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考生应试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教师要在平时的考试训练中从应试心理培养、应试策略、应试心理训练三个方面来提高考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考试心理学认为,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其心理素质的考查。不少考生在选拔性考试中落选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本文拟举几例作一浅析,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考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较量,能否有效地调节考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直接影响考试的成败,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调节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在中小学校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最新公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而且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给学生排名次。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考学习压力的高中学生,要实现成功的高考,不仅是考生文化知识的考查,更是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考生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须充分把握各个年龄段学生心理,着力挖掘教材的积极因素,运用恰当的方式,把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里要面对很多次重要的考试,考生在大考前,由于初次接触如此重要的考试,可能心理压力很大,甚至出现心理失常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应考心理与临场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的考生在大考日渐逼近或在大考考场上会出现许多不良心理表现: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疲倦嗜睡、心情烦躁、头晕目眩、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在考试中手脚发抖;拿到试题时头脑发热,过于兴奋等等。医学上称这些现象为“考试综合症”,每年患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不算少数,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考是一场考知识、考心理、考技巧的考试。考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备考复习,知识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要想在高考中考出水平,拥有良好的应试心态及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作者主要就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英语高考试卷中各题型的答题技巧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了,可谓久经沙场。可是,仍然有不少同学谈考色变!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可以说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数学是中考的重头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整个中考的成败!中考数学要取得好成绩,固然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培养,但临场发挥也很重要,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本文结合往届考生的考试经验和笔者的阅卷经验,总结介绍中考数学的应试策略,以期帮助同学们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9.
宋彩仪 《教育导刊》2001,(24):29-30
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频繁的考试是高中毕业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考试,尤其是高考,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心理战,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能获胜.在这场心理战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姚新平 《高中数理化》2014,(7):47-48,61
有人说:成也理综,败也理综.虽然调侃,但也不无道理.因为在此之前,考生进行的是单科考试.刚接触综合考试,题量大,题目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与技巧交叉,需要很快的转换.考生难以适应,往往所考成绩不是他们真实学科水平的反应,败在了答题策略及心理上.笔者就此对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谈丛考试是知识战 ,也是心理战。只有实力强且心理素质好 ,才能取得考试的成功。春燕同学之所以总也考不好 ,主要是心理素质不好的缘故。只要注意调整心态 ,从心理上战胜考试 ,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1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考试成功取决于平时知识的积累 ,只要基础好 ,能力强 ,成绩不会太差。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 ,更不要刻意追求考试的分数和结果 ,就像平时做题一样 ,平时怎么学就怎么考 ,正常发挥就可以了。2 以自信的心态准备考试。首先 ,在平时做题中培养自信。做题应注重“双基” ,以课本为主 ,既要抓重点 ,又要抓薄弱环节。其…  相似文献   

12.
对每个初中生来说,中考无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但是,由于某些同学在考场上的心理素质不好,应试方法不当,解题技巧不灵活,而导致中考成绩不理想.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需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讲究应试策略,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即将走进考场的同学们,如何在考前搞好冲刺复习、在考试中轻松答卷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考试技巧:  相似文献   

13.
面对紧张的高考,学生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地焦虑,这是正常的应激活动。适度的焦虑和压力,对于激活大脑皮层兴奋、集中注意、活跃思维有积极作用。但物极必反,持续、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学生的认知活动,分散注意力,降低思维效率,影响学生的考前复习效果,也影响考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重视考前心理素质的自我调节,走出考试焦虑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3,(A1):2-3
<正>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考试,而B级考试的难度低于A级,一般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规定学生先从简单的考试开始考,也就是先从B级考试着手。新生一进校,教师就应向学生强调AB级考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B级考试开始复习。然而一听到国家AB级考试有听力部分,就有很多人打退堂鼓,因为听力测试一直是众多考生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73):1-2
文章作者在高考前两周,从强化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扫描非重点知识,重视实验复习,关注社会热点,建立知识网络,实现从厚到薄的新飞跃,通过适量练习,保持考试状态;把握答题原则,注意答题规范,掌握解题技巧,充分发挥最佳水平;调理"精、气、神",合理膳食,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养成良好心理素质,达到最佳考试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数学复习质量,应明晰考试要求,把握通性通法,以"错"纠"错",以考学考,注意一些忌讳,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是一场心理战和知识战的较量,平时扎实的学业成绩是高考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已学知识的保证。本文探讨了如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的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考数学要想拿到一个好的分数不是件容易的事,从90分及格提到130分高分,很多同学感觉不可思议.要知道,高考不光是考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心理素质,考查考试技巧.本文从高三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三个角度阐述了提分应注意的方面,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每年美术专业考试结束后,班里一些专业很棒的同学考砸了,而一些在班里专业一般的却考得很好呢?主要取决于同学良好的心理素质、准备工夫做足和正确的训练方法。有的考生在专业考试来临之前,会担心考不好,出现考试心理焦虑症。画画时不能够把心静下来,全心身地投入到其中。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老师组织的专业学习,盲目参加一些美术培训班的学习。这些都是考前心理紧张的表现。其实,考前并不需要老师过多的知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试金石。临近中考,不少同学感到中考作文题型多变,分值甚高,而自己一无素材二少技法三缺文采,担心考不好。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有计划地进行考前大盘点,相信一定能提升信心,激活久违的写作冲动,坦然面对中考作文,最终取得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