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和展示着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经验和价值观念。伽达默尔说:“节日就是共同体的经验,就是共同体自身以其最完美的形式来表现。”(伽达默尔:《全集》,第8卷,图宾根,1993年,第130页)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它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容,而其核心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清明节形成于唐代,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性直接体现于纷繁杂多的节日礼俗之中,而文化的本性是贯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着一个民族善良灵魂的依守。恰由于有了这个善良灵魂的主导,传统节日礼俗必然赢得充实的生命内容,与进步的文化生活相辉相映,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魅力,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着力营造新春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东胜连续两年举办万家乐元宵文化节。今年的第二届万家乐元宵文化节以  相似文献   

5.
肖永明 《华夏文化》2009,(2):9-11,25
2008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历史悠久、在民间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列人法定假日。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好评如潮。人们普遍认为,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它表明国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提高,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气氛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所吸引,并在欣赏和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7.
牟钟鉴 《寻根》2003,(6):8-15
一从历史上看,孔子思想规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样一个大国,它的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常存常新,它的社会能够长期稳定、没有分崩离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世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也有过政治分裂、军事对峙、民族纷争的时候,但最终它都能够克服这些对立冲突,走向统一。它之所以能够在民族和地区的多元中保持一体,经受得住内部政治对抗和民族冲突的激荡和考验,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有着以儒家为轴心的深厚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积累…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条大河,汇聚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座高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敦煌文书中存有唐代王冷然的诗,吟咏道: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  相似文献   

9.
努力建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该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员,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还有委员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国力蒸蒸日上,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一些人崇尚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而忽略中国传统美德,此令众多有识之士忧心如焚。  相似文献   

10.
客家过年     
春节,古称“岁”或“元旦”,客家人称之为“过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年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而客家人过年不只过一天,年终年首都计入其中,前后延续在20天以上。一般是以腊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开始(也有二十三日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后才结束。客家人过年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谈民族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 0世纪 8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者们认为 ,费先生的这个观点对解决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而且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阐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  相似文献   

12.
如果“各美其美”是说各民族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指的便是一个民族学习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美美与共”当是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互相包容与互相学习。只有如此,才可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和世界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王泉根 《寻根》2003,(5):115-117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独具特色:一是中国人人人皆有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只有名,没有姓);二是姓氏起源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记载人类前行足迹的历史资料、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文化人格为载体,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结合理工科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柳 《华夏文化》2002,(1):63-6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作为古尧人的后裔,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在与自然抗争融合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不仅塑造了本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而且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进步的根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保护我们国家的根基,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国家大事。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旨在号召全社会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记者:伴随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发展和继续深入。世界文化影响中国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在这日益活跃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您认为当如何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唐承华:其实,你说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我国唐朝是一个文化非常开放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日前,首都博物馆主办的名为《多彩中华》的大型民族历史文化展以《团结自强·觉醒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的民族家园》《百工之艺·深厚的造物文化》《交心神灵·精神世界的造物》等4个部分,汇聚12家文博机构100余件(套)民族文物精品,引发观者对祖国现代化进程中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守望、存续、弘扬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喜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的今天——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法兰西——名的世界化大国——在2003农历“羊年”春节期间,到处充满浓郁的中国春节气息。中国驻法国使馆化处与法国有关方面共同组织了数场大型庆祝活动:凡尔赛宫中国明星闪烁;“老佛爷”商厦大红灯笼高瑗悬;迪斯尼乐园金龙玉狮欢舞……  相似文献   

20.
塔吉克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民族。塔吉克人在我国现仅有3万余人,因为其居住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至今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独特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