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取向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动力引导作用,并且促使个体当前的行为指向、服务于未来的目标.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张玲玲等修订的"中学生未来取向调查问卷",测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青少年提及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二是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家庭领域发展的规划和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的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芬兰心理学家Jari-Erik Nurmj从认知——动机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取向的一个心理过程模型。未来取向是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简单说来即是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该模型考虑了青少年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对未来的规划涉及的具体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未来取向作为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近年来受到研究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展开大量研究。文章对近十年来青少年未来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深入探索反映二者关系模型不断完善的过程,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探讨交互作用机制和改进研究手段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理性的思考中总结分析过去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虑自己的未来,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事业和生活,开始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涯规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自我的形成、思维、学习动机以及自我监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有效的生涯规划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影响,应从观念上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新生尽早确立职业取向,激发学习动力,合理规划未来。通过对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2011级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理工科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加强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未来取向的发展是青少年时期个体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于青少年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角色、对将来自身的教育和职业规划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受发展情境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对其未来取向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家庭作为成长背景的要素之一,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家庭是影响青少年未来取向的重要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和亲子沟通关系与青少年未来取向三个方面回顾了家庭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期的重要发展课题,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学者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论文从国内学者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现状出发,从文章来源、发表时间、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性、反复性、民族性三个特点,并对自我同一性的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9.
[活动理念] 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强化,开始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本课旨在通过帮助学生对未来自我的探索,使学生思考自己三年后的梦想是什么,并将这一梦想由远及近地进行规划,学会制定有效的目标,继而整合资源,落实行动,提升生涯自主意识与责任感.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 [活动方式] 讲授法、小组讨论、分享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对未来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提升学生生涯自主意识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理念】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等问题,渴望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这些问题常常在父母和老师那边得不到答案,而公众人物、明星的形象往往符合他们的期待和追求。偶像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实现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偶像崇拜,青少年可以弥补自己现实中的缺陷。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伴的压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和自尊量表(SES)对在校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未来取向程度较高,对未来有着良好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动;性别对大学生未来取向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成长环境和本科院校层次对大学生未来取向没有影响;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性别、成长环境和本科院校层次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袁晶 《华章》2012,(24)
对每个人来说,如何发展自我,如何选择职业,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整个人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取向问题,才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职业.本文对职业生涯规划中优势取向进行了阐述,对职业生涯规划中优势取向进行定义并说明其意义,并结合5种类型人群对职业生涯目标确定的优势取向进行了分析,得出早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的优势取向会为整个职业生涯设定发展方向,对个人才能的发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发展自我,如何选择职业,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整个人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认真对待职业选择,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取向问题,才能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自我认识不清、未来规划不明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青年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气质特质和性格特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表明,学生在客观认识自我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气质特质和性格特征清晰准确地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对于青少年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正确选择未来工作的地域、行业和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青少年 众所用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事实上,由于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影响,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识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就了青少年千差万别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一、青海省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的重要意义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  相似文献   

16.
[活动理念]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加,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中生正处在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是职业兴趣逐渐形成和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本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应该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检视自我概念,评估自我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思考未来的生涯角色定位,探索未来的工作出路.  相似文献   

17.
以246名成人学习者为被试,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研究结果如下:成人学习者自我价值感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青少年;男性的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性;专业性质在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道德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父母文化程度在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上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生命价值取向问卷”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有两所高中仫佬族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仫佬族高中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特征,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他们对生命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高于社会价值的追求,对“现实”价值的关心高于对“未来”价值的思考.仫佬族地区高中学校需加强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9.
道德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关于个体如何思考自身以及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道德自我概念,关系到个体对"我是什么人以及我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与定位。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建构是道德主体通过内化、社会交往和对话活动,把外部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内部的主体观念的一种主动过程。因此,青少年道德认同感的形成要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人格特征和自我价值观,以及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现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与知的分离,这使得处于人格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严重的道德认同危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我认同感首先要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大力提倡主流道德文化与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有效地促进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自我意识发展,或者说对自己和他人差异性的认识,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到了初中阶段,青少年"开始自省并关注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以前毋庸置疑的自我变成了可疑的假设。随着青少年新角色的获得,多种不同的自我涌入自我领域。抽象思考能力的增强使得青少年能够以更加整合的方式看待自己","在这个年龄,青少年还不能通过整合自我表征来解决一些显而易见的矛盾。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随着角色的不同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自我,因而时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