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艳 《新闻界》2012,(14):72-74
在对日本媒体及新闻传播业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媒体的报道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日本媒体虽然大都以“客观公正”的姿态自居,但在形式自由主义之下逐渐趋于“保守化”.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媒体?它是公共媒体还是日本政治权力的宠物?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有名的财经报纸,发行量虽然不是日本最多,但由于重视事实,坚持客观报道,拥有一群知识层次高、覆盖面广的读者,是无可争议的日本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近年来,国内很多纸媒纷纷标榜自己是“最有权威的报纸”、“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等等。但是对比《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随即引发海啸、核电厂核泄漏等一系列灾难,牵动世人心弦。NHK作为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同时也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在灾难报道中展现着其迅速、客观、权威的媒体形象,但如此冷静的报道态度却在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特别是在此次3.11大地震报道中,NHK成为全球媒体关注、获悉日本3.11大地震事态进展的窗口。本文旨在通过NHK在日本3.11大地震中的不同细节案例对其灾难报道理念加以梳理总结,并探究这些报道理念由来之源头。以期借鉴,改善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现在,以日本NHK电视台涉中纪录片传播内容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索日本电视是如何来报道中国的.研究发现,日本电视媒体对中报道经历了初期、中日友好时期、友好延续时期、走向恶化初期、报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报道中日各种矛盾凸显时期,从中总结出日本电视媒体的报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评价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日本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断发生,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讲并不是灾难多发的国度。但在最近几年频频突发的自然性灾害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灾难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灾难应急措施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事情[1]。日本在地震灾害的报道过程中,媒体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媒体可作为政府政令的执行者,还可以作为政府行动的监督者。在报道过程中,日本媒体对灾害报道会不断地总结经验。日本成熟的报道给国内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启示,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频频发生自然灾害[2]。因此本文对日本媒体对灾害的报道进行客观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群的兴起已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受众视野、活动半径不断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报道的热点,媒体如何通过策划实现新闻资源有效整合,探索创新思路指导采编,从城市群发展的这个层面看待我国区域经济的进程,是研究区域经济报道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与我国的传媒业不同,日本媒体大都设有专事科学新闻报道的部门,在重大科学议题公共事件方面,形成了较为专业、有效的报道体制。日本科学新闻报道部门的设立、报道准则和机制的建设,是在应对环境污染、卫生安全等突发事件中逐步形成的。在战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日本的科学新闻报道在普及科学知识、关注民生和影响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日本媒体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报道的客观与中立性问题,因而在报道"3·11"关  相似文献   

8.
刘娟 《声屏世界》2011,(4):24-25
面对矛盾重重的房地产领域。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报道?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媒体的报道框架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框架,从而影响人们消费行为乃至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因此,对媒体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中日媒体在报道对方时在导向、方式上的问题及其对公众相互认识和两国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讨论一直在继续.其中在日本一侧,日本媒体针对中国的一些过度的、不客观的偏向性报道被包括很多日本人在内的学者和媒体人士所批评.本文旨在简要分析这种偏向性报道的特征,它的群体表现和所造成的社会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让我们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发生了特大的地震,以及地震带来的海啸、核电站核泄漏.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作家认为,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表现出了理智客观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经济报道是媒体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报道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如何增强经济报道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理  相似文献   

12.
乔敏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50-51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文以我国"农民工报道的反思"为研究课题,总结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现状,对媒体忽视农民工报道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继而对媒体如何改进对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行业是报纸媒体的广告大户,在牵动众多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作为房地产记者,如何确立专业地位,客观地进行行业新闻报道,这是媒体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泉州晚报社房地产记者的新闻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实力最强的经济实体。近几年来,在西欧、日本经济困难重重之际,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强劲增长,被誉为西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综观近几年来的美国经济,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客观地报道美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这种竞争背后一方面缘于区域经济崛起,其重要性和关注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则缘于区域经济兼有行政引导和市场主导双重特性,发展错综复杂,客观上也形成更大报道空间.从中国与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合作,到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湾区域竞合,以及珠三角各城市间的错位发展,等等,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长远定位,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区域中老百姓的工作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区域经济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报道,就正为当前各家媒体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调查与排行     
公众对明星丑闻与媒体传播的认识情况如何?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明星丑闻的报道更看重真实、客观、公正等报道原则,反对媒体以调侃娱乐的态度和偷拍偷录的手法报道涉事明星及其家人,赞同媒体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报道作为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报道类型,因其紧随时代转型发展的脉搏,客观记录着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成就,而备受人们的关注。那么,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经济报道的现状如何,改进提升的空间怎么开辟,创新的对策何在,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灾难报道将如何走出煽情或悲情思维的怪圈?此次媒体关于玉树大地震的报道突破了这一传统的报道怪圈,树立了客观、全面、公正、理性报道的典范。本文将以媒体关于玉树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视点,从分析灾情报道内容、外媒采访政策、捐款报道的舆论导向入手,来探讨媒体理性化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