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近年来,土拱性状对于抗滑桩的设计及布设有着重要意义,土拱的高度会直接受到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及桩间净距的影响,考虑到抗滑桩的抗滑力是由桩背及桩侧两部分共同提供,故提出在矩形桩的基础之上,不改变原桩背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桩侧的抗滑性能可以促使桩后土拱与桩侧土拱的协同发展,梯形抗滑桩恰如其分。本文通过FLAC-3d及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梯形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对于土拱高度的影响性。保持桩背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抗滑桩下底尺寸,实现了从矩形桩到梯形桩的变化以及提供了桩侧倾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底边尺寸的增大,土拱发育,且桩侧土拱的发育更加明显,拱高于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4到0.65之间增大,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65到0.85之间间土拱高度减小。此外,证实了通过改变截面形式,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5到0.65之间可促进桩背土拱与桩侧土拱协同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梯形抗滑桩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浅层堆积层滑坡在我国各类地质滑坡灾害中所占比例较高,研究该层滑坡加固技术对防灾存在重要实际意义。文中提出对堆积层滑坡采用桩-拱抗滑支护体系进行加固,分析该支护体系稳定性。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土体受压变形,形成抗滑桩间土拱效应,通过分析其形成机理可知桩利用抗剪强度及土体间应力分布抵抗滑坡推力,并研究拱脚、拱轴线等与土拱效应关系,以三铰拱原理为基础,运用合理拱轴线方程描述桩-拱抗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过程。根据相似理论制备微型桩加固滑坡模型,分别在滑坡面微型桩前方深度不同位置布置土压力盒,获得滑坡形成过程中土压力值变化结果,并对土拱效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降雨时期土拱效应程度弱;土层加深,桩前土拱压力增加;桩间距变大,则桩前土拱效应减小,且桩间最佳距离为8 d。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大边坡工程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抗滑桩通过自身之间形成的土拱效应,有效地阻止了桩后土体的滑动,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对边坡加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际工程中复合多层结构的地质体广泛存在,而抗滑桩是边坡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加固手段。因此,探究复合多层地层条件下双排桩对边坡的加固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相似材料制作不同类型的物理模型;然后搭建应变、应力、速度等多手段集成式监测系统,实时捕捉桩-滑坡体-滑床的力学演化规律;最后开展双排抗滑桩加固多层地层边坡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复合多层地层条件下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特征、抗滑桩荷载分担比及最优桩布设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和地质层面对桩身应变和弯矩的影响显著,据此总桩长可减小为当前长度的5/7;构建了双排桩对滑坡体推力的分担比与排距的关系模型;当排距为5D(D为桩直径)时,双排桩荷载分担均衡,充分发挥了双排桩的协同作用,且桩变形在规范范围内。因此,最优桩排距确定为5D。研究成果可对复合多层滑坡双排抗滑桩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赵晖 《科技通报》2006,22(2):247-253
排桩式丁坝是一种新型的水工结构,利用弹性地基梁法和自编的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了涌潮作用下的钱塘江排桩式丁坝的内力,研究分析了排桩式丁坝在涌潮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前排桩和后排桩的受荷模型不同、刚度不同,导致其桩身内力不同。理论计算和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表明,可参考基坑围护工程中的排桩设计理论指导钱塘江排桩式丁坝的设计,并建议采用假定条件较少的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7.
张稳  于曼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235-235,100
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偶有废桩现象发生,当采取补桩处理时,往往导致群桩布置的不规则,并引起上部荷载及群桩计算的复杂性。从维持原桩基指标不变、控制桩间距、减小外荷载增大等方面,梳理出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类似情况的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排钻孔抗滑桩可假设为弹性桩。通过单桩刚度系数计算双排桩的刚度系数,然后根据双排桩的刚度系数与滑坡推力计算桩顶的变位与转角,再根据单桩的刚度系数与双排桩中的变位与转角计算桩身的内力。对一个滑坡实例,设计矩形截面悬臂桩和双排式一小直径钻孔抗滑桩两个治理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得出:采用双排式小直径钻孔抗滑桩方案,不仅可以承担更大的滑坡推力,在工程造价上可以节省18%左右。在桩孔开挖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施工速度,所耗工期仅为人工挖孔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9.
