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善,约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著有《■虱新话》一书,初名《窗间纪闻》。此书兼涉经史子集,可从中窥见当时学术思想、流派等相关问题,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收录《■虱新话》一书,并对此书作者、内容加以评述,但与史实多有出入。本文试从作者生平、成书经过、内容订误等方面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战成书于战国早中期的道家著作《黄帝四经》蕴含有大量的传播思想,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对“名实”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管子》记录了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养生等诸多方面。其中,在《内业》、《心术》以及《白心》等多部篇目中,可窥见管子一些主要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4.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是历史上唯一的经、注、疏及音义四者俱备的《十三经注疏》官方刻本,其中殿本《仪礼注疏》以监本为底本,审慎参校,校正了监本中诸多舛误。武英殿本《仪礼注疏》于各卷后皆附《考证》。《考证》是广义的校勘记,具有文本校勘和文义考订的双重性质,开《四库全书考证》之先河。其校勘成果对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和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早期典籍涉及《山海经》的内容和引用程度可以推论出《山海经》成书的过程。《山经》与《荒经》成书于《吕氏春秋》之前,而《海内四经》、《海外四经》成书于《吕氏春秋》之后,《淮南子》之前。  相似文献   

6.
《千顷堂书目》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总目》编撰过程中,其首先对《千顷堂书目》的部类设置进行评判,而后从图书撰者问题、成书年代、版刻情形进行批判式吸纳。或以之判断图书的撰者姓氏、履历、成书与版刻的重要依据,或据以考查某一图书的编纂及流传,或据以判断某作者著述的存佚。且《总目》对《千顷堂书目》失当之处,多能客观待之。  相似文献   

7.
《玉海》初稿是王应麟第一部学术著作,之后所作的《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与《玉海》在分类、内容上都有大量相同之处。由分析可得,《汉艺文志考证》的成书与《玉海》密切相关,是《玉海》的文献编撰工作为《汉艺文志考证》进行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而《汉艺文志考证》又对《玉海》中汉代文献典籍资料进行了深化与补充。由于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8.
关于《本事诗》的作者,陈尚君考订其姓名为"孟启",生年为元和前期。而本文则认为前一判断虽然正确,但尚须补证;后一说法则在论点和论据上都有问题,稍加考补则可确定孟启的生年为元和后期或长庆年间。  相似文献   

9.
从《战国策》的形成史来看,它应有其每一篇的原始作者,有作为其前身的早期结集本及结集人,然后才有了刘向的编辑整理。不过对于上述前两项,后人也是众说纷纭,已不甚了然了。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保越录》成书之后,关于此书的作者问题却扑朔迷离。近代有学者考证其作者为元代徐勉之,但其论据未能充分证明。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因各家辗转传抄,又经钱谦益和四库馆臣的删改,造成版本庞杂、脱讹较多。有鉴于此,文章旨在重新考察《保越录》的作者,并厘清其版本系统和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山海经》中的基本词汇、语法特点,根据有断代价值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史中所属的历时点,探讨《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即以汉语史的多重证据考证:《山海经》内部《山经》、《海经》(含海内外经)、《荒经》(含《大荒经》和《海内经》)三部分语言面貌及其年代特征有何不同。《山经》成书年代最早,在战国中晚期,处于《墨子》至《吕氏春秋》成书之间。《海经》成书在战国末秦汉初,在《荀子》成书之后,《淮南子》成书之前。《荒经》成书也在战国末秦汉初,与《韩非子》成书时间接近。  相似文献   

12.
四书     
《津图学刊》2004,(5):78-78
南宋(1127--1279年)及以后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沦语》、《孟子》皆先秦已成书,《大学》、《中庸》摘自《礼记》。《礼记》虽为汉人编定,但其内容则采自先秦旧作,早已列为五经之一。南宋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继承北宋程颢、程颐之理学.推崇《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重.著有《大学中庸章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题名释义,成书背景,内容角度对《麟台故事》进行介绍,并对其图书馆学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阐述,肯定了《麟台故事》及其图书馆学思想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部刺绣专著《绣谱》及其作者丁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清道光元年(1821)的《绣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刺绣专著。全书分《择地》、《选样》、《取材》、《辨色》、《程工》、《论品》六篇,通过将刺绣与绘画、书法等艺术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解说了刺绣的特点。《绣谱》的作者丁佩,长于针黹,能诗善绘,且与当时江浙名媛多有往来。本文对《绣谱》的内容、特点及作者生平进行了考证与介绍。  相似文献   

15.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即今存之《重修宣和博古图》.  相似文献   

16.
檀晶 《图书馆杂志》2004,23(1):72-76,47
陆机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为后世留下许多天才作品。然而,其作品散佚情况十分严重。自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了《晋二俊文集》本《陆士衡集》,其文集的流传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自清代至今,还未有人对其著作版本进行梳理。本文则将以时间先后为序作此整理工作,以期对其文集的流传作一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方志学家,一生主修、参修志书十余部,于方志学的建立功不可没。《和州志》是章学诚第一部独立自主编纂的志书,因未能全本刊行,传至后世,其篇目已不可全见。自《章氏遗书》刊刻行世以来,新材料有所增加,但对志书篇目的研究却未有深入,与“章学诚研究”如火如荼的现象实不相称。作者在整理《和州志》过程中,对志书篇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做一梳理,以期有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玉烛宝典》一书大量引用《礼记.月令》的文字,而这些引文与现今通行的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之《礼记》多有不同。对比这些差异,可以发现阮本的一些错误,同时也可发现《玉烛宝典》作为一部成书于唐前的古籍的文献价值和其文字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997年由齐鲁书社影印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著录中出现的重复、讹误、抵牾等错误进行了考订、举正,择其检核使用该书时所得,凡16则。  相似文献   

20.
断章,取义     
断章是作者所为,取义则要靠读者。至少从形式上来看,在当前的出版物中,《非常道》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形式,也许远较其内容更令人震惊。尤其是本书年轻的作者(或如他自己所定义的,仅仅是编者)平素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多是刀笔文章中的愤世嫉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