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加快富有西部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 ,中国在开发大西部的同时 ,也应加快富有西部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本文从西部城市化的意义、障碍以及如何加快富有西部特色的城市化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晖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2):96-100
城市化滞后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滞后的程度、原因及其影响, 结论是: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应选取“以中心城市的发展为核心,以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城镇和特色城镇的发展为重 点”的非均衡战略,主要运用市场力量推动城市化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 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因此,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并通过城市“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本通过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因此,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并通过城市“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本通过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区域城市化进程相耦合的特点出发,结合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推导出了现在中国西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美国西部的大多数城市是伴随着西部各地区的开发过程成长起来的,并由此形成了矿业城镇、牧业城镇、铁路城镇、农业城镇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多功能城市的出现,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西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参考美国西部城市化的经验,走开发与城市化同步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西部城市化道路:充实和提高大城市的功能和实力,发挥城市经济场的辐射作用,向郊区或更大的腹地扩散。在区域经济中起中心作用:以大城市为依托,建立经济区,然后逐步向中小城市推进;以现有的城市为据点,向外发展;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市带,整合城市密集区。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我国西部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西部城市化滞后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是启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西部城市进程中应该突出的重点,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特色课程作为新疆广播电视大学重要的双语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目前已先后完成两批西部特色课程建设任务。本文从已建成西部特色课程的维汉双语同时呈现、多媒体化、超文本性等特点出发,以汉语言(双语)专业为例,通过对两批西部特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今后的西部特色课程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西部中小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榆林"应基于实际,突出能源产业特色,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战略基地,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促进陕北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西部开发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对我国西部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西部城市化滞后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是启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西部进程中应该突出的重点,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形而上学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进程。透过西方文明史的表象,人们不难发现一系列与形而上学相关的思想文化因素,其中有本体论、至善论、自然法论、上帝存在论、日神与酒神精神,等等。它们交织在一起,既促成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实践,也孕育起国家至上、上帝至上、帝国扩张等情结;既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自身的文明进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冲击着西方以外各区域的文明进程。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有重点地对形而上学思想文化与西方文明发展的相互关系做全方位扫描。  相似文献   

12.
早熟的商业文明使得西方文明观天生具有向外扩张的价值取向。西方文明扩张背景下所展现的强权、暴力意识凸显了西方文明观的价值理性缺失,"强权即正义"成为被西方社会普遍认可的生存法则,战争和暴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无节制的对外扩张和无原则的暴力运用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偏至论》与作为方法的西方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把西方文明当作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中西文明在机能上有着类似的结构;二、在重建中国文明的过程中,西方文明只有作为方法被引进才能发挥效用;三、重建中国文明的根本在于依靠自己。这一在历史中思考问题的方法,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当下都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撰写的访欧游记,集中反映了他访欧回国后的中西文化观。欧游归来的梁启超既批判西方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又肯定西方文明中诸如"自由精神"、"科学的价值、方法"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等优越部分。同时,梁启超对中国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继承和发扬的想法。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变化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一种保守或倒退,而是对中西文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是对其之前过于偏重西学的一种纠正,可以说,这时他的中西文化观恰是非常理性的。  相似文献   

15.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单一性文化结构,易于形成平衡态势;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文明,促进了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造成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建设,应该肯定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人生价值观念等合理成分,为重构世界文化新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并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文明是孕育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基础,其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成果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成就辉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修道院与中世纪前期的西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前期的西欧文化普遍衰落,古典文化残存.基督教会垄断了文化和教育.修道院是传播基督教精神和研究学问的中心,那个时期绝大部分有教养的欧洲人为修道院学校所培养.修士们传抄和保存了古典拉丁文著作,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使各个文化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修士的活动对中世纪西欧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铁路作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之一,被西方列强引入中国。中国社会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由拒绝到接受再到积极兴办的过程。而铁路在中国的艰难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及社会风尚产生了缓慢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中西方文明进程,中国古代德性文明与生态文明有天然的相通性,西方古代理性文明易于通往资本文明。未来文明发展应该是一条中西文明间互相取长补短的新的文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