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行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原来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文字量减少,插图增加。这一特点给教师理解教材意图、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增加了难度,教师常因读不懂课文插图所承载的教学意图,致使教学从设计起就偏离目标。针对这一现状,可从"多层次解图,寻问目标根源""多角度观图,解析目标主次""多维度读图,把握目标重点"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究,以提高品德教师对课本插图的解读和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二期课改高中生命科学基础型和拓展型教材共有结构图、模式图、示意图、流程图等插图334幅。在教学中,实现插图的育人价值,就是将静态、凝固的图形激活,使之恢复到鲜活、灵动的状态,从而架起教材中"图"与"文"的桥梁,架起联通教材知识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间,让学生形成知识过程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和补充,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在为鲁迅小说作插图时曾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讲话时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可见插图对文本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插图这一资源。图文并茂是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显著特点,这些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直  相似文献   

4.
视觉思维是在视觉感官基础上借助视觉意象展开活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插图教学是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重要途径.在理解和制作插图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观察、视觉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建构图形语言的视觉构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适当地补充插图以及鼓励学生绘制插图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第九册涉及的组合图形均是直线形组合图形。安排这部分教材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五种简单图形的特征及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解答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这一内容的难点和关键是引导学生识别组合图形的组成成分,选择最有利于简算的途径对图形进行分割、拼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认真审图,发现图形的组合方式。 组合图形组合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即相加组合,如图(1);相减组合,如图(2);重叠组合,如图(3)。不论哪一种组合方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图形的结构,弄清图中包含了哪几种图形。对于较复杂的图  相似文献   

6.
<正>图形运动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知识,其基本形式有三种:(1)平移;(2)旋转;(3)翻折.图形运动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图形的全等和相似奠定基础.一图多变,便于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现以等腰Rt△ABC(直角边长为3,如图1)为例,对其实施一图多变,以期说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运动.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能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训练识图能力.3.理解"三线八角"图中没有公共顶点的8个小于平角的角之间的位置关系.4.认识图形是由简到繁组合而成,复杂图  相似文献   

8.
Photoshop简称ps,是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s绘制的插图大部分是位图格式的,也可以绘制矢量格式,但CoreIDRAW绘制矢量格式更便捷,所以在这里只介绍用ps绘制位图格式的插图,ps绘制插图分为完全用电脑绘制的插图、手绘和电脑结合的插图、以手绘为主后期电脑修整的插图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政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穿插了越来越多的插图,为学生理解题意提供了新途径,但是插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阅读能力、图形观察能力以及图形解决能力。而趋于这一要求下的眼动研究与分析,为小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插图,在我国历史悠久。所谓"凡有书,必有图"。插图这种"视觉形象"是对文字语言理解的有益补充,赋予了书籍内容传达的视觉节奏,强化了读者的文字思维意象,是对其视觉和阅读的诱导,最终带给读者以愉悦的阅读体验。课本插图带给英语教材的作用就更功不可没了。  相似文献   

11.
课文中的插图,不论是看图学文的图,还是讲读课文、阅读课文中的插图,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语第三册第三单元,有讲读课文五篇,阅读课文一篇,其中包括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常识故事和谜语。除谜语外,都配有形象、生动的单幅或多幅插图,教师在使用插图时,应该注意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的插图,有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有的是为了活跃版式,增强生动性与形象性;有的是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要运用好插图,发挥图形的作用。   一图多说。低年级应用题,结构简单,配上图画,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时,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对同一图形,用不同的话表达,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第一册第 37页第 1题,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填空,而且可指导学生说出:左边有 2朵花,右边有 5朵花;左边比右边少 3朵花,右边比左边多 3朵花……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图,进行 7的组成与分解游戏,使学生比较深刻…  相似文献   

13.
正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课本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丰富、拓展、深化了教材内容。美国著名的图学论者哈拉里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在《英语课程标准》五级认知策略的目标中也有"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的描述。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运用教材插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插图,有结构图、生理功能图、关系图、发育图、进化图、生态图、研究过程图、现象图、概念图、表格图等。这些图形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繁冗的文字叙述条理化。图形是表述、概括、拓展、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教  相似文献   

15.
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插图隐含的信息,引导学生看图、读图,丰富语言输入,也能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说图、写图活动,促进语言的输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三、四年级以利用插图,看图说话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则以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为目的,对插图进行创编,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了平行线的内容后,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图形:图形1"M"型如图1,AB∥CD,则∠E=∠A+∠C.图形2"U"型如图2,AB∥CD,则∠A+∠E+∠C=360°.两种不同的图形,形成的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要说明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也不困难,只需过点E作其中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说明).能不能将这两种  相似文献   

17.
基于Photoshop图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图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合乎规范和出版要求的插图需要花费编辑许多时间和精力。许多已处理过的图稿,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生成目标图,把这些图稿进行整理、保存,就能作为图库的必要组成部分;许多目标图只是几个简单图形的组合。可以把这些简单图形独立为图库的基本图元。分析了目标图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建立基于Photoshop下图库的基本方法:首先是基本图库的建立,然后把实际工作中处理过的图形作为图库的扩充元,使图库不断得到扩展:同时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利用图库资源生成目标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在刚开始学习平行线的相关问题时,面对复杂的图形,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对于复杂的图形,只要找准其中的"基本图形",就可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本文探讨利用"三线八角"衍生出的几种基本图形解题.1."三线八角"图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8个小于平角的角,我们把这个基本图形称为"三线八角"图.在分别以两个交点为顶点各自形成的两组"角的团队"中,有四对同位角,两对  相似文献   

19.
余贵祥 《数学教学通讯》2012,(4):36-41,58,61
基础练习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内角关系,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和中位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与已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  相似文献   

20.
插图质量影响着数学教科书质量和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学习.通过构建数学教科书插图质量分析框架,对中美三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后发现:三版教科书插图的领域分布相同,但中国两版教科书插图数量偏少、平均密度偏低;美国GM版和中国浙教版教科书在一些领域缺乏具有高情境性和联系性的插图;中国人教版插图质量水平较高,但不够重视插图的准确性;中国和美国的教科书在从图形角度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上有所差异.中国数学教科书应适当增加插图的数量和平均密度,加强高情境性和联系性插图的运用,重视插图的准确性,进一步从图形角度考虑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