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身份认同个体对男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差异,探索接触频率对个体接纳男同性恋群体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男同性恋部分),对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男同性恋态度的调查(30名腐女、30名非腐女、32名直男、32名男同性恋),并调查了他们的与男同性恋群体的接触频率及其身份认同。结果:1.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腐女和男同性恋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显著比非腐女和直男被试积极。2.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在男同性恋接触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接触频率由低到高分别是直男、非腐女、腐女和男同性恋。3.接触频率在身份认同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了解80后北漂群体的幸福感和城市认同状况,并探讨其幸福感与城市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927名80后被试进行调查,其中492名北漂者,435名非北漂者.结果:(1)80后北漂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和城市认同得分显著低于80后非北漂者.(2)80后北漂群体的人口学变量在幸福感和城市认同上具有影响作用.(3)认知层面的幸福感不能有效预测80后北漂群体的城市认同,积极情感对城市认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情感对城市认同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了解80后北漂群体的幸福感和城市认同状况,并探讨其幸福感与城市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927名80后被试进行调查,其中492名北漂者,435名非北漂者.结果:(1)80后北漂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和城市认同得分显著低于80后非北漂者.(2)80后北漂群体的人口学变量在幸福感和城市认同上具有影响作用.(3)认知层面的幸福感不能有效预测80后北漂群体的城市认同,积极情感对城市认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情感对城市认同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以44名外来工子女和46名本地子女的初中生为被试,考察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子女在自我认同的内隐态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外来工子女和本地子女但在地域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自我特性认同的内隐态度方面不存在差异,表明外来工子女逐渐认可和融入广州市,但对广州市的认同感没有本地学生强;对自我特性表现认同,同时反映出广州市居民的排外意识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采用问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九江市部分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比普通人群好;有38%的被试在某方面达到异常;不同群体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或不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及其与市民化的关系,了解目前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现状,以及社会融入过程中的心理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在常州随机抽取239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采用"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问卷,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论:(1)流动人口对不同身份类型的认同存在着差异;(2)不同年龄、来城市时间、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类别、户口所在地对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程度存在显著影响;(3)流动人口市民化状况与身份认同程度存在显著相关;(4)市民化关系网络、市民化体验对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问卷对3238名18岁以上成年被试受文化震荡的影响程度及其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探讨文化震荡下的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文化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文化震荡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35岁以下组在精神、行为文化事件方面报告的更积极;36~45岁组在物质文化方面报告的最积极;而46~55岁组的被试则在政治文化事件方面报告的最为积极。(2)文化变革事件对不同生活环境的个体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生活在城市中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农村的被试,而且物质文化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明显高于农村被试。  相似文献   

8.
身份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对自我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不同来源可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在内容上,身份认同由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两部分组成。个体对自己所在行政级别及以上级别产生身份认同,各级别产生的认同同时存在而不互相抵消,从而形成一种多重认同结构,并且理性身份认同随行政级别的增高而减弱,情感身份认同随行政级别的增高而加强。了解身份认同的分布,有助于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体间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的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国家认同要显著强于民族认同,汉族的民族认同要明显低于少数民族。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两维结构得到证实,认同类型主要包括4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汉族调查对象主要表现为整合型和弥散型认同,少数民族表现出全部4种类型的认同模式。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所在社区汉族居民较多时,少数民族居民更多地表现出整合型和国家型的民族-国家认同。群际知觉因民族-国家认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整合型认同调查对象的群际知觉最为积极,弥散型认同的调查对象群际知觉最为消极。调查结果有助于深入把握人们对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管理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对群体关系的影响和意义,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积极的群际知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全国4905名高校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发现: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观评价良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会负向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而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提升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