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从国际说,“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是由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注一);从国内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注二)。从上述任务出发历史教学必须以“兴无灭资”为指导思想,坚持“薄古厚今”的原则,利用历史知识联系当前斗争,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要“古为今用,外为中用”,这是党历来倡导的方针。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贯彻这个方针尤为重要。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历史教学工作者能否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充分发挥历史科学所特有的战斗力,应该说是检验历史教学质量的主要准绳。  相似文献   

3.
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它构成了整个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学界对社会形态之“三形态”与“五形态”问题的论说早已存在,但一些讨论马克思究竟有无“五形态说”及割裂两类形态说之间内在联系的做法实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三形态”与“五形态”在马克思思想中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实质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研判社会历史发展的两种不同维度即伦理维度与科学维度,而两种维度的客观存在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所贯穿的逻辑与历史、价值与真理、偶然性与必然性、个别与一般的四个“统一性”。科学理解马克思前后“社会形态说”的内在逻辑及其统一性,对新时代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历史方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规律。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不时听到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鼓噪。西方反动政治势力声称,“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说:“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两大遗产之一”。社会主义真的失败了吗?这个问题,本文不想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决择,或者建国40年的伟大成就来阐述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本文仅就两个具体问题,谈谈我的浅薄想法。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三句话中找到答案,一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二句话是江泽民同志说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第三句话是温家宝总理说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所以我们说:着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群众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群众观可以概括为“三论”。 一、群众首创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毛泽东同志也曾精辟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城市人民公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沉重的一页。认真研究这一发生在社会主义中华大地上曾经“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汲取其中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应该说是对于增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它适应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水平,发挥着促进生产力的积极作用,这本来是理论上早已明确、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问题。但是,“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对按劳分配却大肆攻击和诬蔑,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因素”,是“产生资本主义和新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起了阻碍生产力的作用”等等。从理论上彻底批判“四人帮”关于按劳分配的种种谬论,肃清其流毒和影响,从而在实践上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是加快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9.
《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这篇政论文的开头部分鲜明地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并指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已五十周年,但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论》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课文分四方面进行论证。第一,中国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明,中国革命必然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必然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必然”作了规律性的判断.这是本段分论点。为什么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教育的历史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一是说这种教育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相适应,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二是说这种教育立足于现实,是符合我国现时代教育需要的;三是说这种教育具有一定历史继承性,是中国教育优良传统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认真清理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教育历史传统的利弊得失,批判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是经常用的词,应该说大家并不陌生,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包括政治和历史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含义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相关历史知之较少,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拟对社会主义的含义及其在中国传播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2.
尽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久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也已70余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释是不一的。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通常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三者并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在1986年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个论点他在1992年春到南方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又加以展开。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使多年困惑不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明媚 《大中专文苑》2010,(10):40-41
历史是什么?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少奇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毛泽东说:“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一些弯路。有同志在探讨其原因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早产混”,还有人提出了“人为说”、“补课论”。笔者认为,结合历史,从理论上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内几乎所有谈论“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文章都振振有词地引证马克思的著作,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主义异化论”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根据。然而恰恰相反,马克思和“社会主义异化论”毫不相干,马克思的著作是对“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最有力、最可靠的否定。为了弄清“社会主义异化论”的实质,必须追溯它的来龙去脉,分析一下异化论的历史发展。列宁教导说,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世界上风云变幻,社会主义事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极少数人把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说成是“历史的误会”,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应当“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我国历史的发展呢?这是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应当弄清的重大问题。中国走什么道路?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多次探索和尝试,不同的阶级和派别的代表人物进行过多次论争、斗争,还为此进行过长期的战争。历史发展的实际是评判是非、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实事求是地了解和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实际已经作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方法论理论,其核心内容集中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华,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本文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其核心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特色理论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的基本原理得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说:“按照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两因素论”的反动观点。书中写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一方面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他们宣称认识这个“二重性”,是“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党内资产阶级形成的前提。”从这个前提和基本观点出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百般诋毁,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产生资本主义和“党内资产阶级”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等。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这本“帮书”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上的谬论,是摧毁他们反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不容篡改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那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问题上肆意制造混乱。这本“帮书”说:“商品经济毕竟是资本主义的旧土壤”;“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把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丑化为资本主义商品制度;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论。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共有的经济范畴。作为商品生产一般,不  相似文献   

19.
第二代领导确定之后.中国仍然存在着两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搞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邓小平说,在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邓小平认为他所设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当年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路的结果.为了加强新理论的分量,邓小平还把确立毛泽东历史地位的“七大”与确立邓小平历史地位的“十二大”作了意味深长的对比.搞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立论根据是  相似文献   

20.
用社会主义的四大变化和四次较量的历史进程 ,说明社会主义从“一个幽灵”成长为国际巨人 ,人类进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进入社会主义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 ;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不利用资本主义 ;“一球两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必须辩证处理“两制”关系。历史灾难以历史进步为补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 ,社会主义“替代”就不会“终结” ;中国社会主义不倒 ,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将始终站得住。应当从多方面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