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学校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逐渐萎缩,体育教师的培养则由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所取代。体育院校应尽快调整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比较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6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涉及目标时代性、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包括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课外体育训练能力、体育竞赛组织能力、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学校健康教育能力、学校体育教学研究能力、体育课程开发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等)、专门体育教师人才、复合型体育人才等方面的要求。各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上是以培养优秀合格的体育教师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有各自的侧重点,培养具有不同特色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3.
李佰军 《精武》2012,(6):39-40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的教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广泛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体育基本技术,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时刻准备奔赴学校体育教学的工作岗位,担负起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因此,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1.必须对学生进行热爱体育教师工作的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体魄健康,精力充沛的“四有”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于体育教师的光荣任务。人们常把体育教师称为塑造人类体魄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每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有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并努力去追求自己所从事的体育  相似文献   

5.
2004~2007年我国高校增设本科体育专业状况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2007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综合性院校和其他单科院校大量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造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不良竞争;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目标不清、师资薄弱、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点较为合理;除体育保健与健康专业在两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外,其他所有新增专业方向全部分布在各体育专业院校,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从事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专门人才。从两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看,体育教育专业着重培养从事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运动训练专业着重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技术水平,能从事运动训练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专项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因此,两个专业无论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是教学内容、考核、实习、科研等,都应有所区别。本文根据我院的教学计划,拟探讨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育教  相似文献   

8.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体育专业教学的探索,研究当前体育专业教学当中所面临的问题。高等师范体育院系虽为各级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培养了大批学校体育人才,但随着改革的发展,高等师范体育院系应当建立新的教学体系。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应当探讨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培养目标出发,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今后工作性质是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学生学习完体育专业应会示范、会讲斛,会组织教学、会纠正错误,会组织竞赛裁判工作,这都是一个体育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智能性教师的方向,为此笔者在排球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进行了探索,以寻求一种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对中美两所高校人类学专业的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人类学课程设置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课程目标方面,相同点表现于,中山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皆重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培养。不同点为,中山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皆重视对学生专业化的培养,而密歇根州立大学在本科阶段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生阶段才注重学生专业化的培养;在课程内容方面,两所学校的基本文化知识内容基本趋于一致,且均重视方法性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差异性表现于:(1)中山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强调学生掌握的课程内容重点不同。(2)课程内容涉及的研究视域不同。(3)主要授课形式不同;课程设置形式方面,两所学校以专业必修课为主要形式;课程开设的物质基础方面,两所学校皆有完善物质设施、设备和经费保障。进而,基于两校人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就我国体育人类学课程设置从目标、内容、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体育科研所、《体育科研》编辑部、上海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处于1995年4月27日在延安中学举办了“学校化育教学基本思路研讨会”。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3O余名体育理论专家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以适应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13.
体育结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体育概念和体育结构,提出“体育”概念中具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二是要进行人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目前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3部分组成。对3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而且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本情况1987年12月16日至1988年1月5日,我们对新民县40所普通中学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师资队伍和器材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1 40所中学,普遍都有一位校长或教导主任负责领导学校体育工作,其中有33所学校是校长负责体育工作,占82.5%。7所学校是教导主任负责体育工作,占17.5%。在33位校长中有28位是学校主持工作的校长负责体育工作,占70%。大部分学校按着两个《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了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学校体育工作,有的学校领导经常深入体育组检查、督促体育工作计划的贯彻执行。有的学校领导还听取体育组同志  相似文献   

15.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和中心工作。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3所体育院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3所体育院校教学质量状况整体较好;3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获得背景变量除应用知识水平与硬件保障没有显著性相关外,其余皆具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相关;3所学校在教学管理体系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校之间比较,部分管理环节有显著性差异,在教学研究体系上,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有显著性差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明显优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相似文献   

17.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育教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育教师的价值、素  相似文献   

19.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育教师的价值、素养、专业化成长等进行深入追问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将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20.
<正>该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培养与体育教师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和具有鲜明"我"的探求。该书在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目标、功能、设计、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评价;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育教师的价值、素养、专业化成长等进行深入追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