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甘肃山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山区的657名四至六年级的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山区农村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关注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或心理焦虑,注重因性施教,因级施教,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心理学重点研究的领域,为了了解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们对538名山区农村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山区农村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出高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并男女生比较差异显著;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分量表上,年级得分有显著差异.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学习压力等,是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山区的218名四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83%,在自责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分量表学习焦虑上(P<0.05)、孤独倾向和总分上(P<0.01)存在年级差异。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关注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或心理焦虑,同时应对留守儿童开展发展性和补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因"材"施教,"材"为农村小学生。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思维单一,被动,敏捷度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缺陷都亟待数学教师的关注、研究和解决,本文笔者针对以上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几点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隅之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79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小、羞怯、焦虑、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等。因此,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及全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山区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问题突出的现状。针对山区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一)积蓄各方力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山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二)建设适合山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三)加大政府对山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我们也发现,这项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得轰轰烈烈,但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许多学校还是一片空白.为了促进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进行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期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为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调查在新的社会发展状态下,山区农村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特点及其对教育的新要求,2003年,在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们使用王极盛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江西、辽宁、山西、河北、河南5省45所山区农村中学(泛指处于山区地带的县城、乡镇、乡村中学)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罗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的方法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31名仫佬族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0.5%,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59.2%;心理健康问题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儿童高于非单亲儿童,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问题检出率最低,5年级其次,6年级最高。这些结论表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单亲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实践,从留守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共圆教育梦。  相似文献   

11.
苏南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调查表明:苏南农村小学生心理总体水平是健康的;男女性别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大,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四五六各年级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虽然农村小学生的心理总体水平是健康的,但在各个分量表上还是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存在各种焦虑情绪困扰的人数高达26.9%.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杨虹 《甘肃教育》2024,(4):30-3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较多的现实困境,如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对心理健康教育地位与作用、责任与义务、内容与方法的认识出现偏差等。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以期为改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其心理健康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诸多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究影响因素并以之为导向,找出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这一环节过于薄弱,有缺位,对农村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国民素质提高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找矫治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对加强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小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小学生未来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生成长路径的规划,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以农村为例,探讨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心理不和谐状况调查显示,在学习障碍、性格障碍、行为障碍上存在问题的小学生略高于存在其他问题的小学生。其中男生心理不和谐的比率略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不和谐比率远高于城市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薄弱学校学生心理不和谐比率高于软硬件较好的学校;留级学生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行为障碍上均高于非留级学生。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以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山区小学生见识不广、视野不开阔一提起笔写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或有话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根据笔者在农村山区小学多年任教语文学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结合农村山区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农村山区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指出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施教路径,不仅应该因材施教,更应该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财施教、因岗施教。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系统发展的薄弱环节。21世纪初,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在深入分析当下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范兴华的《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的320名一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年级、班级成绩排名、打工者类型、监护人类型、联系频率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在及时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提升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