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校容校貌之美,当为校园的外在之美,这种美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育人是学校育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约束人的不良行为,养成人的良好习惯,培养人的美学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校园要有内涵之美。2004年我曾有幸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正值炎炎七月,校园没有大树,无处纳凉。院长单强解释说:"学院建于1997年,何来大树?有人劝我们购置一些大树栽上显  相似文献   

2.
校园心理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校园里学习与生活着的人,形成正常心理状态的一切客观事物。简而言之,校园心理环境就是指师生员工在校园内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 校园心理环境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内涵丰富,外延宽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又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之别。就校园心理环境的内容范围而言,它既有硬件结构,诸如: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队伍阵容,各种社团专业组织机构等等;又有软件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这是郴州人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当人们徜徉在郴州中小学花园般的校园里,在情景交融,动静和谐中领略到“人人是形象、处处是文化”的郴州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时,很自然地会认同郴州人的这种感悟。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精神折射出社会的精神风貌。校园精神往往带有鲜明的学校个性特色,学校张扬什么样的校园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风、校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其中的歌唱活动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情趣。生活里少了歌声,也就少了很多美。一、问题的提出校园应该是诞生歌声与美的地方。但是,当今社会,走进校园,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校园里缺少歌声,特别是缺少活泼生动、催人积极向上、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三门中学位于东海之滨,三门湾畔,校园四面环山,背临苍郁秀丽的瑞云山,占地458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校园自然环境清幽宜人,有瑞云、飞鹤二山,古木参天,绿茵匝地,生物多样;更有广润晚钟、古楼遗韵、瑞云叠翠、晋樟回春等十大校园景观。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学生2100多人。现有教职工193人,其中浙江省特级教师3人,获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等省级荣誉15  相似文献   

6.
<正>和谐的事物总是给人以美感的,美丽校园应该是和谐的校园,它美在校园的景、美在校园的人、更美在校园的魂。一、自然之美校园景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2021,(1):F0004-F0004
公安县实验初级中学,位于长江之滨,“刘备城”内。现有教职工267人,设有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30人。学校环境优美,古树成荫,校园中有明代建成的“三袁碑”。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绿色生态校园”、湖北省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也是教育部认定的“篮球特色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中华“诗词教育”先进学校。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是人之和谐与物之和谐的统一体.所谓人之和谐,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协调,师生地位的平等,师与师、生与生、师与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也包括规范和制约校园主体活动的制度和谐.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学校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性趋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要发挥道德对社会的能动作用,以人为本,追求心性之善,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
怀着对母校的特殊情感,我走访了阔别多年的厦门双十中学。走进坐落鸿山之麓的镇海老校,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还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因为30多年前我就在这里就读和实习。而来到位于五缘湾畔的枋湖新区,那舒适而优美的教学环境、气势非凡而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好似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让人有一种步入校园如置身于花园之感。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有过校园枪击事件的报道,特别是美国此类恶性事件发生频率之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我国,虽然对枪支、刀具实行严格管制,但是校园打架斗殴事件也是学校挥之不去的阴霾。因此,校园暴力受到了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鲁忠群 《宁夏教育》2009,(7):118-119
读书是一个有知识人做学问的基本功,是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能使人通晓古今,高瞻远瞩;读书,能使人洞明世事,虚怀若谷。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更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兴读书之风,共同构建书香校园。一、构建书香校园的关键在校长。校长要成为读书学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点明了校长在学校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一种相对适当与均衡的状态,它通常包涵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重意义。和谐之情温馨,和谐之语动人,和谐之音怡神,和谐之境舒心。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谐校园是现代求知探秘的美好殿堂。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和温馨宜人,应当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努力方向和标准。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许多调查显示,鬼神迷信、伪科学、新有神论目前在不少中学生中很有市场。在校园中,戴护身符、看手相者有之;“抓阉”做选择题者有之;热衷于电脑算命、星座预测者有之;相信特异功能、神秘数字者有之。还有些同  相似文献   

15.
东海之滨,浦江之津,我们美丽的校园啊,多少英才从这里诞生,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进取!勤奋!我们是复兴人。……激越、潦亮,使人振奋、向上的《复兴人之歌》从复兴中学校园传向四方。一届又一届复兴中学学生以引为自豪的“复兴人”名字走向社会。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为民族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实现着崇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谈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英 《青海教育》2006,(1):23-23
“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在整个精神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而集教育、学术、化功能于一体的学校图书馆,更是责无旁贷地要为建设好校园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中小学校园欺凌新闻频上热搜,其年龄之小,欺凌手段之恶毒,让正常的成年人都为之惊讶。当然,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远不是某几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有问题那么简单,其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综合因素的累积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科学地认知校园欺凌现象,并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笔者有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德,人之基也     
白金 《天津教育》2005,(7):10-11
一《左传》有言:“德,国之基也!”我思之,国之细胞为人,故悟得“:德,人之基也!”人不以德为基,何以谈国?欧阳修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既然人为国之细胞,四维张之与否,关键在人。人之礼、义、廉、耻为上,亦即德为上。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行,以树人为重;树人当先树德,此为大规律。欲践此规律,教育之责任特为重要。无德育,何谈树人;人不树,何以谈行,百行又何以德为首!有教育家阐释:德育之始,在襁褓;而真正起步,则自校园。襁褓爱抚引示,令子初悟;校园苦心训导,育其成器。随之,社会规范磨砺,贯之终生。一个…  相似文献   

19.
沂水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2年,学校地处县城东郊,临沂河之滨,与雪山相望,居风水之宝地,得东皋之灵气。校园占地面积220亩,在校学生近5000人。校园布局合理,建筑典雅大方,环境优雅宜人。校内花木扶疏,垂柳摇曳,窗明几净,书香飘逸。  相似文献   

20.
<正>校园之美,看得见的称之为外在美,看不见的称之为内在美。外在美如建筑之美、设备之美、绿化之美等,各具形态,由人之美好心境和物体客观存在的美相互作用而形成。内在美是指思想之美。思想之美是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是对现实和未来的正确把握和美好憧憬,是人的理性思维绽开的鲜艳之花。有无思想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思想之美是高尚之人的基本素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人因思想而崇高,人类因思想而伟大。不管是校园的外在之美,还是内在之美,没有自由,都无从谈起。换句话说,没有自由,校园不可能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