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的许多行为受激励而产生 ,奖励比惩罚更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是搞活企业、增加企业活力的源泉。要充分地发挥奖励的作用 ,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1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相融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不能偏颇 ,不能一提到奖励就与金钱、物质相联系 ;恰恰相反 ,精神奖励有时比物质奖励的作用更大 ,效果更明显。心理学家发现 ,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 ,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而重要的是工作中的精神满足 ,这对我们不无启发。物质奖励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兴兴 《教师》2022,(9):114-116
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实践中,奖励通常被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比于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多为学者所推崇,但教师在使用它时依然会遇到各种难题.基于此,文章通过调查小学教师在使用精神奖励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发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奖励方式本身的迷茫、对精神奖励的使用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学生常用的两种手段——奖励和惩罚,怎样运用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一、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所谓精神奖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所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充分、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以此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尽管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往往是口头的、形式上的,但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却是积极、长远和持久的。有的成年人认为精神奖励不实在,没有物质奖励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激励手段要讲究艺术江苏省射阳县万隆中学吴运友,卢金萍在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手段有两种:奖励与惩罚。采用奖励手段激励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做到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第二,讲究奖励的效果。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四个...  相似文献   

5.
每到学期末,学校都要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这是一种激励学生的好方法,效果良好,长用不衰。一般情况下,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相似文献   

6.
奖励和惩罚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就奖惩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奖励是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奖励就是从正面来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因素,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正面刺激,以达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之目的.惩罚(处分)则是从反面否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消极因素,根据不良行为的情节轻重和纪律规定给予教育或处理,以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之目的.当某一学生的行为受到肯定、得到鼓励时,他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某种满足,一般情况下能鼓励他沿着同一方向产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而当某一学生的行为受到制止时,由于触动其自尊心,受到教育时,一般会检讨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奖励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奖励可以使下属的积极表现得到肯定的评价,从而起到激励作用。在我国,传统上把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大类。物质奖励一般指奖金、奖品、物质待遇等;精神奖励则指各种形式的表扬、荣誊称号、荣誊待遇及职务升迁等。现代西方管理学界对奖励的分类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提出了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的理论。内部奖励通常指给人创设、提供符合其兴趣、专长,能发挥其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奖励的内涵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高尚行为和结果所给予的承认和赞扬,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一种干预措施。奖励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须科学地确立奖励标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采取多样化的奖励方式;适当运用奖励,防止泛化;奖励必须保证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9.
王军  李春荣 《承德师专学报》1999,19(3):94-94,F003
奖励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受教育者的肯定,具有激励作用。在应用中要注意方法。要坚持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掌握好奖励的尺度和准确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确定奖励,做到公平、准确、适度;要注意奖励的时效性,掌握好时机和场所,做到及时有利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使用奖励这种手段,能在学生中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表扬的一个最本质目的是为使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即当孩子做了好事、完成某项任务时,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孩子成年后从事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对孩子的“表扬”“奖励”是为了今后不必再进行针对具体事件的强化,是为了“不表扬”。正确恰当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一般来说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父母在奖励和表扬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将二者巧妙配合,灵活运用。1.三岁以前的孩子,经验很少,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更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比如好吃的糖果、玩具等,…  相似文献   

11.
奖励的效价     
心理刺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重视心理刺激问题的研究,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恰如其分的心理刺激,对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效果是有益处的.心理刺激一般分为正、负两大类,批评、惩罚为负刺激;表扬、奖励为正刺激.本文想就心理正刺激的有关问题谈谈奖励的效价.一、奖励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神经边缘系统和丘脑中存在着快乐中枢或奖励中枢,它能够并愿意接受产生快乐效果的刺激,希望得到社会或他人的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奖励是对良好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是在人们需要及愉快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因而,  相似文献   

12.
教师采用多种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牲,提高学习效率。奖励的方式可分为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两种。精神奖励一般用于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物质奖励则多用于心理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小学生更多地采用物质奖励为主。物质奖励被更多的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要对学生施以奖励。不管是学习和某种习惯有改观,还是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以矫正,都可能会从物质或是精神方面给予鼓励。当然,更多是以精神奖励为主,但也免不了一些物质的奖励。但是,物质奖励不可泛滥,否则,便会失去激励作用,同时,物质奖励也必须把握好时机。  相似文献   

14.
杨俊 《考试周刊》2013,(57):121-122
激励和奖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促使学生树立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造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思想行为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它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并非所有奖励都能使人保持原来的行为,得当的奖励既能在当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为后继的积极行为注入恒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积极性表现为对工作的主动精神,它的心理源泉是需要.所以,学校领导者必须了解、分析教师的各种需要,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动机诱导.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带有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同于社会其他工作人员(主要是针对一般体力劳动占主导地位者而言),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激发人的积极性,满足其需要的奖励形式可概括为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两大类.一般地说,这两种奖励形式是普遍奏效的,绝大多数学校领导者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这两种奖励形式,但其效果差别很大.因而,研究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形式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做一点讨论,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激励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解决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薄弱、管理职能失效导致的人力资源流失及发展滞后的有效途径之一。1.丰富激励机制的手段。(1)精神和物质激励法。首先,物质奖励依旧是激励的重要方式。依照教师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给予合理公正的经济奖励,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其次,精神奖励是高层次需求在激励机制中的体现。精神奖励方式有荣誉授予、遣派进修、通报  相似文献   

17.
对孩子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满1岁 的宝宝特别依恋父母亲,感情要求十分强烈,对这个时 期宝宝的奖励应重点运用感情奖励。 拥抱、抚摸、亲吻 这应该是爸爸妈妈最好的奖励。当宝宝出现一点进 步时,比如会叫妈妈,能站了,会走了,甚至这餐的吃 奶量增加了,爸爸妈妈应及时给宝宝这种奖励。例如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奖励手段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我们通过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奖励手段时机和方式的调查,了解当今家长在生活中运用奖励的真实状况,尝试探索适合当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运用奖励手段的教育途径,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次调查共随机选取幼儿园小、中、大班家长,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到有效问卷达100%。一、调查结果1.多数家长重物质奖励而轻精神奖励对家长奖励形式的调查显示出家长用食品奖励孩子的有44.7%,玩具奖励的有23.6%,而动作和话语奖励的分别是13.2%和18.7%。我们通常把…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实际,深入师生;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坚持时代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坚持尊重人与理解人相结合,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政治思想素质,加强精神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奖励孩子,一般会用代币的方法,比如发小红花、盖印章、贴五角星,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到礼物.这样的奖励,尽管在短时间内有效,但因为缺乏引导性,孩子“收集”的热情会很快消退.美国人觉得,用物质奖励孩子,不利于孩子建立内在驱动力;他们奖励的方式是让孩子享受特权和自由,让孩子体验荣耀感,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