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体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和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内涵、特点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学校体育对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育教师观念的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观念的培养,体育教学的方法的改进,加上改善学校环境,改变学生锻炼环境,对学生的终生体育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成非智力因素的个性、情绪、意志等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对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师应对此格外地关注,合理地运用教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障智力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提高体育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4.
阳耀玲 《陕西教育》2007,(11):85-85
非智力因素及其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因素等;狭义上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影响生育观形成与转变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生育观形成与转变的社会心理因素郭克敏,张义泉在我国论及生育观的文章中,许多学者仅仅运用社会经济的观点来分析生育观的形成,因而得出了由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生育观的结论。本文认为,生育观的形成,除有上述因素的影响外,既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又有主体内部心...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不仅局限于体力和智力活动,而且还表现在非智力活动上,非智力因素参与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效果。因此,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现阶段的生物学方面的改造,忽视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践法,对影响中学体育课堂气氛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情境和教学环境,其类型可划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对抗型,并对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及教学方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净化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体育化素养,树立快乐体育、终生体育观。  相似文献   

9.
邓国良 《考试周刊》2009,(44):17-18
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视角审视体育教师心理因素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并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局限在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上,还潜在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非智力因素参与并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育教学本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制约。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所渭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从狭义上讲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如果我们能够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本领。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发展。高校为加强对学生身心全方位的教育,需坚持终生体育理念,对大学体育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终生体育观、转变体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方法,以便为高校实施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体育锻炼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心理因素是影响其锻炼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动机、体育态度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能力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它不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却起着积极支持、引导、推动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学生的意识、动机、兴趣、个性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心理学研究证明: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积极推动,强化作用,对一个人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体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而且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能起着独特的作用,拙文想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发掘运用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谈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王长宏 《电大理工》2006,(1):14-14,16
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主要因素,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法,访谈的研究方法,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差生的形成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主要对策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辅导,树立正确的大学体育教学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适应差异因材施教等.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学比赛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学生心理因素及比赛情境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强化组织管理,以减少和避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终生体育形成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出现的顺序,探讨了高等院校在实现终生体育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体育隐蔽性课程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 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要素,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体育物质、物理因素构成,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一类是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中所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教师人格等。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逻辑分析法,从体育教学特点和要求角度出发,探索和分析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的特点、方法和获得基本途径。在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中实施创新,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的程度,促进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