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视野,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影响。作者认为,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应首先对目标读者在接受能力、期待视野等方面进行预测,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读者的期待视野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研究文学翻译,并在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翻译的基础上,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过程。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研究文学翻译,并在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翻译的基础上,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过程.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4.
在广告翻译中,读者的接受至关重要,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有重要启示。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广告翻译应重视读者"期待视野",分析译文中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相似文献   

5.
接受理论为童话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接受理论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接受为目标,强调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译文与儿童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仅以The Wind in the Willow《柳林风声》中译本为例,主要从叠音词、语气词和拟声词三种词汇的处理上探讨接受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翟海霞 《文教资料》2012,(29):19-21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的意义都充满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创作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接受关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对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能为 《海外英语》2013,(7X):154-155
该文探讨接受美学关照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趋势。接受美学关注读者主体性,强调读者期待视野的不断发展变化。归化翻译法虽然使译文亲近了目的语接受者,却忽略了其主观能动的创造性。因而,在顺应读者期待视野变化的基础上,又能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视域的异化法将更加受到译者们的推崇和青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姚斯所提出的接受美学角度研究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英文诗集《飞鸟集》。通过对读者视野期待的分析而寻找译者如何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实现原文和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翻译,在满足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也提供给读者一些新的超出其期待视野的信息,从而使读者扩展原有的期待视野直至形成新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主张,为西方文化悬疑小说的汉译带来了启示。《失落的秘符》汉译本翻译策略的分析揭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和习惯性经验,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其期待视野。异化与加注并用可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归化策略的运用可满足其定向期待,从而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期待视野""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含读者"是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概念。由这三个概念的探讨可以发现,接受美学并非只研究读者的接受,提倡为顺应读者当前的期待视野采取归化策略;它也视读者为有创造力的主体,而并不否认逆向翻译的合理性。因此,接受美学不仅可以作为直接翻译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作为逆向翻译的理论支撑。在《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的英译本中,翻译的方向并没有导致译文在语言和风格上的显著差异,译文的接受度还受到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仅归咎于翻译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