔所知.始见于《诗经》,习见于唐诗宋词。运用此法,可收一石二鸟之效,得一击两鸣之功,能极大地增强抒情力度,丰富诗歌意境。下面,试撷取几例优秀诗作,谈谈对写法的具体运用及其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对写法"是我国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中学诗歌鉴赏中常常碰到。所谓"对写",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将深沉的情思表达  相似文献   

5.
秦桂兰 《语文天地》2011,(17):37-38
"笔以曲而欲达,情以婉而欲深"。曲笔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惯用的艺术手法,而对写法又是曲笔手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对写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写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方法,是诗人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落笔,虚设对方对自己或思念或期盼或焦虑的情形,从而形象深挚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换言  相似文献   

6.
学生写记叙文,有时写到对师长或朋友的思念之情常常爱直抒胸臆,也就是从自身写思念对方的表现,若一味用这种写法,文章就显得缺少变化。如果换个角度来写,不只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且还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就是说,以人衬己,这样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唐朝诗人王维在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到:“独在  相似文献   

7.
北宋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别词,但却写得谐谑风趣,别具一格。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一种“怀人”的作品写法很婉曲,明明是游子或思妇怀念对方,却写对方思念自己,这样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也使作品既情致流转,波澜起伏,又委婉含蓄。如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主要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但诗的开头却反客为主,以虚代实,不直接写思妇如何思念游子,却想象客游在外的丈夫因思乡念家而愁肠九曲。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主要写远行在外的旅人对家室的思念,下片却写旅人想象中家室的离愁:“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相似文献   

8.
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古代诗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隋。唐诗宋词有很多诗人词人写过这方面的作品,特别是婉约派词人写这方面的内容更多。二是怀古类,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或借怀念古人写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三是思乡类,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或对远游他乡亲人的思念。四是战争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的渴望。杜甫写这类诗较多,  相似文献   

9.
秦红梅 《现代语文》2007,(10):121-121,115
饮酒赏菊、登高团圆、作诗赋说是中国古代诗人们在重阳之际的主要活动,历代的诗人都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在重阳佳节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既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又有借题嘲讽时政,以此表达诗人自己的不平之气,抒发慷慨之情。  相似文献   

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词曲类别】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如高中教材中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2001年高考卷所选的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属于这类诗。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高中教材中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2002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  相似文献   

12.
1.唐代诗人王维,曾在重阳节那天写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如果远在他乡,要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可通过电话、手机与亲人联系。假如王维生活在现代社会,他要通过电话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兄弟的思念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人的故事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一直是高中生津津乐道的典型素材。如果用"颁奖辞"的写法重新诠释,一定让人耳目一新,效果不错。下面举十二例,希望同学们可以自己练习。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新的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刘志远 《学语文》2013,(1):35-36
"对写法"是古典思乡怀人诗词中独特的一种写作技法。起笔立足于思念主体对思念客体的思念,借助想象,穿越时空而浓墨重彩于客体对主体的怀念,凸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妙境。如此着笔,不仅别有韵味,而且真切感人。但无形中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之,笔者以近十年高考古典诗歌试题为依据,分别从一情共构、主客换位、虚实相生等方面来探究该类诗词中"对写法"的规律或特点,期待能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其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中国古代诗词曲数量极大,种类丰富,主要有如下类别: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属于这类诗,写的是作者送友人时的离愁别绪。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是在京口北固山…  相似文献   

17.
归有光的散文取法唐宋八大学,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在《项脊轩志》中,作者以简洁的文笔,生动形象地勾勒了"诸父异(爨)"、"慈母唤女"、"祖母喜嘱孙儿"和"卧病无聊"这样四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家族破败的感伤,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大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抒写离别、思念之情的诗作,很多运用托物寓情的写法,有的寄情于月亮,有的寄情于江水,有的寄情于大雁……冰心以纸船作为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匠心独运,妙处有三:  相似文献   

19.
“对写法”是我国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中学诗歌鉴赏中常常碰到。所谓“对写”,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将深沉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真切动人,使诗歌意境更显深邃。运用此法,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得一击两鸣之功,能极大的增强抒情力度,丰富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20.
<正>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美好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或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乡愁》中的一段。什么是乡愁?可以说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写乡愁的诗人很多,古代的如李白、孟浩然、苏轼等,现代的如冰心、三毛、席慕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