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操场春游     
[事件]草长莺飞四月天,春游踏青正当时。但在郑州的一些学校则上演了春游“怪事”——在学校的操场上搞春游。这样的“操场春游”就是让学生从教室出来,围坐到操场上,吃着零食,互相介绍外面的景观,一起想象大自然的美好。——2007年4月2日《河南商报》  相似文献   

2.
张朝全 《今日教育》2007,(12S):35-36
近年来,安全事故仍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人们已把安全问题视为洪水猛兽,该组织的活动不组织了,必须要开展的,也只能象征性地开展一下。据4月2日《河南商报》荨艮道,郑州的一些学校上演了春游“怪事”——在学校的操场上搞春游。连该使用的活动器材也被“请”到保管室里“睡大觉”。可以说,不少校长在管理中都唯恐出现安全事故。其实,如果校长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安全管理能力,就不会谈“事故”而色变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咪而归。”这是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提出的快乐教育。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中小学生春游的好时节。然而,如今的春游越来越走样和“简单”,有的学校到附近公园景点凑合着玩两三个钟头;有的联系另一所学校,两校聚在一起搞联欢当春游;有的干脆就安排在校园里“模拟春游”;“春游就是‘零食大会餐’”。不少师生为此纷纷发问,如此成了“鸡肋”的集体春游,还有必要再搞下去吗?怎样组织春游才更有意义?你们学校是如何策划春游活动的?春天里,你们学校还组织了哪些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7,(11S):43-43
案例 李刚(化名)所在的小学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春游,出游前,学校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安全协议”让家长签字,内容大致为: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其间如不听从老师管理而出现意外,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作放弃此次春游活动。为了能让李刚参加春游,其父亲在协议上签了字。但是在春游过程中,李刚与同学打闹时摔倒,导致小腿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来论     
《上海教育》2008,(8):5-5
莫让春游成“忽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又到学生春游时。说到春游,不禁想到,现在不少学校硬生生将春游“念跑了调”,任凭其成为一种“忽悠”。莫让春游成“忽悠”。无论是把春游“忽悠”没影了,还是将春游“忽悠”得变了模样,这都不是学生想要的走进大自然的春游。  相似文献   

6.
《课外生活》2009,(4):44-45
阳春三月,本是学生春游的好季节。然而,为了学生安全,有的学校干脆不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春游;有的学校虽然组织春游活动,却只让学生在“家门口”春游。  相似文献   

7.
春游之痒     
四月天,风筝天,小朋友,结伴玩。春游,本是孩子们向往的“黄金强档节目”.可令人失望的是,学生春游机会明显减少了.有的学校、有的区域竟然干脆明规定“不得组织学生春游”。近日,笔在某城区小学四年级一个班调查,问大家想不想去春游,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想!”的呼喊声震耳欲聋!这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天性的流露,这是一颗颗被禁锢已久的童心发出的呐喊!春游啊,你怎么在“爱”与“怕”、“愿”与“禁”之间徘徊,渐渐变成了一种怪异的痛——更确切的是一种欲做不敢、欲罢不能的“痒”!  相似文献   

8.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处处欣欣向兼,正是春游的大好时机。但各地学校相继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为春游蒙上了一层阴影。出于学生安全考虑,为了不使春游变“春忧”,我们很有必要在“确保安全”上多动些脑筋。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秋游”、“夏令营”以及“出国考察”等集体外出活动,为此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春游”是学校的一项常规休闲活动,本文从休闲教育的视角分析春游活动,旨在运用休闲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春游活动,回归春游活动的休闲本质,为科学有效地开展春游活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春天来了,郊外的油菜花黄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风筝和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然而我们,却只能坐在教室里,想象油菜花和桃花的味道……”3月,温暖的阳光晒得人心痒痒,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同学们渴望着春天的出游,可班主任却正式通知他们今年学校不组织春游。全校3000余名初中生向学校联名上书:“请把春游还给我们!”在另外几所学校,问及春游,同学们不是摇着头说进校就没有春游过一次,就是说春游没啥好说的。从2000年起,因为安全和收费问题,同学们翘首以待的春游,在每年的春季里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和泡影。那些即使坚持组织春游的学校,也大多选…  相似文献   

11.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处处欣欣向荣,正是春游的大好时机。但各地学校相继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为春游蒙上了一层阴影。处于学生安全考虑,为了不使春游变“春忧”,我们很有必要在“确保安全”上多动些脑筋。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2.
春游,如今早已从不少人孩提时的美好记忆变成了一场“游不游、怎么游”的论战。而2014年4月10日发生的一场意外的春游交通事故,更是为举步维艰的春游之行浇了一盆冷水:海南省澄迈县一辆载满春游学生的客车发生侧翻,8名小学生当场死亡,32名小学生受伤。当晚和第二天,海南省教育厅及教育部纷纷下发紧急通知,强调“严格审批学校组织游”。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07,(6):10-11
“写一篇作文,描写春景。”许多中小学生春游前,恐怕都完成过类似的任务。今年,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宣布,春游回来不写作文,孩子们可用其他形式“记录春色”。这一消息宣布时。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有的当场蹦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张小武 《教育》2008,(6):40-40
5月5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随着这一天的翩然而至,清爽宜人的春天将和人们暂别。这意味着,“春游”这个在中国各级学校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只能在来年的春天和学生们再见。不过,虽然“春游”暂去,但“春游”引发的争议却还在持续——事件的起因是3月2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交管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明确禁止学生春游的文件。  相似文献   

15.
孙阅 《青少年日记》2006,(12):46-47
10月11日 “加油、加油……”一阵阵呐喊声在学校的操场上回荡,我们学校正在举行长跑比赛。  相似文献   

16.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又到了让人神往的春游时光。可时下许多学校习惯于和春游“躲猫猫”:要么因担心安全问题而放弃春游,任由学生徒生向往;  相似文献   

17.
事件前不久,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二年级组织学生春游,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而野外活动情况难于预料,为防患于未然,在春游前,学校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协议,要家长签字同意双方之间签订的“生死状”。“生死状”上的主要内容大致为: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如不听从老师管理而出现意外的,一切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作放弃此次春游活动。事情发生后,一些家长很不理解,虽然拗不过孩子,都在“生死状”上签了字,但心里却堵得慌,便向媒体投诉,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8.
现在,春回火地,万物复苏,是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的大好时节。但是近年来,由于学校在组织春游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既让孩子们尽享春游的快乐,又保证不出安全事故,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来时,很多学校组织一些春游活动。但是,看到每年都有关于学校在春游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报道,我们很担心.对组织春游顾虑重重,尤其是我们学校都是一些残疾孩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使春游活动富有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可是细心的人却不难发现,在春游的人群中几乎见不到中小学生的身影。如今的学校教育,“安全第一”这根高压线谁都不敢碰,学生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