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昌方言中古庄组字多读[t]组,但有少数字读[ts]组。抽取西昌方言中所有读[ts]组的庄组字共70个,将其声、韵、调与中古《广韵》中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读[ts]组的庄组字基本上是中古生母止流梗三摄开口二、三等和遇摄合口三等平声字,演变在西昌方言中主要读/s/声母开口呼阴平字。联系汉语其他方言知庄章的今读情况,可判定西昌方言读[ts]组的庄组字是历史遗留的结果,而普通话中读[t]组西昌方言读[ts]组的原因则是由语音演变的时间性所致。  相似文献   

2.
分布在阳朔县葡萄镇的桂北平话称为“平声话”,其声母的特点非常突出。主要几点是:与中古40声类的框架相近。古全浊声母今天仍然保持着独立的浊音类别。古次浊声母各自一分为二,一套浊音色彩较重。一套浊音色彩较轻。知庄章三组全面合流。读[ts]等。精组遇洪音读[ts]等,遇细音读[tG]等,与见组不混。  相似文献   

3.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渤]、[渤‘]、[礰],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 ts]、[ ts‘]、[ 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樣,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4.
忻州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以古开合口为条件,古知组二等字与庄组字合二为一,古知组三等字与章组字合二为一,但有例外。跟庄组声母相配的韵母在后来的分化中失去[i]介音而变为洪音,声母也随之变为t拶组声母。之后庄章合并为照组,章组声母也变为t拶组声母,再后来庄组声母与精组声母合流。在介音消失过程中,与合口韵相配的知三组和章组的t拶组声母受介音影响容易变读为t拶组声母,与开口韵相配知二组和庄组的t拶组声母受介音影响,容易变读为t拶组声母。通过与知庄章声母在普通话中读音的比较,我们认为,忻州方言中知庄章声母属于较古老的演变层次。  相似文献   

5.
驻马店方言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马店方言有以下特点:1.中古的知、照组全部和精组的洪音合并,与日母形成一个系列,读舌尖前擦音、塞擦音;2.舌尖前擦音、塞擦音声母在儿化时读为舌尖后音;3.不分尖团;入声中,中古清声母今多读阴平,中古浊声母今读阳平;4.中古通摄三等多读细音。  相似文献   

6.
知彻澄章昌母逢开口三等字,关中绝大多数方言点读作[喀、喀“]声母,蒲城兴镇、富平雷古坊、渭南龙背乡南部等处读作[k、k]声母,兴平南位、临潼代王读作[t、t]声母,开口三等支脂之3韵字在关中方言区包括兴镇、雷古坊、南位、代王等处多读作平舌声母;知章两组及日母逢开口三等字,渭南东塬一带把中古知彻澄章昌逢开VI三等读作[t艮t§ ]声母,把船书禅日母字读作舌叶音声母[5,3];船书禅日母逢开VI三等字,雷古坊读作具有一定腭化色彩的[5.3]声母;知照两组合口三等、船书禅日母开口三等及庄组逢宕摄开口三等阳药2韵及江摄开I:1二等江觉2韵字,代王读作翘舌音声母拼开口呼,其声韵拼合特征与关中西部岐山、宝鸡等处相似。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话中,[1]韵母只和声母[ts]、[ts‘]、[s]相拼。而在合肥方言中,[1]韵母除了和[ts]、[ts‘]、[s]相拼之外,还可以和十个声母,一个零声母相拼。相拼后和普通话相比有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了,有的声母韵母全变了,变成另一个音节。下表可以显示合肥方言[1]韵与普通话[1]韵和[i]韵的大致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河北枣强话中今读为ts ts两组,与《中原音韵》三组声母的分合情况基本一致,但略有差异,反映了三组声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常熟话中,存在一组舌叶音声母[??~h??/?]。此组舌叶音声母主要来源于中古知组声母三等字和章组声母字。常熟话中该组舌叶音声母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政府驻地虞山镇为代表的中部区域,该组舌叶音声母普遍存在;在市域南部,则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完全合流为一组舌尖前音声母[??~hs?/z];而在市域西北,[?]组声母只出现在深、臻、曾、梗摄的开口三等知、章组字和山摄合口二等庄组、臻摄合口三等知、章组字,其他的中部实读[?]组声母字在该区域则皆读[?]组声母。  相似文献   

10.
宜州官话是宜州市的主体方言,有20个声母,39个韵母,5个声调。主要特点是,非组有读[h]和晓组有读[f]的,精知庄章四组合流按今韵母洪细分配,见组可以跟齐齿、撮口两呼相拼,并有腭化迹象,四呼分明,有[m?]韵尾,桓韵舒声读[o],深臻曾梗摄合流读前鼻音。同音字汇收单字4400余个。  相似文献   

11.
博白地佬话是一种粤语次方言。突出的语音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精组读舌尖前音,知庄章组读舌叶音,两者对立;没有撮口呼;蟹开三四等读洪音[-ai];止摄开口三等的今读韵母不同,帮端系是一种读法,知见系又是一种读法。  相似文献   

