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教师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教研活动方式,重新建构学校教研制度即开展好校本教研,以确保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自觉行动和行为还应该是常态化的。若能长期坚持,就会使教师个体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机构之间及时沟通和联系,避免教师视野狭窄,教学封闭,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重建学校教研的制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学校为什么需要新的教研制度文化(一)学校教研的现状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本身要成为研究者,学校和教师的研究行为成为课程目标实现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说,新课程的编制和管理方式、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空隙等,都使得“没有学校内部的研究就没有优质教学”的理论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学校和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担当起教学的任务、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考察,笔者发现,因为缺乏必要的研究制度和有效的管理策略,学校及其教师的研究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一些教师仍然游离于研究活动之外,而另一些…  相似文献   

3.
康永军 《天津教育》2008,(10):39-40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及关系等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样,教研工作的角色、职能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思考相应的对策。作为教研人员,我们要努力改进教研方式,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走进学校,倾听学校的呼声,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走近教师,缩短彼此的距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过去单一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方式。当前 ,一种推动课改发展 ,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方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正在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一、校本教研的内涵“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以新课程为导向 ,立足学校 ,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研究和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 ,以学校学习化组织的建设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学校是课程…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守护神。只有抓好校本教研,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服务,学校要做到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激励制度和激励措施,以推动校本教研持久有效地开展。具体来说,在激励制度方面,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的校长领导制度、理论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等;在激励措施方面,学校可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等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作为适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常态下开展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由于存在“自上而下”、“由理论到理论”、“缺乏行为跟进”等缺陷,活动较难取得实效。本文从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更需要同伴互助;需要行政推动,更需要制度规范;需要观念更新,更需要行动研究三个层面入手,阐述了实现校本教研活动重心下移,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也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将对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为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挑战。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成长,必须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本方式。校本教研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教研具有较长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学校教研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研方式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转变。在转变过程中,需要系统变革学校教研的主体、内容与形式,可采用问题跟进式教研、教与学的课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策略,真正实现学校教研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是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民主、开放的研究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应结合实际,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发挥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师自我反思;借助专家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深度;结合学校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改革评价方式,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民主、开放的研究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应结合实际,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发挥校本教研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师自我反思;借助专家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深度;结合学校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改革评价方式,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教研变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与重建。但由于文化形成的长期性,使得校本教研的深度变革异常困难。激发教师对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愿景和变革目标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教师投身学校教育科研改革的信心和动机,进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变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教研变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与重建。但由于文化形成的长期性,使得校本教研的深度变革异常困难。激发教师对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愿景和变革目标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教师投身学校教育科研改革的信心和动机,进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变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学校不能忽视校本教研工作,我认为搞好校本教研,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师学习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研究通过收集某市中小学教师的28570个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探讨校本教研制度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与教研参与分别在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学校氛围虽可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影响,但会弱化教研参与对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影响,进而调节工作投入与教研参与的链式中介作用及教研参与的中介作用。未来学校应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驱动教师自主发展,以保障教师有效参与教研,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科研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而学校教研组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场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理念、活动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性。因此.重树教研新理念,发展、丰富和完善学校教研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  相似文献   

16.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呼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研究机制,教育部《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因此,明确校本教研制度的内涵,从旧有教研体制的框框中走出来,构建起学校的、教师的和专业教研部门的教研实施策略,并将其加以整合,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研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题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校本教研在于创建新的教研方式、教研模式和教研制度。那么,它又会给教师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强化以校为本的研究意识,强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需要教研员开展"下水教研"活动."下水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体现着对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全面正确地认识"下水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多种方式的"下水教研",对于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导,对于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现场,以教育行动为主要方式,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方式、研究方式和研究行为。校本教研包括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前两个要素涉及的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以本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本校教师为研究骨干,以选用符合本校实际的教研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校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为途径,以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本校教学发展的生产力,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因此说,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标,系列化的相应制度是校本教研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