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一定意义上说 ,报刊市场竞争就是吸引注意力的竞争 ,就是报刊品牌的竞争。报刊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能否在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品牌 ,成了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报刊实行以创品牌为中心 ,以创意策划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竞争 ,标志着报刊竞争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品牌优势是现代报刊的根本优势报刊的身份具有两重性 :既是出版物 ,又是出版单位。作为出版物 ,报刊具有传播媒介的优势 ,可以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中营造一个独特的视觉世界 ;作为出版单位 ,报刊在成立期刊社或报社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法人资格登记 ,以法人资格所赋予的市…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为最宝贵的资源,谁能从社会公众中吸引更多的关注,谁就有了宝贵的市场资源。厂家搞促销,做广告,都是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力,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使人们一想起什么品牌的广告,就知道是卖什么的;相反,生活工作中需要什么东西也知道购买何种厂家、何种品牌的产品。期刊的竞争也是如此。期刊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否有一个明确的标志,让读者过目不忘,就成了市场竞争的关键。而这个标志,就是期刊的品牌。期刊品牌的内涵构成期刊品牌不同于期刊名称。期…  相似文献   

3.
争夺市场的注意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胜龙 《传媒》2000,(11):22-24
在以注意力资源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了报刊最宝贵的资源,社会公众对报刊的关注,不但能提高报刊的发行  相似文献   

4.
王欣然 《传媒》2011,(6):54-56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为最宝贵的市场资源。期刊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否有一个明确而生动的封面,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期刊种类之一,时尚期刊在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在以注意力资源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了报刊最宝贵的资源,社会公众对报刊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和发展,报刊不但能从开发注意力资源中扩大市场占有率,还能从“出售”注意力资源中扩大广告来源,形成广告优势。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报刊从编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注重市场营销,张扬个性,凸现卖点,使读者在买有价报刊的同时,还能“买到”无价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品牌时尚等,从中享受到超值服务,提高了需要的满足系数,以此巧妙地培育读者的阅读“情结”。  相似文献   

6.
读者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 资源是报刊社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市场资源。在报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新形势下,报刊竞争日趋激烈,报刊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开发、争夺读者资源的竞争,因此,全面认识读者资源的特点,掌握开发读者资源的营销策略,提高读者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读者资源在市场运作中产生更大的市场回报,已成了世纪之交发展报刊产业的重要课题。 报刊的读者资源是由报刊读者构成的,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报刊读者与非报刊读者的区别在于,报刊读者是指有一定文化程度和…  相似文献   

7.
李萍 《新闻前哨》2005,(9):18-18
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中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媒介品牌竞争力。可以说,争取“受众注意力”是打造媒介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打造品牌节目是广播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媒介能否打造出受众认可的品牌是决定其能否争取到更多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就是品牌,打造品牌节目也就成了现代广播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少儿报也和其他报刊一样,要想求生存,就要强化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是一种以读者健康、有益、正当的需求、兴趣爱好和欣赏水平、购买能力为编辑行为导向的意识。尊重读者,依靠读者,全心全意为小读者服务,不仅是少儿报的最高准则,也是在商品经济中少儿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谁拥有了读者,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朱胜龙 《传媒》2002,(2):44-45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争夺读者注意力的竞争,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心理武器”已日渐显露头角,在2002年的报刊征订大战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有文化内涵、可读耐读的广告词不断增多。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品牌的有效载体,更加讲究创意,已经和正在从外部灌输  相似文献   

11.
苏林森 《当代传播》2011,(5):57-58,61
中国报刊长期“只生不死”的体制严重阻碍了报刊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建立.报刊数量居高不下,但单张报刊发行量小、广告盈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报刊退出势在必行.报刊退出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退出人员安置、债务问题、与读者和相关部门关系的处理,只有妥善处理报刊退出中的善后工作,才能减小报刊退出对报刊单位、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从而为全...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报刊以专业性、实用性见长,在教育行业内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以及相当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创办于1989年1月的《江苏教育报》,在长达25年的办报历程中,在坚持办报质量,不断推出品牌栏目和优质文章基础上,注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二次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在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强媒介感染力以及提升自身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试结合报纸开展的一些有益尝试,探讨专业媒体开展品牌活动的一些经验及做法。  相似文献   

13.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4.
“眼球发行”又可称注意力经济,其核心就想方设法吸引大众的眼球,提高市场的关注度,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展示。同理,“眼球发行”也是通过展示增强人们对报刊产品的关注量和关注度,从而提升报刊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期刊“抢滩”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具体表现为信息流量骤增,信息传播渠道增多,大大超过人们的心理接受阈限。可以说,从电视、广播、报刊到网络,都在试图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因为正如美国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鲁夫所说,“整个世界将会开展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 21世纪的主宰”。   在期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中,千方百计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已经和正在上升为期刊市场竞争的新焦点。越来越多的期刊跳出发行靠摊派,经费靠拨款的圈子,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立足本行业,面向全社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利…  相似文献   

16.
赵泓 《出版科学》2013,21(3):36-39
在网络阅读冲击下,报刊为了生存需要,内容不断向深度拓展,与图书的媒介属性差异变小,使得更多的报刊资源可以转化为图书。版面文章结集、选题深度挖掘和报刊品牌延伸是报刊与图书联姻的三大模式。报刊资源能否成功转化为图书,关键在于实现深度传播。  相似文献   

17.
张琴 《新闻窗》2007,(4):128-128
少儿报刊是一种以目标受众的年龄来界定的特定报刊,其特定服务对象是18岁以下的读者。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统计,2007年少儿报刊已达28家之多,分属教育、新闻、共青团和妇联等系统,大多数以学习辅导和综合性定位。在我国,少儿报刊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有限的服务区域内,其发展颇为艰难。少儿报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就必须创新办刊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呈爆炸式地激增,当下注意力已取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书业竞争异常激烈,能否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成为能否赢得读者的第一步。图书出版业如果能合理地运用注意力经济,进行编辑手段与营销方法的全面创新,就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取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相似文献   

19.
肖健 《军事记者》2002,(11):31-3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家媒体尤其是生活类、时尚类报刊,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不同的办法培育市场,力求增加发行量,扩大读者群。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善于培育市场已经成为报刊业竞争的一条有效途径。报刊业竞争,说到底就是对读者的竞争,而赢得读者的关键在于市场的定位。从新闻本身的特性出发,报刊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读者对象,二是地域范围,三是传播途径,四是信息的性质,五是实现的目标。应该说报刊定位的这几条表现,军队报刊特别是军兵种报刊都基本明确。那么,是不是军队报刊就高枕无忧,或者说是不存在培育市…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竞争 ,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广告攻势。在新世纪报刊的征订中 ,报刊广告词作为富有渗透性的“心理武器” ,成了争夺报刊市场注意力的耀眼“亮点” ,不少报刊针对特定读者的需求 ,精心制作言简意赅、韵律铿锵、朗朗上口的妙语佳句 ,赋予报刊以人性化、个性化的情感色彩 ,将报刊从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演绎成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象征和精神寄托 ,千方百计地锁定读者的注意力。与往年相比 ,世纪之交的报刊广告词更富有创意 ,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 ,构成了一道瑰丽的文化景观。激活读者需求现代社会的信息流量骤增 ,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