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的主张“在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汉字数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和编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合适,还是使用汉字数字为宜的问题。1996~6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介绍了出版物在涉及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时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体例。《规定》对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和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15-15
根据《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47-47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出版物上在表示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涉及数字时,是使用汉字数字还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6.
现行关于数字使用的国家标准要求按公历记载的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标识,而现行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却要求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成文日期也能达到准确,而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与国家关于数字使用的专门标准和多数人选用数字类型习惯矛盾,与党、人大系统公文成文日期选用数字规定不一致,造成工作麻烦,应改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相似文献   

7.
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但是,笔者认为汉字数字袭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有阿拉伯数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有些地方汉字数字使用起来更方便、更顺手。  相似文献   

8.
为在科技出版物上正确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做到统一规范,作者在认真学习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出版物的实际,介绍新标准中关于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的场合及其表示形式的要求型条款,指出在科技出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时对新标准中的一些明显差错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GB/T 3179-2009<期刊编辑格式>规定:期刊应"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调查了近百种科技期刊,发现其书脊应具备的元素均做到了标准化,但对于年份中的数字"○"在排版形式上存在以下3种错误:二00九、二00九、二零零九;分别错在小写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小写汉字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混用,大、小写汉字数字混用.  相似文献   

10.
1 数字用法这里主要讨论10以下小数字的用法。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的场合有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但是,可以肯定以下几点:(1)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m,2kg,3℃,…有些科技期刊将小的物理量量值表示为:一米、二公斤,……都是错误的。(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必须用阿拉…  相似文献   

11.
王纯 《晋图学刊》2002,(1):67-69,73
汉字的数字有大小写两种.古时不少读书人以数字并称,图书也常以数字命名.数字并称、数字书名,构成之巧妙,生动地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优美、准确、简练和涵盖力,折射出中国数字的文化精神.考释此类数字的含义,不仅能引发当代读者对古代读者的兴趣,而且对整理古籍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黄大城 《中国索引》2009,7(2):34-39
查字典不找汉字的部首、不数汉字的笔画、不用汉字的拼音,不分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不分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一律用构成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形序号查汉字,任何汉字都不需要难查字表,只用1—3数字直查直出,一道工序完成查字。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涉及参考文献的著录和引用,常有一些文理科共通的编法。对某些学术期刊的习惯编法和诸多不规范问题提出了商榷。另外,对脚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正建议。还对一些学术期刊习惯使用汉字数字的做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翻阅报刊杂志时,发现有些报刊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不准确、不规范,比如有的报刊在使用同一类数字时,有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而另一处却用汉字数字,不但影响了报纸刊物的质量,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引起读者的误会,从而削弱了报刊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元化阅读媒体影响着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方法和阅读认知能力。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学龄儿童为被试对象,对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究阅读媒介对各项阅读认知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儿童在自然条件下使用纸质媒介和数字媒介进行阅读时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生率的差异,为发展性阅读障碍阅读干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阅读媒介会影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数字媒介环境下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纸质媒介环境。采用数字媒介阅读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音能力比纸质阅读时的表现逊色,汉字识别能力、同音语素能力、多义语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实验还发现存在一类儿童——数字媒介性阅读障碍儿童,他们在纸质阅读时并未表现出阅读困难,而在数字阅读时表现出持续性阅读困难,该类儿童的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语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均受到数字媒介的影响。图2。表6。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文成文日期究竟该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问题进行讨论,兼对郑彦离先生的“抵触”说、“习惯”说提出质疑,对成文日期使用汉字之猜测予以消解,然后进一步发掘成文日期使用汉字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17.
自1987年<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和正式规定[2](以下简称<规定>)公布以来,各行各业各部门,尤其是监督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和单位,为贯彻这一规定,有的召开宣传贯彻会要求强制执行,有的制定了实施细则与规范[3、4],有的编写教程[5]组织办班培训,有时将数字用法列为书刊评比的重要指标[6],"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5],不平等的是决没有"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汉字数字"一说,对汉字数字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架势.  相似文献   

18.
零,用做汉字的数字,在出版物上使用时,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汉字数字写法与阿拉伯数字有如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文期刊文献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前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文期刊文献数字对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中文期刊文献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CSICI)的结构框架,包括期刊标识段、文献内容标识段和控制段三部分.同时,针对中文期刊文献的特点,就题目特征项的抽取方法和汉字的标识方案,设计了10种比较试验方案,并建立了包含26万余条中文期刊文献题录的试验性数据库.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方法,表明提取题目前10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方法最优,选定为CSICI的实际编码生成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翻阅报纸杂志的时侯,发现不少出版物在数字使用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手1987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办事。其主要问题是: 一、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 1,规定明确要求“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主要情况”,即一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二是记数与计量。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习惯用法的干扰和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混用。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