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是2001年7月在东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建系五年来,立足基础教育新课改,坚持”理论先行,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双轨驱动”的工作方针,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东营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小学教育”专业04年被确定为首批“院级重点专业”;《中国文学》、《小学数学教学概论》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在05年迎接”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东营市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东营市实施科教兴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足够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东营市委、市政府本着“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决定将东营广播电视大学(含东营教育学院)、东营财经学校,东营农业学校(含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东营师范学校合并,创建东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高校。为加快学院的建设步伐,市长刘国信亲自担任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市长…  相似文献   

3.
东营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由原东营广播电视大学(东营教育学院)、东营师范学校、东营市财经学校、东营农业学校及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东营市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参考》2014,(21):82-82
正东营市实验学校(原名东营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88年7月,是东营市东城建校时间最早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0年10月正式更名为东营市实验学校,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39561平方米。学校现有80个教学班,3929名学生,214名教师,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齐鲁名师1人、东营名师1人、东营市功勋教师1  相似文献   

5.
东营电大成立于1985年,1993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与新成立的东营教育学院联合办学,1994年1月经市政府批准,加挂东营联合大学的校牌,实行一套班子分挂三块校牌的领导体制。 15年来,在东营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大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为宗旨,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办学路子,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已为东营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10000多名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银行、交通、工交财贸等10多个部门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各类技术培训,培训学员50000多人次。东营电大已成为东营市重要的高等学历教育基地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东营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科学》2006,(17):F0002-F0002,F0003
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九中学成立于1988年5月,共有学生2300人,过去学校曾创下油田三连冠的辉煌,现在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正以一个教研教改名校,现代英才摇篮的全新面貌屹立在东营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现有油地高教资源,创建东营地方本科高校,有利于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东营的经济社会地位,有利于油田现有高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油地高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设立本科高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情,近期申办东营市地方本科高校与国家现行政策有出入,但符合山东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精神。可以说申办地方本科高校的最佳时机已错过,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希望,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甘肃教育》2010,(15):F0002-F0002
嘉峪关市逸夫小学是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先进集体、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9.
东营科达伟才(国际)幼儿园是由香港伟才国际教育集团与科达集团联手创办的一所高品质、国际化的高档品牌幼儿园。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占地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九个外教班级,本园引入国际先进的生态教育理念与层次化办园特色,以国际化的办园水准、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游戏化的教育形式,倾力打造东营市学前教育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F0002-F0002,F0003
常熟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07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东营市座落于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就在这里。这是一座年轻的、充满朝气和生机的新兴城市。近几年,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特别是特殊教育事业,涌向了时代的潮头。这得益于东营市有一位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特殊教育的副市长——陈胜。陈市长自1998年始任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全市的教、卫生工作。在他的头脑中,教育事业事事都是大事,事事不得马虎。  相似文献   

12.
近日,华为数据通信全面承建山东省东营市、济宁市、曲阜市、莱芜市、济南市历下区、淄博市沂源县、潍坊安丘市等地的教育城域网中心节点建设项目,为山东省建成可增值、可管理、高安全、高可靠的运营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东营、济宁、莱芜等地级市  相似文献   

13.
杜国青 《考试周刊》2008,(22):55-56
作为山东省机械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东营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东营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的,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与普通高校有所差别,培养模式也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就不同.我们对东营职业学院600余名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东营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德、法、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法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自身高移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目前东营市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并且会越来越迫切,因此,适应东营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自己的高职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就东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谈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兰州女子职业学校20年多来培养了5000多名合格毕业生,学校连续9年荣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并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合格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信息示范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甘肃省心理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走进麻城市教育局小接待室,正上方陈列着的数十块耀眼的奖牌立即吸引住了记的目光,国家级表彰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任聊城市高唐县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的李桂英接任了县教委主任一职。从此,她以女性柔韧的双肩,承担起了发展高唐教育的重任。上任三年多来,她带领高唐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了高唐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唐教委先后荣获全国高考优秀考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学前教育先进单位、招飞工作先进集体,聊城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在全县开展的行风万人评、人大代表评议“一…  相似文献   

18.
我校始建于1907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漫漫的求索之路上铸造了一流的教育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9.
段飞  娄胜 《辅导员》2010,(8):J0001-J0006
庚寅之年到来之际,中原名校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喜事连连:先是学校被濮阳市教育局评为教研赛考评活动突出贡献单位,被河南省评为2009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评为少先队活动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面向全国推出了"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2003年2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小学的张志湖校长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思索后,将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领衔的"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引入东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