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越 《百科知识》2022,(3):41-43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日本少子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短时间内就经历了从少子化到严重少子化,进而到超少子化的转变.根据日本《2019年少子化情况及应对措施概况》,日本人口预计于2053年减少到一万人.在2018年的总人口结构中,儿童人口仅占比12.2%,而高龄人口占比达28.1%,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资源环境问题骤起,而尤以关系国计民生的水资源短缺和质量下降更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稀缺性资源。这是因为在过去的50年内,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使世界淡水用量增加了4倍,水资源危机已波及到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的发展,尤以农业为甚,而且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在我国,由国情决定了处于基础产业地位的农业,在当前和未来将长期受水资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约2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2%,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即32亿将是城市居民。现在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个,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20个。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发展科技的基础,教育投资能促进科技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年代仅占40%,到90年代已提高到60%~80%,中等收入国家约占40%~50%,日本智力投资的效果更为明显,60年代以来就把智力投资放在突出的位置,人均GDP在1000美元时,教育投入就占GDP5%左右,每万人口大学生从1950年28人增至90年代200多人,在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拥有  相似文献   

5.
周军 《华夏星火》2005,(3):22-23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其中农民就有9.3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左右,而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5%。这表明,占劳动力1/2的农业只创造了1/7的产值,而不是1/7的经济量,却要养活占总人口超过70%的农村人口。由此可见,要想使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发展科技的基础,教育投资能促进科技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年代仅占40%,到目前已提高到60%~80%,中等收入国家约占40%~50%。日本智力投资的效果更为明显,60年代以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毫不例外,我国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国只有设市城市140个,县城和建制镇约2,000个,城镇总人口约5,765万,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0.6%。到1984年末,全国设市城市发展为800个,建制镇增至7,469个,城镇总人口16,3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82%。城市在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据1983年末对266个城市统计,这些城市的人口合计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工业企业拥有  相似文献   

8.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增长率仍在上升,除少数国家增长率下降以外,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得较快。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00万,到七十年代已高达每年增加7,700万,为原来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今天的世界总人口为45亿左右。据联合国专家预计,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0亿;中国如能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到2000年人口约为12亿。美国专家最近预测,在1980-2000年这段期间,世界总人口为45-60亿,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5%±0.3%,比七十年代早期的人口增长率下降2%左右。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今后20年里,处在空前下降时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1.6%,耕地面积0.11亿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2%,总人口7492万,占全国总人口7%,其中农业人口为5875万,占全国农业人口的6.8%,有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宜农荒  相似文献   

11.
韩国战后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国,国土仅9.94平方公里,可耕地缺乏,仅占国土面积的1/5弱,人均耕地仅0.052公顷(0.78亩),是世界上第三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韩国工业资源极端贫乏,殖民地时期工业集中在北方,南方以农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战争的创伤使零星的工业破坏贻尽。然而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498美元,成了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整个重化工业产品已占工业出口的50%以上,目前已达95%,其中制造业出口的尖端技术产品已接近1/4。汽车产量在整个80年代增长了50多倍,从1.2万辆增至60多万辆,电子产品目前已成为韩国出口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土地总面积23508万亩,耕地12001.50万亩,总人口8838万人。人均土地2.66亩,仅为全国人均11.87亩的22.4%,同世界人均55.2亩相比仅占4.8%;人均耕地1.36亩,低于全国人均1.68亩的水平,仅占世界人均6亩的22.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更为强烈,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到2000年山东大部分地市土地人口承载量将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化在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里,低人口出生率及长寿命正在增加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一些欧洲国家当前出生率的趋势可能很快会使总人口及处于工作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这就加剧了为老年人筹集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福利经费的问题。人口出生率在大多OECD国家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呈急转直下的趋势,并且现在已经低于维持人口平衡所需的水平。到下个世纪,由于那些在战后人口出生高峰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开始进入老年,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其结果将会导致许多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率在20~30年内显著增长。从整个OECD范围来看,预计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12%急剧上升到2040年(预计最高年份)的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现如今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联合国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淡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中,而如果人们继续像现在这样毫无节制地用水的话,则30年后贫水人口数将可能达到三分之二。据称地球上有97%的水属于不可饮用的水,而余下的3%的水资源中又有三分之二在冰川I雪原,不能直接供人们使用,可供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的总量仅占地球总水量中极微小的比例。人们用水分配中又有67%用于农业灌溉;23%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民用只占10%。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0980万人,占总人口8.5%,比1990年的5.6%提高了2.9个百分点,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1.7亿多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12%。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老龄人口,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参加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克鑫 《软科学》2000,14(1):30-32
一、概述垃圾为人类活动所遗弃的废物,凡有人存在的地方便会有垃圾,凡地球上有的东西垃圾中都有。垃圾是所有废物的总和,垃圾是全世界的一大公害,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最集中的地方是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城市,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垃圾的产生和堆集。我国考古发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些城镇已有了专门的垃圾堆放场所。这说明城市垃圾在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预测:20世纪末世界人口将有70~80%聚集到城市。我国城市人口1982年统计约占206%,1985年全国有324个城市,1988年上升到431个,总人口…  相似文献   

17.
承德县地处努鲁儿虎及其毗邻山区的西部,其水热资源、地貌类型、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在全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具有典型意义。 河北省承德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土地总面积4049km~2(折合607.3万亩),其中耕地5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22%。1987年总人口47万,农业人口43.5万,占总人口的92.55%,粮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领土辽阔,土地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农村人口占全世界总农村人口的1/4.在轻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份额占60%,农副产品及加工出口占总力的40%,1990年农村乡镇工业总产值7097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9.7%,出口产品创汇130亿美元,占全国创汇总额的23.7%  相似文献   

19.
几乎没有人提出对城市人口粪便的资源开发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整个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建筑结构的重大改造,然后又要涉及到农业经济灌溉设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但是,西南五省的百年大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城市粪便带来的水资源、肥资源等,进行循环经济再思考?而又充分对农业用水和用肥问题给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5×108,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0.06hm2,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800m3,如果仍保持目前的生产污染、资源消费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话,要保持今后50a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为15×108左右的人口提供不断改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走高效利用的路子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虽然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和内容很多,但从国家全局出发,就资源势态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以及增效的潜力来看,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任务是:①以实现耕地资源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土地高效利用;②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③以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