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娟 《海外英语》2013,(6X):73-74
现代流行的"正能量"一词,即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和世界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具有正能量的人应该是健康、积极、乐观的。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能量的人。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和阅读来作为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手段。教授有关课文,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思考和探索,热爱生活,培养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张强 《学周刊C版》2020,(16):45-46
阅读能力不只是对学生十分重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就我国目前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较弱。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加大学生阅读兴趣,扩展学生阅读思维。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提出调整阅读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阅读十分重要,通过自主阅读,他们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引导,让他们踏上自主阅读之路。通过文本设疑、文本体验、阅读延伸等途径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能量是人正面情绪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拥有积极的心态;负能量是人负面情绪的集合,它可以使人为消极心态所控制。正能量与负能量是相对而言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挫折,若正能量战胜了负能量,会促进人的进步,激发人性的优点使之为善;反之负能量战胜了正能量,就会阻碍人的进步,引爆人性的缺点使之为恶。讲台上的负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负能量又有哪些危害,我们应如何面对、如何处理,这都是严肃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只有摒弃负能量,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中国梦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学生懒于思考的现象堪忧,由此而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阅读质量不高。如何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是许多中学语文老师早已注意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背景】我们每天都会处于不同的情绪之中,正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工作效率等有很大益处,反之负面情绪则会对个体的诸多方面产生消极影响。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丰富而且多变,周围环境的变化、外界信息的刺激和诱惑都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产生负面情绪。学生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就可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会引发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挖掘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秦立 《考试周刊》2012,(11):26-27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许多东西需要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为让课外阅读能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充实其精神生活,我校开设了校本阅读课程,从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努力营造学校、班级和家庭浓  相似文献   

9.
<正>一、兴趣引路,促进学生积极阅读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潜在的信息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潜在的信息去阅读,就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案例拟从挖掘文本的前后“矛盾”和探索文本的前后联系两方面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量少,并缺乏生活体验,严重影响阅读质量。实现阅读能力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内容有听、说、读、写四大支柱,其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期的教学中,本人认为高中语文阅读应生活化,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由原来的带着生活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阅读教学的强烈愿望,将阅读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用生活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马蜂     
现代阅读理论揭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实现。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欲望,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潜在的信息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潜在的信息去阅读,就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案例拟从挖掘文本的前后“矛盾”和探索文本的前后联系两方面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即为正。风靡全球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巨著《正能量》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根据这样的解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中要为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条件。教育,不仅是智慧的传承,更是信仰的铸就;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生存的能力,更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动力。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为学生信仰的铸就、生活动力的追求提供正能量。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长增加正能量呢?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即为正。风靡全球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巨著《正能量》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根据这样的解释,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中要为教育传播正能量创造条件。教育,不仅是智慧的传承,更是信仰的铸就;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生存的能力,更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动力。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为学生信仰的铸就、生活动力的追求提供正能量。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长增加正能量呢?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正能量”一词开始流行,有人还提出“传递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以及“爱一个能给你正能量的人”等口号。我一直以为,所谓的“正能量”只不过是网络时代产生的新名词,和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却未想到,原来自己一直身处负面能量场当中,  相似文献   

18.
阅读在语文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识字到写作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阅读这一环节。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借助于阅读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我们应该完成的另一个教学目标。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还尚未成熟,如果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所以说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就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下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禹妮 《湖北教育》2005,(4):16-17
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差别,个性心理的不同,思维特点的各异,决定了学生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师生、生生交流中所获得的体验感悟都是独特的,课堂上许多生成性资源也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让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文本表达的意义碰撞,生成多元的阅读结论,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阅读期待的巧妙运用,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凸现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使课堂因此而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