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试论民国初期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福建船政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帷幕,到1903年清政府将实业教育列入学制。这样,我国第一次有了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从民国建立到二十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内,全国上下一直呼吁创办职业教育和提倡职业教育,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这种思潮和实践运动,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走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12年民国建立之后,在清末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民国各界政府经过努力,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是近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教育政策模糊、实践教学成效低下、职教师资缺乏、经费不足、职能缺位等方面。这些问题成为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通病,对此进行研究对于今天的职业教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这场运动的意义及其地位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通过办学实践,在职业教育宗旨、教育形式、教育实验、农村职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所有这些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发展和走向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一) 确立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即以党校内实施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民国职业教育法的进程发现,民国职业教育法具有进步与波动、反复等典型的历史特征,为认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晓东 《职教论坛》2012,(31):91-96
民国建立之后,职业教育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在整个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教师这一角色不可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师资状况决定了教育的成败。考查职业教育师资这一群体状况,特别是师资的结构状况,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师资水平以及师资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信息技术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信息技术也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诸多的生产生活领域,尤其在职业教育方面应用的更为广泛.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中建筑课程的整合方法,并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征,这些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改变,农村职业教育要建立适应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深入了解和认真分析我国农业出现的与培养模式关系十分密切的新特征,然后有的放矢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吴文华 《职教论坛》2012,(16):91-96
1912年民国建立之后,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校长这一群体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他们的作为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和教育政策执行的力度.考查这一特殊群体的任职资格、聘任考核状况、职责范围、报酬俸薪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国学界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深受国内职教思潮影响的同时与职教实践形成了互动。民国学者们在农业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作用、农业学校的设置、师资选择与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的论述视角多元,观点多样,形成了该历史时期农业职教思想史的丰富面向。民国学者们的主张对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启示包括:从推动乡村振兴的高度认识农业职业教育的作用、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造、建立农业职业教育教师定期下乡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编制农业职业教育教材、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农业职业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适应大生产对劳动力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工业进入中国以后,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和实践一直就没有中断过.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率先精准地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职教理论,强调了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创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技工学校的建立、发展,一直也是在体现着这条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试点衔接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还存在着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乏依存性、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中职生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应切实将中高职培养目标和专业真正融通,并加快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在中高职自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加强协调,才能使中高职真正地衔接起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调整了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主要通过实施农业推广制和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向现代教育迈进的可能性,其主要举措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之一,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化职教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不充分、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等问题,学习借鉴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基于“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理念,分析其职业教育的背景、经验、特点与不足,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新思考,为构建先进示范职教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法律是促进职业教育有序发展、保障公民接受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规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职业教育法治化的重要保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具有内容比较全面、主体相对明确、技术较为规范等特点,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不仅构成了近代教育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而且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建设中职业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可操作性、适时修法、确保统一性、完善体系、强化执法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婷琳 《江苏高教》2020,(5):119-124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落脚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学科课程观对职业课程观的压制,不同层级课程之间存在断裂与鸿沟,课程内容适度性不足与重复性有余,一元性课程评价泛滥与多元性评价缺位等问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导致师生的话语权被压制,社会支持系统中诸要素协同程度低导致课程资源整合困难,不同层级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差异导致课程设置与实施障碍,课程设置标准缺失与课程管理方式滞后导致课程体系建设的随意性等。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多元主体协商平台为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采用模块化与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策略为职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教育与职业不沟通成为职业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被职业教育界寄予厚望而引入我国,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注重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注重调查职业状况和学生个性,采用多种实施方法,对民国时期的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必然包括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我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准则,由此既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也要对标国家新发展格局,即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循环关系、职业教育自身的国内国际循环关系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相互联动关系.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凸显"大职教"格局、持续适应性、突出技术性等特点,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把握好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实践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存在职业教育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在此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转变角度出发,深刻解读“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内涵,并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勇于开拓”、“改进学风,学以致用”三个角度对如何进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