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悟与经教     
禅宗强调顿悟成佛,但是慧能及其弟子以及后来的众多禅师都非常重视对佛教经教的学习,这从悟道的因缘上来说是有其深刻的原理在.因此,即使上上根性的慧能及其弟子们也不能僭越.后代禅宗大师们呵佛骂祖的言论,有其具体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望文生义则往往造成狂禅之歧途.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乃是一个别具风格的佛教宗派。它的创始人是慧能(公元683—712)。在慧能以前,只有禅学,并无禅宗,慧能以后,才有禅宗。而禅宗与禅学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慧能创立了禅宗,但禅宗的大发展和演变,却是在慧能去世之后。 慧能出身比较贫苦,不识字,他本人没有撰写过什么东西,他的弟子法海编集了他的语录,称为《坛经》(传说是韶州刺史请他去讲法,他在韶州大梵寺讲了一天,法海作了记录,  相似文献   

3.
学贵善悟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慧能的故事. 禅宗第五祖年老,先拟传衣钵于大弟子神秀,命其作偈,以观其对教义的领悟.神秀作偈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又试小僧慧能,慧能脱口而出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大喜,遂将衣钵传给慧能.  相似文献   

4.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  相似文献   

5.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我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等有相通之处,是  相似文献   

6.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圆寂之前,要选一个传人, 就让众弟子各做一首偈子。大弟子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话音刚落,一个烧水的小和尚慧能也随口念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似文献   

7.
两宋孟学与慧能心性论之相成相通查昌国禅宗六祖慧能的心性之学,曾风靡唐宋;孟子是先秦儒家性命之学的集大成者;唐韩愈推尊孟子学说,以抗衡慧能的性命之学。孟子、慧能的心性论,在方法论上相反,在价值上相对,但在其相反相对中,则也包含着相成相通。这一点使它们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围绕慧能“嗣法三偈”所展开的禅学和禅宗史研究,角度不同,见仁见智。文章对其中的代表性观点予以扼要的梳理,并认为包括“神秀偈”在内的四首偈子,与《坛经》中的传法故事,是慧能后人为“禅宗南宗”思想的发展需要而虚构的;“神秀偈”并没有如实反映出神秀的禅学思想;慧能“嗣法三偈”不是落于“有”,就是落于“空”,同样没能准确地把握住慧能超越二元对立的般若佛性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9.
唐代衡山佛教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开元以来,南岳集禅宗,净土宗和律宗之精英,成为三宗传教的中心;同时,它又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徒出家修行的传戒地,每年传戒收徒上千人之多。禅宗慧能的传人怀让和希迁,其弟子所传的五家七宗是后代佛教的主要派别;号称净土宗二祖三祖的承远、法照被唐德宗奉为国师;律宗大师人材辈出,津公、希操、日悟等在南岳设坛授徒,前后达五十年,从王公贵戚到庶民百姓,纷纷拜倒在释氏门下,形成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6,(4):66-71
广东南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禅宗六祖慧能与南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为广东南江流域地区是他的本根之地:生他、养他、育他、圆寂之所,更表现为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稻作文化以及习俗文化对他的熏陶。慧能深受南江文化影响,他对南江文化也有着重大贡献。通过对禅宗六祖慧能与广东南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和分析,为研究六祖慧能与地域文化之间联系以及解读六祖慧能的文化思想,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最大也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派别。它虽然尊来华传法的西天二十八祖达摩为初祖,但实际上,禅宗真正的创立者应是唐代的慧能。慧能的高徒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不过四人中只有南岳、青原二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伪仰、临济二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这五宗因同属禅宗,故世称“一花五叶”。在此“五叶”中,又只有临济、曹洞二宗流传最久最广,因此可以说,中国禅宗的代表派别就是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家。追溯禅宗五派的创立,它们均与闽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代表宗派临济、曹洞的…  相似文献   

12.
慧能是禅宗中极其重要的人物,除了各种机锋语之外,《坛经》还较为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慧能入佛门、得真传宣讲广弘佛法的经过,从这点来看《坛经》也是一部具有很强文学性的作品。现在大部分作品考量的都是《坛经》中的偈语、机锋语以及其中的佛法观念等,很少有涉及到关于慧能本人的性格分析,通过各版本的《坛经》故事来分析慧能的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3.
路子对你说     
古时候,文人谈禅论道是很风雅的事。禅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是本土化的佛教。禅宗有许多公案,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闪耀着言谈的机锋,也蕴藏着大智慧。  相似文献   

14.
六祖慧能是禅宗创立的高僧,他主张即心即佛、自性自度等。其说法从内心说起,从来不受任何约束。四弘誓愿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他对此法门有特殊的理解,并有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禅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消净,何处有纤尘。 当五祖弘忍听到这首诗的时候,毅然把宗位传给了慧能——这个曾被称为小蛮的弟子,也缔造了六祖慧能普度千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六祖慧能大师讲法的内容由其弟子记录编纂成《坛经》,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讲法而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由此可见《坛经》一书在佛教界的重要性。《坛经》一书有着精深玄妙的思想,其中有"即心即佛"的佛性观、"明心见性"的修行观、"自修自度"的解脱观等,这诸多的思想成为禅宗最为根本的特质。在这些思想中始终贯彻着佛教的根本思想"缘起性空"之理论与不落有无二边的中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林克 《老年教育》2007,(12):8-10
《六祖坛经》常带身边 毛主席十分欣赏六代禅宗慧能的《六祖坛经》一书,经常带在身边。他有几次向我谈及慧能,要我了解他的身世作为,读一点他的学说。我对佛学的有限知识,可以说都是得益于毛主席的教导。  相似文献   

18.
在大别山旅游文化开发中,禅宗文化是其重要的资源;对于湖北黄梅县四祖寺、五祖寺及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师,人们耳熟能祥,但对禅宗在鄂东的诞生、祖庭的创建及教义的传播和发展,人们还知之不多。全面介绍道信习禅、弘禅,在西山、东山创建禅宗及五祖、六祖对禅宗的发扬光大,有利于人们了解禅宗在鄂东诞生发展的历程,从而弘扬了禅宗文化。  相似文献   

19.
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明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唐代,慧能所创立的南宗逐步将禅宗发扬光大,禅宗演进为影响唐代社会的重要宗教力量。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于这一时期的王维,诗歌创作自然受到禅宗的影响:其山水诗中云和水的形象,成为自性的隐喻。  相似文献   

20.
打开心窗     
有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独坐寺内,闷闷不语。师父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也不语,微笑着领着弟子走出寺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