徐韩强  戴思宇 《科技通报》2019,35(9):139-142
地热能源桩具有双重功能,既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又能作为竖向换热系统。温度作用影响桩土界面特性,继而影响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沉降。因此,对温度效应下桩土界面特性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未考虑温度效应的桩土界面试验研究仪器进展,包括合式直剪仪、大型直剪仪、单剪仪和扭剪仪。目前考虑温度效应的桩土界面特性试验研究较少,采用设备有模型桩试验和改进合式直剪仪。本文设计研制了考虑温度效应的大型直剪仪,在直剪仪外单独设计了恒温加热系统,适用于温度、外荷载耦合作用下,不同桩体材料与土相互作用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承重阻滑桩应用于我国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和城镇建设中,具有承重和抗滑的作用。属于坡地上的复合受荷被动桩。其受力性状不同于水平地面上的受横向荷载和受倾斜荷载的桩基础,也不同于边坡上或边坡顶的抗滑桩。本文总结了承重阻滑桩的受力特性,提出了承重阻滑桩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有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沉管灌注筒桩施工挤土效应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鹏程  朱向荣 《科技通报》2005,21(2):185-188
简单介绍了沉管灌注筒桩及其沉桩施工工艺;假定沉管灌注筒桩沉桩时的挤土过程,是一个有初始孔径的圆柱形孔扩张过程,初始孔径等于筒桩内径,最终孔径等于筒桩外径,应用圆孔扩张理论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出应力场、塑性区半径、超静孔隙水压力等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与普通沉管灌注桩或预制实心桩挤土效应进行了比较,得出筒桩施工挤土效应远远小于普通沉管灌注桩或预制实心桩的结论,从施工挤土效应这个侧面揭示沉管灌注筒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李文兵  戴龄虹 《科技通报》2005,21(2):166-170
在软土地基修建高等级公路中,"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低强度桩是一种新型处理桥头深厚软基工法,采用变桩长的思想,使沉降逐渐过渡。某大桥桥头段深厚软基采用该工法处理,对桩顶及桩间土沉降、土工格栅上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土压力等进行了现场监测,并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能大幅度减小沉降,形成沉降过渡,减小对桥台基础的水平推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挤扩支盘桩在杭州地区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忻声  龚晓南 《科技通报》2002,18(4):284-288
挤扩支盘桩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挤扩设备可改变桩截面的新型灌注桩 .这种桩型已经在其它地区得到了推广 ,而在有较厚软土层的杭州地区还未使用 .本文通过支盘桩与普通灌注桩的原位试验对比与分析 ,认为这种桩型在杭州地区还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4.
赵向阳  刁莹露  戴国亮  龚维明 《科技通报》2012,28(9):147-150,154
嘉绍通道长山河特大桥位于嘉兴海宁市扬汇桥村,桥长1061 m。桩径1.8 m,桩长92 m,属于超长钻孔灌注桩。为了测定桩身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对试桩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了静载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桩身变形、位移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承载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桩侧摩阻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承载力;施工工艺对超长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控制沉降同时也要控制桩身压缩变形。成功地确定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承载力性能,位移特征,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大直径超长群桩的有效桩长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采用极限承载力控制法,对竖向荷载下不同布桩形式的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的有效桩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桩长随桩数的增多而增大,随桩距的增大而减小;桩数增多,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降低,桩距的变化对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高笑娟  朱向荣 《科技通报》2007,23(2):237-242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本文对湿陷性黄土中的三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本文结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支盘桩的应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安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某住宅楼的倾斜事故进行静压桩换技术处理,通过对黄土场地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静压桩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西安地区黄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西安地区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静压桩的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给出了可供西安地区相近工程地质条件下参考应用的静压桩承载能力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迎社  陈林 《科技通报》2012,28(2):143-145
根据对挤密桩和CFG桩作用机理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先挤密地基土,后施工CFG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并通过复合地基检测结果的评价,表明了该设计方法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技术先进的优点,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公路工程薄壁管桩软基处理的原理与优势,结合施工流程,对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薄壁管桩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全回转钻机+多头抓爪”是一种新型的处理地下障碍物(主要是清除桩基)工艺,其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下操作。与原有地下障碍物(主要是桩基)处理工艺相比,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其一是该工艺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其二是处理深度深其三是能够直接切割大规格钢筋和其他钢材;其四是在处理深度较深的桩基及其他障碍物时与传统处理方法有着巨大优势。上海世纪大道2-4地块项目地下连续墙围护及桩基工程中就多次使用了“全回转钻机+多头抓爪”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显著。“全回转钻机+多头抓爪”是地下障碍物处理的一种新型工艺、新方法,处理能力强,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必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