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数学研究》2014,(1):11-12
一、核心概念,内容定位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运用不等式(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以题点知。回顾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目标篇 1.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掌握其他的一些简单不等武的解法.通过不等式解法的复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高考的基本考点,高考主要求最值、判断不等式、解决不等式有关的问题.运用基本不等式需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为了得到“定值”,往往需要对目标式进行恰当的“配”“凑”.“1的代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用来创造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1,引子 纵观湖北省近几年高考题的压轴题一般都是将不等式和函数问题相结合,其特点在于:第一问是求函数极值,第二问是利用第一问的结论,通过参量代换,证明一个局部不等式,第三问是利用第二问的局部不等式证明一个难度较大的不等式.利用参量代换(用换元法来“配”和“凑”相关的参量)来证明局部不等式的技巧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要点1.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等式解集的几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法:要求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求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会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4.不等式与方程相类比,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二、解题指导_.,‘、____2+X_以一1___例1(1)解不等式十多>===、并把它””—”一‘’””“—”…  相似文献   

6.
解无理不等式,一般思路是通过分类,逐次乘方、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但有许多无理不等式,通过适当的三角代换,转化为三角不等式,更显示出解法的独特性与简单性。  相似文献   

7.
19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第一试的二.2题是一道好题,可有多种解法.在这里提供四种解法:原题是:实数x、y满足解法1(利用三角代换)∵S=x~2 y~2≥0可设代入条件得解法2(利用非负数)4x~2-5xy 4y~2=5,x~2 y~2=S解法3(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法4(利用坐标变换)令这种解法给出了本题的几何解释对应直角坐标平面上坐标轴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45°的坐标变换,故在此新坐标系下,新方程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它的长半轴是短半轴故曲线上点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一道竞赛题的多种解法@曾家骏$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唐霞…  相似文献   

8.
基本不等式(√a^2+b^2)/2≥(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的应用要注意两个问题:(1)“一正二定三等”.一正,即a,b两个数为正数;二定,即两个正数的乘积为定值;三等,即等号成立的等价条件是“a=b”.(2)规律是: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本文谈谈基本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画出线性约束条件(即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即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然后作出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簇,借助图像的平移等几何知识加以解决,其方法堪称为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数学问题的典范之一.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以不等式(组)的形式给出,以求表达式的取值范围为目标,所涉及的均是不等式的内容,而其解法却主要用到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尽管上述解法已编人数学教材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数形结合虽然也很巧妙,但难免显得不够自然甚至是“牵强”!  相似文献   

10.
题目:若正数a、b满足ab=a+b+3,求曲的取值范围.(1999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有关函数与不等式的形式简单、结构优美的小综合题.从代数与几何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我们将产生多种不同的念头,可以获得基本不等式解法、数列解法、三角解法、方程解法等多种解法.由于各种解法均涉及高中代数主干知识,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本题又是一道高中数学练习的好题.  相似文献   

11.
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实际上是应用实数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统称公式)的过程,这个过程许多是靠“代换”来实现的,即通过代换将已知的公式用于求证的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1 在公式的教学中培养代换能力在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注重学生代换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代换的自觉性,训练学生应用公式解题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重要不等式是数学证明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为数学工作者及其它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解法灵活多变.在文[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系列4—5不等式选讲中,涉及排序不等式、均值不等式、  相似文献   

13.
一、为什么要学习不等式在数量关系中,总存在着不等和相等两种关系.不等表示事物的运动,相等表示事物的平衡,量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最基本的形式,又是学习其他不等式的基础,不少数学问题以及一些物理、化学问题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二、本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本章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意义和它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应用,本章的关键是要搞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点,及正确运用不等…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不等式一章是在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高中一年级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简单分式不等式,简单高次不等式及简单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上,对《不等式》部分,就理论基础(2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性质、证明、解法及应用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探究.复习中应紧紧把握一条主线——明确理论基础,理顺知识系统、探索解题思路,反思精典范例.  相似文献   

15.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不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第二类为含有1个(或多个)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实际上就是证明这个不等式,本文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类,其基本解题思想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常见的基本解法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变式题是对标准题而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标准题是“解不等式(组)…”,解标准题有章可循,只要按解法步骤一步一步解下去就可以了.而解变式题的步骤较多,解法灵活,但最终还是要转化成解标准题.这里介绍变式题的类型和解法.一、根据题意列不等式例1,取什么值时,代数式打一3的值:(l)大于如一3的值?(2)不大于打一3的值?(课本80页7题)这道题的实质是解下面两个不等式:(l)打一3>勿一3,(勿打一3<sy-3.解得O)的解案为y<O,-.当y<O时,Zy-3的值大于sy-3的值;解得(2)的解集为}ac,…当y>o时2…  相似文献   

17.
竞赛中的方程题,往往使人觉得扑朔迷离,无从下手或者解法太繁,令人生畏,事实上这类方程一般都有巧妙简捷的解法,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代换法代换法即换元法,但它毕竟不像课堂中所学的一般换元那么简单,而应通过巧妙的代换,将复杂的方法变简单,使得容易寻求解...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通讯》2010,(7):54-62
初中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重点考查用不等式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涉及已知不等式的解,确定不等式(组)中的字母取值(范围),同时探求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前提.  相似文献   

19.
文用例1“实数x、y满足x^2+xy-2y^2=1,求S=3x^2-y^2的取值范围”说明了文对问题“实数x、y满足Ax^2+Bxy+Cy^2=D,D≠0时,求S=ux^2+vxy+wy^2的取值范围”的解法的不可靠性,并给出了一种可行解法一三角代换法.本文从立足通法,追求简易的角度出发,根据此例特点,从基本不等式a^2+b^2≥2ab切入展开探索,得到如下简解:  相似文献   

20.
范瑾华 《广东教育》2010,(12):68-70
不等式在高考中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以“实际为背景”,“函数为背景”的居多,不仅测试有关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且还测试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选择、填空题主要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为主,解答题主要以不等式与函数、数列、导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