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4、左片马棍(1)接上式,右脚前寸一步落地做主,左脚跟进至右脚内侧,两腿屈膝下蹲束身成为并步,同时两手握棍滑把,随左臂腕外旋右臂腕内旋,使棍把经右腿的外侧向前上起划一立圆至上体的左侧,与头相平,棍梢顺上弧向后下落至左腿的外侧,高于脚踝,两臂变为左臂向下伸直,右臂屈肘,头微抬,目视前方(图87)。  相似文献   

2.
趣味体操棒     
1.抵棍(图1)方法:两人分别站在中线的两边,相向而立,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体操棒两端,握棒时不让体操棒头露出,裁判发令后,两人用腹部及两手的力量将对方向后推或抵,谁先将对方推或抵过警戒线,谁获胜。  相似文献   

3.
<正> 一、俯卧撑顶肩角力在地上划三条相距2.5米的平行线(如图1),中间为中线,两边为端线。比赛开始两人对面俯撑,错肩相抵,运用两腿蹬地的力量,两臂前移,力争使对方退出端线。图1 二、拔腰角力练习者对面错肩站立,体前屈,双方交叉抱住对方的腰部(如图2)。练习开始时双方重心下降,力争把对方抱起,使其双脚离地。三、夺棍角力两人对面站立,双方互握横在体前的木棍,棍长60-80厘米,直径3-5厘米,坚固而平滑(如图3)。双方运用各种方法,迫使对方放手,将棍夺  相似文献   

4.
陈龙 《体育教学》2004,(5):30-30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持球于体前,靠手的指腕力量在两手间来回拨球,与此同时,两臂以肩关节为轴,由体前到头顶上下绕转。  相似文献   

5.
郑勤 《武当》2013,(8):12-14
(接上期)第四段两手平行圈(一)左平行立圈收右脚,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图29);然后,两手相距约一尺,同时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三圈,头与目光随手动(图30-图33);当双手划圈至小腹前时(图33),接右平行立圈。【要点】两臂平行绕圈时要松肩,动作要轻松自然,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二)右平行立圈双手同时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划三圈,头与目光随手动(图34-图37);当双手划圈至小腹前时,自然分置于体侧(图37),再接左弓步平行平圈。  相似文献   

6.
1预备势右手持棍立正站立;眼看前方。(图1)2起势(1)头左转,挺胸塌腰,左腕微屈;眼看左方。(图2)(2)左手虎口向上握棍身,同时头右转;眼看前方。(图3)(3)右臂屈肘上提与肩平,右手  相似文献   

7.
动作分解:身腰向左转动,同时两手握插使插尖向上向左向右绕双圆环圈,眼随插转(图42);右脚向后撤步身腰随之右转,同时两手握插使插尖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绕双圆环圈,眼随插转(图43);两手握插不停,顺势向左平摆(插尖向左),立即掉转插锋向右侧平刺,同时,左腿提膝成右独立步,两插高度与腰平齐,眼看双插(图44)。  相似文献   

8.
<正> 经常用橡皮带练习肌肉,对发展全身肌肉力量,提高力量耐力,增大肌肉体积有较好效果。一、臂屈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踏橡皮带中间,两手握橡皮带的两端,身体直立,屈肘将手臂置于颈后,用力使双臂伸直(见图1)。作用:主要发展肱三头肌。二、正握弯举两脚左右开立,脚踏橡皮带中部,两臂伸直握橡皮带两端,置于体侧,用力屈臂,使手尽量靠近胸部(见图2)。作用:主要发展肱二头肌。  相似文献   

9.
课桌操     
一、伸展运动预备:正坐、两手扶桌。 1.稍屈膝抬起,脚尖点地,同时两臂前举(掌心向下),上体稍后倒,肩靠椅背。 2.全脚掌着地,两臂上举、挺身抬头,眼看两手。 3.同1;4.原成预还备姿势(图一)。5—8同1—4。二、提膝运动预备:侧坐、(同位的背对背)两手扶桌。 1.起立成直立。 2.左腿屈膝上提,同时两手抱膝。 3.左膝放下,两手扶桌成“1”的姿势。 4.坐下成预备姿势(图二)。  相似文献   

10.
21、右背花棍(1)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前寸一步,左脚提起经右膝的内侧顺弧向右前方上一步;同时两手握棍滑把,随上体右转和左臂内旋,右臂外旋,使棍梢由身  相似文献   

11.
<正> 动作由分腿坐两手腿前握杠开始,屈肘、上体前倒,两手撑杠、含胸提臀、收紧髋腹,稍低头。在两肩接触并撑杠的同时,两肘外展下压,防止肩下漏。臀部过肩上垂直部位时(或身体重心提到肩垂直部位),两腿向侧分,伸展髋关节并拢两腿成肩倒立,直体稍抬头。  相似文献   

