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逢秋 《文教资料》2008,(36):55-56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揭示广告中人物符号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并深入到广告符号系统内部.从微观的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研究人物符号的意义是如何在特定的广告符号系统内生成的,即研究在广告符号系统内人物形象符号的意义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主义力图理解个体与个体间的意义和动机,它视个人为具备资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行动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着社会世界,其学术脉络大致可分为受韦伯影响的现象学、常人方法学以及受齐美尔影响的符号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深刘地影响了以塔克曼、甘姆逊等为代表的新闻建构论,使后者更为关注社会系统中的互动、意义和符号,并将作为符号载体与源泉的新闻传播过程引入其后更深更广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结构,在历史社会语境中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接收.  相似文献   

3.
以媒体生活圈理论建构的广告传播技术系统,借助广告解码的零门槛技术、广告传播的多声部媒介,强化了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成了当代生活方式的趋媒性特征。但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传播霸权的技术范式,广告技术又可能危害健康生活方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广告与符号学联系紧密,广告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借助多种多样的能指形式,如文字、图像、影像等物质媒介来传递广告主的意愿。以雪碧品牌广告为例,从符号学角度探究品牌广告是如何运用各种符号来实现意义的传播,完成广告神话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作为广告的受众是广告传播活动的中心。追求广告传播效果的进路最终必然指向消费者自身。在传播学受众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建构切合广告受众研究实际需求的逻辑架构,有助于切实地洞悉和把握消费者,谋求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广告对社会文化经济的渗透已经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空间强大的符号认同系统和互动体系,必将进一步促使广告理论在系统建构上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作为研究广告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交叉学科,"广告社会学"将以一种特定的社会学的眼光,去关注广告,关注更一般意义上的广告生活,并且努力超出这些现象本身,从它们在整个社会生活当中更宽阔的意义上来说明.加强广告与社会互动的广告社会学研究,既是广告实践发展过程面临的实际需求和任务,又是广告理论建设层面的延伸,从而为认识现代社会和广告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文学意义作为文学实现的最终方式,对文学意义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文学运转的规律,对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建构意义.本文试图借鉴西方对文学意义分析,从逻辑上来建构文学意义的成份和构成,以便全面地把握文学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学活动、解读方法、意义生成三个角度对语文教学的文学作品意义进行反思,提出应拓宽作品意义探寻的视野,从形象入手,多角度、整体把握文本的意义,认为意义建构在理解的过程中,探索文本的意义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世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可以说是意义和所指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进展,它标志着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将意义的生成和所指的确立看成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意义和所指的磋商、推理和建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口译过程的研究比较普遍的是把口译分成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这样的口译过程分段,不利于译员对口译的认识与把握。意义建构理论下的口译过程研究,从口译过程的本质出发,将口译过程分成意义建构与意义制造两个阶段。意义是口译的核心。传统的口译理解与表达同样离不开意义,理解是对意义的理解,表达是对意义的表达。口译新的分段认为口译首先是译员在原语语言的激发下,结合情境和个人阅历进行的意义建构,然后再从目的语听众的角度出发结合情境及听者的阅历使用语言进行意义激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不断提升了广告的现代化品质,广告在四个方面正发生着质变:广告的理论基础日益趋向于市场营销,并向社会营销模式过渡;广告的运作模式正从4P走向于4C;广告的核心目标正由有效传递商品信息趋向于塑造品牌形象;广告的操作程式由小作坊生产趋向于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12.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和传播方法。其核心是一切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凡是与消费者相关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纳入营销的范围,可以运用多种传播方式为营销服务。广告、公关、促销三种传播手段的推广组合可以使整合营销传播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广告数字化信息沟通功能、广告中附着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以及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等三个层面分析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融入了消费者生活环境和媒体环境,在互动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媒体特征中,消解了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界限,其本质在于让广告成为融入生活的一种信息形态,并以广告为中心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协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生活共同体。广告本质的这种变化和转型,顺应了时代和消费语境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整合营销传播成为广告界与营销界议论的一个焦点,怎样结合中国本土市场重新审视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及实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框架,从而有效地指导本土的整合营销实践,这是业内人士值得思考并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广告对城市的形象传播和品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997—2007年以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大连旅游广告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旅游广告对大连旅游城市品牌提升的作用,提出大连应在“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基础上,加强品牌营销与整合营销,优化广告规划。  相似文献   

16.
营销沟通是企业创建品牌和销售产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企业形象树立、广告宣传、口碑传播、营销人员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等营销沟通方式来研究房地产企业营销沟通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情感广告的含义及情感诉求在广告中的作用,并从三个方面论述情感诉求的表现形式,即人类的基本情感、幽默感和社会性情感。进一步提出广告创意中情感诉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促销不是一项而是一组工具,由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人员销售、直接营销等工具组成,在整合营销传播这个概念的指导下,公司会很慎重地整合和协调它的传播渠道,来传递一种关于公司及其产品的清晰、一致、引人注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广告专业案例教学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告专业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广告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认为广告专业案例教学具有强化主体建构式学习,凸显双向交流的意义,开拓创造性思维方式等优势。提出了萃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剖析案例,完善教学案例库等案例教学赢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媒体广告经营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弱势媒体,广播电台必须调整自己的广告经营思路,根据“注意力资源”和“二次售卖”理论,研究广播电台自身资源,探寻市场经济、社会人文、广告市场状况等,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节目、市场、服务“三维立体”的广播广告经营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