12.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开片,具有官话的共性,又具有方言的个性。中古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如今普通话中舌面音音t?、t?‘、?,而在郑州方言中古精组声母不分洪细仍读ts、ts‘、s,见组声母洪音前仍读读作k、k‘、x,细音前分化为t?、t?‘、?。  相似文献   

13.
无锡方言音系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锡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无锡方言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无锡人认为:“无锡南北四城门外葛闲话搭城里闲话是勿一样葛。”所谓“城里闲话”指的是老城区内(护城河以内,今届崇安区)讲的话。这种话同老城区周围的话是有所区别的。如北门外“馋”字读[dzε213],“潮”字读[dζa213],而老城区内“馋”字读[2ε213],“潮”字读[ζa213],也就是说,北门外的语音系统中有与[ts、ts]和[tξ、tξ]相对应的浊塞擦音[dz]和[dζ]两个辅音声母,而老城区内却没有。又如:宕摄开口一等字、合口一等、三等字和江摄开口二等字在南门外等某些地区的语音中鼻音韵尾完全失落,读  相似文献   

14.
盐城地区方言属于江淮官话,但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声母读音。表现在全浊声母仄声部分方言点读送气音声母,非组和晓组声母部分方言点逢[u]韵母读音不分,蟹止摄开口三四等端组声母部分方言点读塞擦音声母,咸山摄开口三等知章组声母部分方言点读舌面音声母,止摄开口三等以外日母多数方言点读边音声母。每一类差异都可以区分不同的读音类型,借助音韵比较可以分析不同读音类型的演变过程和演变音理。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东部隶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但同时又是以侗族为主的壮侗语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其方言土语的特征十分鲜明。在分析当地方言语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其语音的模样,既与壮侗语族音系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又与古汉语的演变规律相吻合,这类现象相当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就舌尖类声母的有关问题谈一点心得。 在黔东南东部范围内,以锦屏县——侗语北方方言第三土语区——为中心的一带地区,当地人不仅读不出舌尖后音[ts、ts′、s]等,甚至连舌尖前音[ts、ts′]也读不出,舌尖中音[t、t′]有时读不出,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没有声母[ts、ts′],[ts]组,[ts]组几个音位通通由[s]代替了。也就是说,普通话里[ts、ts′、s、ts、ts′、S]几个声母在当地方言中都读[s]。例如:杂志[sAsl]、制造[sl sau]、操场[sausa]等。  相似文献   

16.
太原南北郊区方言的声母有五个特点:①生书禅母字读为齿唇清擦音f;②日母字读为齿唇浊擦音v;③精清心邪母读为舌面音tc,tc6h,c(限于止摄合口三等,蟹摄合口三等);④见溪群晓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止摄开口三等以及蟹摄开口四等);⑤精清从心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蟹摄开口三等、四等及梗摄开口三等、四等)。  相似文献   

17.
常宁方言中知二、庄组字与知三、章组字分立;精组洪音字与知二、庄合流,精组三等字颚化;知三、章组字大部分读舌面塞音,在前高元音前与精组细音字合并,在舌尖前元音前与知二、庄组字合流;见组细音字与知三、章组字合流,在前高元音前与精组细音字合流。常宁方言中舌面塞音的出现是后起的,是为保持二、三等韵分立的一种手段,见组细音字与知三、章组字合流是尖团分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从声母的角度看,湖北天门方言中古精知庄章合流为一组声母。从韵母的角度看,中古合口韵摄在精知庄章中的表现不同。通过分析,从共时的材料中发现:合口韵摄在精知庄章中的演变是"二分型",即庄组遇摄三等,精组遇摄一等与庄组止摄三等、山摄二等知章三等二分。这反映了天门方言早期是分?、t?的,并且属于南京型。另外,知章合口三等的地域差异反映了天门方言由西南官话到江淮官话黄孝片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贺州九都声的声韵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贺州市的九都声又称九都话,属桂北土话的一种。九都声与客家话、本地话、粤语、西南官话共存互动,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不送气,非组少数字读[p p^h],知章精组少数字读[t t^h],端组有的字读[1],普通话的[η]在九都声中读成[η i iδ δi ia ai]等,流开三、通合三合并于遇合三读[y],蟹开洪、效开二、梗开二入声合并于假开二读[a],古塞音韵尾消失,仅少数浊入有喉塞韵尾,入声自成调类,分阴阳两个小类。  相似文献   

20.
白洁  王增智 《现代语文》2010,(5):110-111
西安回民话与汉民西安话在音系上基本相同。然而,就声母而言,尽管两种音系的声母数量相同,但西安回民话声母为[tf,tf‘,f,v]的字,在汉民西安话中相应的声母为[pf,pf‘,f,v],我们认为这是回、汉两种音系的重要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安回民话tf组声母与汉民西安话pf组声母之间的联系,此外,对tf组声母的形成也做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