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正>"花儿",盛开在西北大地的一朵娇妍的民歌奇葩,野芳幽香,浪漫迷人,旋律动人,韵味独特,歌词淳朴清新,蕴含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具有独特而珍贵的艺术价值。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地带,历来有传唱"花儿"的风俗习惯。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地方资源,让"花儿"进校园,发掘西北"花儿"的教育功能,让"花儿"民歌在校园绽放。一、"花儿"进校园,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生  相似文献   

3.
洮岷"花儿"是流行在洮州、岷州一带的民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的研究摆脱了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附属于搜集整理的地位,形成了独立的文化领域;研究工作也从个人的单独行为转化为群体性的有组织活动;研究注重论证性和理论性,成果丰硕,不少研究领域都有所突破.对洮岷"花儿"从起源、功能观,音乐结构、演唱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演场域、演唱形式、发展前景,美学价值以及对其内容所表现的社会和文化信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探讨,有助于洮岷"花儿"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它即兴演唱,格调高亢、优美、朴实,堪称"高原绝唱",是西北地区最为独特的原生态口头传统类型.论文从花儿歌词所包含的生态和谐观、花儿会场的生态美两个方面揭示了花儿的生态文化内涵.花儿是一种生态文化资源,它集自然美、人性美、生态美于一身,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功能.花儿作为一种备受当地民众喜爱的民歌,发挥着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非文艺性的说明文。它没有娓娓动听的故事,也没有用拟人等艺术手法,它靠平直的结构。朴实的语言,准确地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说明。在平易朴实中见出涵养功夫来,正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写文章要讲究章法。《花儿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青海花儿的歌词艺术包括高超的修辞艺术、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整体的谋篇艺术。文章认为,浩如烟海的青海花儿,其各种匠心独运的歌词艺术及其背后的美学精神品格,是青海民间诗艺的"大观园",也是"大美青海"的重要文化因子。文章从语言学和美学的角度,对青海花儿的歌词艺术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西北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西北地区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了西北人民的粗犷胸怀,具有诸多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因此花儿被誉为西北的"百科全书"。本文就从花儿的文化功能角度探析,花儿在西北人民生活中的独特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甘肃临潭古称洮州,明代戍边大将李达及其后人经营洮州四十余年,临潭民间有一俗语说:"先有李家坟,后有洮州城"。近几年来随着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关于李家坟和洮州城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就李达经略洮州时期民间传说的关于"李家坟与洮州城的关系"作一考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洮州历史和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花儿研究是青海民歌研究的重要领域.青海花儿研究的学术史大致分为20世纪30至40年代、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70年代至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至今四个阶段.80多年来,青海学者们通过对花儿歌词和曲令等的搜集整理,以及对花儿起源、流派、类型、思想内容、文化内涵、音乐艺术、歌手和花儿会等的研究,推动了中国花儿学的建构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青海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多民族语言特色、多民族音乐特色、新疆民族舞特色是新疆回族花儿的新疆特色;阿拉伯、波斯语汇及音乐烙印、陕甘宁青汉语方言及音乐烙印是新疆回族花儿的原籍烙印;花儿歌词中的宗教文化、花儿内容上的纯洁性以及花儿歌唱目的的纯洁性,是新疆回族花儿的宗教特征.  相似文献   

11.
曹婧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40-142
在我国民间文学的百花园中,西北少数民族民歌“花儿”以它特异的风格独树一帜,它是西北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一份文化财富,同时又是这一地区劳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也具有生动的音乐形象。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试论“花儿”的功能性,意在突出花儿无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作为民族人民传达感情的语言方式。其价值都值得更多民族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12.
屯垦移民是中国古代开发边疆、稳定地方的重要治理措施,移民文化亦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元璋以征西将军沐英为先导、以屏蔽蒙番为目标,将跟随西征的将士、家属及其他各色人等迁往洮州。这些移民大多数来自江淮地区,带来了内地江淮地区的文化,在洮州形成了具有江淮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现了洮州区域文化和江淮文化多元融合的特色,有些习俗一直影响到今天。  相似文献   

13.
河曲民歌素有辽阔、高亢,情感自由,节奏鲜明,语言自由等特点,它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因此,我们高校教师应继承、发扬河曲民歌的风格特征并吸收其原生态的技巧。本文从歌词内容、声乐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及学生的实践表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对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逐一解说。  相似文献   

14.
屯垦移民是中国古代开发边疆、稳定地方的重要治理措施,移民文化亦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元璋以征西将军沐英为先导、以屏蔽蒙番为目标,将跟随西征的将士、家属及其他各色人等迁往洮州。这些移民大多数来自江淮地区,带来了内地江淮地区的文化,在洮州形成了具有江淮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现了洮州区域文化和江淮文化多元融合的特色,有些习俗一直影响到今天。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我国西北之魂的"花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自身价值。"花儿"以其分布地域广、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价值丰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生态、文化、宗教、会议商务等旅游价值,但在开发"花儿"时应该准确把握其形象定位、开发策略和宣传营销策略,才能做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中学生只注重音乐意义上的歌曲,大多以流行歌曲的曲调、浅浅的哲理歌词来舒缓情绪。为了听歌而听歌,为了追随潮流而听歌。他们往往忽视文化、语言意义上的歌词,他们往往肤浅地听音乐,俗气地解读歌词文本。忽视品赏歌词语言中抒发性灵的成分,忽视流行歌词背后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简而言之,忽视"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河湟花儿是花儿三大体系之一。其词式独特,曲令众多,风格鲜明,影响至深至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是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该地区各族人民向着文化一体化方向前进的突出标志。因此,对河湟花儿体系的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某些多民族共有的民歌品种及其规律的认识。河湟花儿发源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这里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是一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展演,不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  相似文献   

18.
<正>花儿是西北各族人民所喜爱的山歌,因歌词中多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花儿歌词思想感情真挚,内容丰富,艺术上赋、比、兴等手法全面使用,并充分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手法表情达意,尽显民族地区花儿民俗文化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采。一篇小说、一出爱情戏剧,一部抒情影片,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9.
新鲜阳光     
提示与建议:《新鲜阳光》是中央二台"第一时间"栏目的主题曲,它运用拟人化的方法,让"太阳、花儿、大地、天空"以跳跃、富有动感的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整首歌词不但押韵,而且富有童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先例现象具有民族性、集体性、个体性和通用性的特点,体现出称名、评定、取信、文化传承等功能。作为语言和文化共同作用的凝缩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更新而改变,是语言和文化能力的直接反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火鸟"作为一种俄语先例称名,体现出鲜明的语言个性和文化伴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