12.
板凳拳     
●,,●h墒灌弱弼餐动作分解:两脚原地随身向左后磨转180“,变右弓步为左弓步,两手握凳随之下落于身前(凳面贴身),不停,.右脚向前(东北角)跳步,左脚顺势向右脚前上一大步,右脚迅速向左脚后插步,淤攀29.渔人撒网 动作分解:两脚原地向右后磨转180~成右弓步,两手握凳下落于身前近小腹处(凳面向下),右脚随即向前跳步,右脚提起,身随之向右旋转360'’,右脚向前(左脚右侧)落步,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两手握凳向右向上经过脑后再向左打一凳花,落于向体左侧近胯处(凳面向下,凳脚向上),腰稍向左转并前俯,眼向左下看(图29~1)。上动不停左脚继续向前上步,…  相似文献   

13.
刘新 《中华武术》2004,(10):46-47
左脚自开始式(图1)向左开步成太极桩,两脚的距离比肩略宽,两腿自然弯屈,重心在两腿间。两肩松沉,两手垂于体侧,两腋虚空,五指自然舒张。舌抵上腭,面带祥和之意。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图2)。  相似文献   

14.
易筋经(五)     
第八式三盘落地[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见图21)。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前胸(见图22)。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胸腹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见图23)。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  相似文献   

15.
<正> 双杠“分腿慢起肩倒立”是双杠“倒立”类型最基本的动作。“分腿慢起肩倒立”虽是个简单动作,但对初学者来说,常常带有一利心理顾虑,惧怕立不稳翻过去脱手掉下,加之头一朝下往往就辨不清方向,因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为此,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法。这个动作的要领,可归纳为下列几个字: 1.倾——两臂韧性弯屈,上体前倾(图1之①)。 2.提、收、放——紧接着两手用力撑杠提臀收腹,两臂张开放肩(图1之②、③)。 3.伸——肩触杠后,并腿伸展髋关节,背肌紧张、抬头挺胸成肩倒立。两肩两手着力点匀称。身体重心垂线的投影点落在支撑面的中央(图1之④)。  相似文献   

16.
一、二龙争珠1、预备势面向南,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棍靠近把端,右手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两手高与肩不瞒,两肘稍屈,将棍背于右肩,把高梢低斜置身后;眼看左(东)方。(图1)  相似文献   

17.
<正> 第一节分腿站立,两手体前握方凳。动作:1.直臂上举方凳,深吸气。2.还原,呼气(图1)。重复10-12次。第二节分腿站立(同肩宽),左手握方凳垂于体侧。动作:1.两臂经侧平举成前平举。2.右手迅速接握方凳,成侧平举(图2)。呼吸均匀,重复12-14次。第三节分腿站立,两手背后握方凳。动作:1.两臂屈肘上提方凳(凳面顺着背部向上滑动),吸气(图3)。2.还原成预备姿势,呼气。重复12-14次。第四节分腿站立,两臂体前屈肘握凳脚。动作:连续向上举(图4),呼吸均匀,重复10-12次。第五节坐在凳上,两脚尖勾着支撑物,两手抱颈。动作:1.后倒成仰卧,呼气(图5)。2.仰卧起坐,慢速,吸气。3.上体左转。4.动作同 3,方向相反。重复8-10次。第六节坐在凳上,两脚开立(宽于肩). 动作:1.上体右侧屈,右手触地,左臂屈肘,顺着体侧滑向腋窝,呼气(图6)。2.还原,吸气。3-4同1-2,方向相反。重复14-15次.  相似文献   

18.
刘新 《中华武术》2005,(4):28-29
二、预备式 左脚自开始式(图1)向左开步成太极桩,两脚的距离比肩略宽,两腿自然弯曲,重心在两腿间。两肩松沉,两手垂于体侧,两腋虚空,五指自然舒张。舌抵上腭,面带祥和之意。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图2)。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俯身式(霸王作揖) 功法1前俯身①做完预备式后(图1),两脚尖并拢朝前,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手于腹前交叉,掌心朝上,两臂稍弯屈。眼向前平视(图2)。②两手内旋使掌心朝下,两臂伸直。吸气,两掌由体前弧形上举至头上方,两臂靠近耳侧,掌心朝上(图3)。③呼气,向前弯身,先把两掌按于两脚背上,伸展脊柱,不得屈膝。自然呼吸,保持姿势三秒钟。然后吸气,两手向上提起10厘米,呼气,两手向下按于脚前地面,保持姿势三秒钟(图4、5)。④深吸一口气后,呼气两手分开,左手绕经左腿后,抓握右脚踝部;右手绕经右腿后,抓握左脚踝部。同时,脊柱尽量伸展,降低上体,直至前额贴于小腿前。自然呼吸,保持姿势五秒钟(图6)。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体操的特点与要求,应着重发展扁、胸、腰、腿、踝等部位的柔韧性。一、肩胸部柔韧性的训练肩胸部位的柔韧性练习方法主要有压、拉、吊、转四种。 1.面向肋木或横马站立,两手扶在同髋高的位胃上,体前屈,挺胸,低头或抬头,上体全向下振动,使肩角拉开。 2.背对肋木站立,两臂上举(或侧上举),两手握肋木,抬头挺胸向前拉,使肩角拉开。 3.仰卧(或并腿坐)在垫上,两臂上举,另一人用膝顶其肩背部,同时两手握其肋部向后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