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蒙养正"语出《周易》,《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衡水市某小学秉承"童蒙养正"的教育理念,打造"和"文化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苏辙对苏轼贬谪期间整理和完成了的《东坡易传》贡献较多,其中《东坡易传》里面的蒙卦是苏辙所解。蒙卦蕴含了苏辙丰富的童蒙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要性。苏辙坚持启蒙的根本在于"养其正心",认为固护"中正"是教育的首在,也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重要方式。苏辙的童蒙教育思想可以成为当代进行中小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厦门蓝星双语幼儿园致力于推广"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站在"以幼儿的个性为本"的基点上,以中华文明最具公信力的国粹文化为依托,启塑幼儿的个性。蓝星双语幼儿园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多元文化的快乐体验、英语浸入式教学,传承中国文化的国学、亚太体智能课程、蒙氏教育课程等。英语教学是蓝星双语幼儿园的一大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指从小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生活习惯,使其言行举止规范化的教育。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养成。我国自古重视儿童的教育和品德训养,古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品德训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早在先秦时期,《周易·蒙  相似文献   

5.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  相似文献   

6.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蒙教育思想是宋明理学家朱熹德育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朱熹的童蒙教育从理论上看,其教育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教育原则是"禁于未发",教育方法是"各因其材"。在实践上,朱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制订儿童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对今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正心,应果行育德,还主张利用刑人以规范德行.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示:应防止幼儿陷于物欲主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应树...  相似文献   

8.
古人为了使启蒙教育收到好的效果,根据蒙童的年龄、记忆等特点,将一些字集中起来,编成童蒙教材(即"蒙书")。识字类蒙书作为古代蒙书的重要内容,经历了秦汉魏晋,到隋唐大为兴盛。敦煌所出识字类蒙书又是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重要内容,包含有综合识字蒙书、姓氏识字蒙书和习字蒙书三类,共计9种,99个写卷。这些蒙书既顺承了传统蒙书的特点和功用,又表现出唐五代乃至宋初敦煌识字教育的特点,即识字教育与习字、书法相结合,使其功能多元化,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等"敦煌特色",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一、"翻转课堂"和"翻转思维""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虽有所重叠,但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使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辨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了STS、STS课程和STS教育的概念,从STS教育的兴起、实质和实施几方面论述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全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两大的教育思潮,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本文在阐述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全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联系。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是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成人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教育的总和;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在任何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狭义的继续教育主要指受教育者在其初始教育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则是包括了教育的一切方面,它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联系,且二者均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忻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模式,把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人文校园、职业环境"为主线,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拓宽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对人文教育目标规格、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实施过程、环境与制度等做了有效地探索;构建了职业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效融通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6页),同样,坚持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坚持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是基本的方法. 比喻,借用,以及对于关联的分析等等,都是辅助性的,并非主要的,基本的.教育不是经济.富人的子弟要上学,并不是因为他的钱用不完了.穷人的子弟要上学,比富人对教育的渴望一点也不差.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远不像教育学的教科书所讲的那样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明确信仰与道德的关系,充分认识信仰教育对德育的意义和必要性。要采取相应措施,使信仰教育与高校德育得到更好整合。  相似文献   

19.
依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探析了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内涵、意义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美育实施的方法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着教育的目的,而法学教育的目的决定着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法学教育应当以此为前提,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本作着重从对我国今后二十年社会发展状况的预测,设想我国法学教育的目的,以及由法学教育的目的决定的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全面论述我国法学教育中应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