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里,我们把有创意的阅读,简称为"创读"."创读"与"实读"是阅读的两种方式."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努力读出文本的本来意思,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是一种"再现式"的阅读.而"创读"则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知识积累等对文本进行有创意地理解,即在掌握文本本来意义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而没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没有想到的想出来..  相似文献   

2.
学完课文<月光曲>,孩子们吵着要听这首曲子.于是我找来了CD,顺便也让他们听了贝多芬的<命运>.听的时候提了个要求:边听边学着课文的写法,把听乐曲时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来.本来想让学生在听完一遍后交流一下的,转念一想,要是一交流,思路就会相对集中,内容就不丰富了,我还是想看到孩子们最原始的想法.于是,什么都没说,听完后就让孩子们开始写.以下就是他们写的一些段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由原先的师生互动转变成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全面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课例] 我在教学<黄继光>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非常勇敢.可是他为什么不用别的办法呢?"学生的问题中包含着"黄继光这样做值不值得"的价值评判.我灵机一动,将问题抛回给学生,顺势说道:"是啊,有没有别的办法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替黄继光想想办法."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可用石块塞住机枪口."有的说:"不成,黄继光已经身负重伤,没有力气搬石头了."有的说:"就算黄继光真的能搬动石头,时间也来不及了."……通过争议,学生懂得了要夺取战斗的胜利,黄继光只有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是通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互相领会、理解、呼应,达到步调一致、师生共融的教学方法."互动"法能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笔者体会到:"互动"教学方法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并增强音乐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去实现: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看图讲述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结束后,孩子们围绕着小蝌蚪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说:"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小青蛙."有的说:"会变成癞蛤蟆吧?"有的说:"青蛙和蛤蟆都会捉虫子吃……"延续幼儿对蝌蚪、青蛙、蛤蟆的探索兴趣,我选择民歌<蛤蟆凋>作为教学内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教学背景,将<蛤蟆调>中的歌词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本人认为"情趣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所谓"情趣教学"就是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运用听、说、读、唱、玩、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是富有情趣、充满快乐的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我要学"英语的爱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的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教师的权威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以知识获得、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致使广大教师以单纯的阅读解释结论封杀了学生无限的阅读体验。因为教不得法,所以学生也学无味道,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读出味道、读出境界来?我认为巧疑、多情、善辩、迁移写作就是让学生读出味道的四大"利器"。一、巧于设疑,领会文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度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对阅读及阅读教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位:"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向来以清新自然而被人称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更是描景的神来之笔,然而,对"别枝"的理解尚有分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2课<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节选自朱光潜先生<艺文杂谈>)中认为"别"是"离开"、"落下"之意.朱先生说:"别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朱先生的观点非常新颖(以致有的鉴赏辞典也沿用此说),但有失原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笔者不揣谫陋,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的确,翻阅<语文课程标准>,1~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只有一句话没有因学生的年龄、认知变化而变化.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相当重要,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根据音乐欣赏目的、内容与对象的不同 ,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欣赏方法与过程。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用心灵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我曾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听一首曲子 ,有的同学无动于衷 ,有的同学如醉如痴。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音乐 ,提高学习兴趣呢 ?我采用了使学生了解与曲目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预先体会每一个曲子包含的深刻人文底蕴。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 ,我首先讲述了我国艺术团赴美参加艺术节演出 ,开始被美国人瞧不起。结果一场演出结束以后 ,就立刻…  相似文献   

18.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让我们欣赏一曲古筝独奏<苏武牧羊>,大家边听边想象乐曲所描绘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音乐通史以"三通"(<通典·乐典>、<通志·乐略>和<文献通考·乐考>)为其代表."三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文本编撰体例,构筑起中国古代音乐通史自成一体的文本系统,在中国音乐文献编纂史上有其匠心独运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