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再鲜再美的鱼肉,如果只用油,而不用盐等其它佐料,也会让人没有食欲。相反,厨师在烹调时加一点葱、蒜、花椒、盐等作料,菜肴就会有滋有味,客人就会食欲大增。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作文满卷,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写文章时,给语言加点趣味"佐料",文章就会趣味横生。因此,同学们要想在考场上写出一篇篇高分作文,首先就必须给你的作文语言加"佐料"。  相似文献   

2.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3.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用心写出一篇文从字顺、内容也不错的作文,却总觉得缺少悠长的韵味和动人心弦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是作文缺少“灵性”。一篇文章选材好,立意好,结构安排合理,语言通顺叙述明白,再具有“灵性”,就好像人有了精神气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提出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并重的理念,听音乐想象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音乐是无形的语言,当音乐四处弥漫时,她会引导你去体验,召唤你去想象,你的整个心灵会处在一个诗意的、文学化的状态之中,你的种种人生体验会随着音乐的旋律逐一重现。此时,用文字来诉说音乐,用语言来描绘音乐便是水到渠成的了。本堂课就试图通过聆听、想象,将音乐与作文结合起来,化“乐”为文,化无形为有形,让学生的语言随音乐尽情流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师:这次以“同桌的你”为话题作文,何庆龙同学的《同桌的你》写得很不错。(底下传来“吃吃”笑声)我说的是真心话。何庆龙同学这篇作文的最大优点是用简朴的语言记录了他从小学到初中的几位同桌,特别是他小学的同桌何博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何庆龙同学来说,这篇作文代表  相似文献   

6.
对头痛写作的学生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费吹灰之力“搞定”一篇作文。就有这样一种深受学生们“青睐”的软件,熟练掌握后,只需几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一篇文采出众的作文。还有各种作文升格技法指导,设定几种固定的模式,比方说“耀眼的标题”“精致的开头”“清新疏朗的结构”“隽永的语言”“留有余韵的结尾”等,你能随时拼凑起一篇“文采飞扬”的作文来。这,就是新时期的八股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优劣进行有效地讲解和评论.达到“拨乱反正、再上台阶”的目的。好的作文讲评课往往给学生“恍然大悟”的收获。可是.上好一节讲评课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当我们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总感到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缺这少那,就是疙疙瘩瘩:不是思想认识的低幼化,就是语言表述的稚嫩化.好像到处都是毛病.就像给你一间不像样的“毛坯房”似的.让你讲评不知从何入手,在哪着力.什么都想讲,都想评,可什么都没讲透.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小读者,上期我给你们讲了如何依靠材料写出有趣味的作文,你照着做了吗?现在我继续讲如何通过语言的变化写出有趣味的作文。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意思让不同的人说,其说法是不相同的。有的人说出来很死板,听的人没啥反应;有的人说出来则很幽默,听的人会捧腹大笑。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我们的作文不就有趣味了吗?我这样说,你可能会想:这谁不懂,问题是写不出幽默的语言。没错,幽默的语言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那怎么办呢?很好办呀,生活中有许多说话非常幽默的人,你把他们的话多记一些,写到作文里不就可以“幽”一“默”了…  相似文献   

9.
对于文体,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说,考场上,你若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你可以以自己的见闻“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展示哲理。写成一篇感人的记叙文;你若属于多情善感之辈,则可以让情感的溪流汩汩地流淌到一个个方格内,以一篇动人心弦的散文去“吸住阅卷者的眼球”:你若长于想象,则可以天马行空、叱咤风云,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幻想小说或想象作文:你若平时就爱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大可在几十分钟内完成一篇漂亮的议论文或杂文.总之.你必须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姜广生 《小学生》2009,(10):10-11
有的同学写的作文篇幅很长.自认为感觉不错,可细读之后.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你看小作者修改前的作文.字里行间是在把自己的幸福展示给别人.但幸福具体是怎样的,交代得不是十分清楚。应把父母为“我”付出的具体事例写出来.才会真正让人感受到“我”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博览》2010,(1):89-89
本期“尖尖苗圃”里两位同学用平实的语言写了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零花钱做主,真实而感人。 本期,我们还选了另外3篇优秀习作与大家分享。如果你寄来的作文没有被选上,千万别灰心,请继续努力!这里再给大家说说今年3、4、5期的主题作文要求,欢迎踊跃投稿!注意截稿时间哦!  相似文献   

12.
刚教六年级时,觉得学生不光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尤其是习作,第一次作文就给了老师一个“下马威”:内容千篇一律,毫无儿童趣味。教师用了两堂课讲评、指导修改,仍不见效。显然,学生对作文“不来电”。  相似文献   

13.
拔河     
这是老师批改过的一篇作文(略)。老师在“总批”和“眉批”中,对这篇作文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修改意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运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 也可以将自己的一篇作文草稿读给老师、同学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参照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草稿,然后誊在作文本上。  相似文献   

14.
支点的魔力     
扶云 《阳光搜索》2005,(5):15-15
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怎么办呢,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分数可不是随便借的,这次惜一,下次还十,再下次还二十……不然就不借。”  相似文献   

15.
吴卫新 《新作文》2004,(2):43-44
小品和相声之所以长盛不衰,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它通过不停地抖“包袱”,用轻松幽默的表演方式或颂扬、或讽刺、或促人深思,以此不断地带给大家笑声和欢乐。同样的道理,一篇立意上佳的作文,如果你再能适当地融入一些幽默诙谐的词句,也许会让你的作文增色不少。下面精美片断就是来源于今年中考佳作。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大家写作文时掌握了文章的语言、材料、结构、主题四个方面的内容后,对作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基本上能有鼻子有眼地写出一篇作文了。不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作文高手。大家还欠缺一套功夫——将生活内容和作文方法融会贯通的功夫。今天老师就结合自己的一次“考试”经历,把这套功夫一五一十地演练一遍。  相似文献   

17.
考场作文要求考生在六十分钟左右写出一篇字迹工整、立意准确、语言优美、构思巧妙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这对初中学生来说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考生能够抓住一点甚至几点让自己的作文“亮”起来,会使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犹如在酷热的阅卷环境中饮一杯清凉的冰水,你的作文分数自然也会“鹤立鸡群”,甚至得个满分也不是“未来的梦”。  相似文献   

18.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9.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等闲视之。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探索。 评语忌用杀威棒。我们有些教师动辄简单化“一语否定”,诸如“离题万里”呀、“内容空洞”呀、“一塌糊涂”呀之类。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感情,试想,学生耗费心血写出一篇作文来,一下子被你用四个字“毙”了,能不悲观失望么?  相似文献   

20.
迷路的小熊     
又一个教师节就快到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给你最敬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就这样。我读到了涵涵写给我的一封信。在信里,他说道:“老师,如果没有您的理解和宽容,我也许会在一片‘小偷’的叫喊声中度过我的小学生涯.也许我会变成一个很坏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