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部分的媒介与幸福研究都围绕幸福感展开,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变量幸福观却被忽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媒介使用对幸福感的贡献率,相对于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作为一种效果研究取向,很容易忽视人的主体性。将幸福观引入媒介与幸福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幸福观的研究是勾连历史、文化、社会、媒介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桥梁,是我们得以窥探文化与个人互动的极好窗口,并认真思考人的主体性。幸福观研究可从三个领域展开,一是对幸福的呈现与投射:媒介内容与个人观念的互动;二是对幸福的记忆与感知: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媒介交汇;三是对幸福的取向与体验:有形与无形的主体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部分的媒介与幸福研究都围绕幸福感展开,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变量幸福观却被忽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媒介使用对幸福感的贡献率,相对于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作为一种效果研究取向,很容易忽视人的主体性。将幸福观引入媒介与幸福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幸福观的研究是勾连历史、文化、社会、媒介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桥梁,是我们得以窥探文化与个人互动的极好窗口,并认真思考人的主体性。幸福观研究可从三个领域展开,一是对幸福的呈现与投射:媒介内容与个人观念的互动;二是对幸福的记忆与感知: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媒介交汇;三是对幸福的取向与体验:有形与无形的主体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加强幸福观教育,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一书阐述了幸福之于人生、幸福问题研究以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幸福     
记者的幸福付海军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幸福观。军人的幸福就是祖国的安宁;警察的幸福就是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桃李满天下则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记者的幸福是什么呢?是“无冕之王”,抑或是别的什么?这个问题长期荣绕于脑际,未得其解。近来...  相似文献   

5.
传播'幸福观'既是国家政治需要,也是满足民众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一个国家'幸福观'怎么样,可从传媒操作和表达上体现。中国'现象级'幸福类电视节目没有出现,还处于节目试验阶段。未来'幸福观'传媒操作趋势在于善于用体验式传播和共同体表达;幸福观传播要遵循'幸福从个体性上升到普适性'社会层面的幸福观,脱胎于动物本性,上升到人性和社会性高度;'幸福观'传播,既要崇尚精神追求、崇尚德性,也要体现社会生态和时代色彩;'幸福观'传播既要重视'个人奋斗',更要强调'顺应自然';'幸福观'表达既要兼顾'人民美好生活',也要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福乐智慧》是第一部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维吾尔族古典长篇叙事诗。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在此书中力图给人们以智慧的指引,引导人们走向幸福。本文区分了《福乐智慧》中的基本幸福观和女性幸福观,分析了女性获得幸福的途径,指出了喀喇汗朝时期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幸福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有人说就是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满足;有人认为要像雷锋似的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幸福。这是关系人生观的一个根本的幸福观问题。最近半年多来,许多报纸就革命青年的幸福观问题,先后展开了一次广泛而热烈的思想讨论。  相似文献   

8.
郝潇 《大观周刊》2011,(22):169-170
西方哲学史上美于幸福的研究和讨论从未间断过,本文概要地分析和探讨亚里士多德美于幸福的思想理论,即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生活,以及实现幸福的条件,并立足现令社会,追寻人们幸福感缺一的原因,试图引导我们现代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更好的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珏 《视听界》2010,(6):101-101
江苏广电集团2010年推出的39集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以一种较为纯粹的轻喜剧风格和对幸福的严肃态度,引起观众热议。 《老大的幸福》围绕大哥傅吉祥的婚恋这一事关终身幸福的大事,牵扯出傅家兄妹5人以及剧中其他角色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着重探讨了当代人在资本与精神双重挤压之下关于幸福观的纷繁复杂而又微妙曲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罗兰.巴特界定神话:"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措辞、言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告是一种神话——消费社会的言说方式。广告神话是一个指向外在美好世界的意义系统。它需要信仰而非理性,需要人们为之付出"牺牲"。它既是神话又是一个使人变成消费者的方法。广告是反主体的言说方式,它不要人们向内检视自身;只要人们笃信它,通过消费获得来自外部的安慰和幸福感。广告神话因此永远是一个没有主体的消费神话。  相似文献   

11.
池筠 《新闻世界》2010,(7):133-134
在消费社会中,汽车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消费,还是符号的消费,也是一种空间消费。汽车电视广告作为视听合一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本文以一系列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为文本,运用符号学、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分析如何运用广告符号塑造商品形象,并解析丰田汽车广告带来的神话及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说吧     
《新闻世界》2008,(4):57-23
家庭排在幸福观第一位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对该省5200名青年进行了幸福观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覆盖面较广,受访对象包括大学生、乡村青年、机关青年、企业青年等。调查显示,在幸福标准比照表中,72.5%的青年首选“家庭美满”。“事业成功”和“身体健康”则分别以40.1%、38.7%的比率跻身前三。研究人员称.调查数据显示,当代青年在幸福观的选择上更加务实,更加突出强调自我发展。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偏重于主观体验,不再是单一的理想、地位和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13.
梁捷 《中国图书评论》2011,(3):16-19,26
幸福指数的变化,恐怕不能准确刻画房价飞涨对人们幸福观的影响。与五年前相比较,也许今天我们真地需要另一种全新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4.
近期,关于幸福感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不少人疑惑:为什么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提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更优越了,却总是感受不到应有的快乐?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研究幸福课程的教育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女士。王晓燕说,为了解当前人们的幸福观,她选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做了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她的问题是这样设置的:“如果幸福总数是100分,你认为你已经得到了几分?”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获知对方的幸福观,但接下来的问题便很有趣了。“如果说你的…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是指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大众消费已超越了温饱水平之上的社会,是一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在当今消费背后承载的更多的是人的欲望,欲望的表达首先是一种视觉层面的快感享受,身体首先是作为看与凝视的对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大量存在的视觉形象主宰了消费文化中人们对身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这类节目构建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被过滤的媒介假象,作为节目主角之一的儿童,在成人社会的规则及话语中被"消费",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以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它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的知识和发达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新的经济形态。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消费行为、消费文化等相关观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电视文化正在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建构。近几年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成为了新兴的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  相似文献   

19.
杨萍 《东南传播》2014,(1):84-86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这类节目构建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被过滤的媒介假象,作为节目主角之一的儿童,在成人社会的规则及话语中被“消费”,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陆菁菁 《视听界》2013,(4):70-71
一、从符号到神话现代社会,电视剧作为一种成熟的大众文化产品,编剧采用各种叙事技巧编织出种种虚构的故事,以满足观众的消费需要。可是观众不仅仅消费故事,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故事中的种种符号。这些符号巧妙地附着在人物或情节中,虽然对推动剧情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却与社会环境、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Lipstick Jungle》(《口红森林》)中聪明智慧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