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雪珊 《福建教育》2005,(10A):23-24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是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积极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相似文献   

2.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的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所致。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引导表达是作文指导的重要目的,也是作文指导的难点,如何在作文指导中实现学生“生命在场”便成了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特别是提高他们表达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吴纯 《海南教育》2008,(5):23-23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篇一律,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丽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作文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代新八股”现象.大多数习作都中规中矩,找不出特别薄弱之处。然而,几十本批阅下来,如同一张脸孔.引不起阅读者的兴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习作者的现状。过多依赖教材范文.过多仿照充斥市场的作文宝典.学生习作失去生活本真.缺少独特的体验、个性的语言及洋溢在字里行间里灵动的思想。而写出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个性化作文”提倡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抒发个体心灵体验,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让学生认识写作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提高思想的过程,体会写作本身是一项让人愉快的经历,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7.
总观作文教学,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作文时要么无米下锅,无从着手,要么出现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的状况。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除了学生在日常没有留心观察,去感悟、去体验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导得过窄。由此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引起反思,尽快走出误区,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觉得作文难教,重指导轻讲评,指导缺少方法,讲评缺乏针对性,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为作文的主体对象,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习作。学生如果没有"乐于表达"的激情,缺乏"善于表达"的基础,失去"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写出的作文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9.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拟题○习作指导要开阔学生习作思路,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习作讲评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形式要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原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0.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篇一律,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丽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手写我心     
崔秋菊 《农村教育》2005,(7):120-120
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担倡自由表达”,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强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做到这些,教师首先要说服学生不要“怕”作文,其次才是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表现等。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一下笔者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个“四步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林巧 《辅导员》2009,(13):80-8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却长期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的是“表达”,而不是“交流”。下面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作文教学革新的“时空交流”观。  相似文献   

15.
李凤梅 《小学生》2011,(1):38-3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习作要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关注孩子的生命体验。可是,面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们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学生每当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很为难,他们总是在空洞地拼拼凑凑,就连抒情也是在无病呻吟。究其原因,因为习作教学偏重记忆、忽视观察,更多训练的是想象作文和自主拟题的记忆作文,忽视了“观察”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那么,怎样实现学生习作的生命回归呢?  相似文献   

16.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邢艳萍 《小学生》2010,(2):45-46
对于习作的教学,我认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个性是文章的生命,文章不能缺乏个性的色彩。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作文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应关注学生个性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写作主体个性的自主发展,使学生爱上习作,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灵动的世界.可我们发觉在作文教学中.孩子们笔下的生活是那样黯淡无光.都是充满空话、套话的“得意之作”。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表达。”这里就提出了一个习作的源头问题。多年的习作教学发现.只有开生活之源,才能扬个性之帆:只有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习作大课堂.才能写出富有灵性、个性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在作文中展现生活的鲜活多姿,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描绘心中的神思妙想,那他无疑是成功的。笔者认为.只有把握好“真”、“情”、“趣”三字真谛.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折射出个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