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  相似文献   

2.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是个哑巴,身材是二等残废——1.62米,皮肤黝黑。就这个模样,他还是个抢手货,很多媒婆上门来为他提亲,他还挑肥拣瘦的,后来,他看中了我的母亲。我母亲毫不迟疑的答应这门亲事,并不是她看中了我的父亲,她是看中了他的家庭。我爷爷是小学教师,每月有一百多块工资,奶奶、父亲都是好劳力,家里没有吃闲饭的,日子在方圆几里内是比较好过的。而母亲的家里很贫穷。母亲进我家门后,初来乍到,只图日子好过,她与哑巴父亲的关系说不上亲密,可大面上还过得去。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奶奶高兴得脸上都绽开了花,欣喜地说:是个男孩,我们张家的香火续上了…  相似文献   

4.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5.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酗酒、谈恋爱、打架斗殴……他桀骜不驯,当犯大错时,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你管"!老师不能管他,同学更是怕他.  相似文献   

6.
沈谧 《家长》2001,(Z2)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和母亲老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时,我便随母亲背井离乡去了遥远的鲁西北,当时我的心像一条无帆的船飘泊在芸芸众生中。我封闭着自己,冷漠地旁观这个世界,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恨他使我不能像别人那样  相似文献   

7.
我瞧着母亲,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我懂得了爱有时候就是一种原谅。10岁,我成了孤儿1991年,我出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小小农庄中。孩提时代,父亲便告诉我:我的母亲是个坏女人,在我降生一年后她便抛夫弃子,远走他乡,她是我们父女俩的叛徒。怀俄明位于中西部山区,那里土地贫瘠,生活艰辛。我的父亲是一个苦行僧般的人,他性格倔犟,不苟言笑,仿佛生来就与人世间的任何快乐无缘。父亲中年刚过,可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的出走带来的。于是,从懂事起,我便恨母亲,恨这个在我的记忆中未留下任何印象的坏女人。我常常想…  相似文献   

8.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是个哑巴,身材是二等残废——1.62米,皮肤黝黑。就这个模样,他还是个抢手货,很多媒婆上门来为他提亲,他还挑肥拣瘦的,后来,他看中了我的母亲。我母亲毫不迟疑的答应这门亲事,并不是她看中了我的父亲,她是看中了他的家庭。我爷爷是小学教师,每月有一百多块工资,奶奶、父亲都是好劳力,家里没有吃闲饭的,日子在方圆几里内是比较好过的。而母亲的家里很贫穷。  相似文献   

10.
化蝶     
我五岁那年死了父亲,七岁那年母亲改嫁,于是随母亲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 继父是个酒鬼,每次醉酒后,我和妈妈都会被无故殴打。我说妈咱回老家吧,她说回去谁能养活你。从那时起,我开始恨她,以至恨女人,为什么她们都那么贱。在我的交往圈子里,几乎是清一色的男生。别人都看不出我是个女孩,因为我抽烟、打架、留平头,还有一个男孩一般的名字:苏小北。  相似文献   

11.
10岁……父亲是那种沉默寡言的男人,除非喝了酒。她记得,她是从10岁那年开始恨父亲的。那年,父亲喝多了酒,狠狠地打母亲,她和弟弟在一边看着,幼小的心里,细细密密地织满了仇恨,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父亲在村里,是村委会主任,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官了。但在她眼里不是,她看很多书,知道有上一级的领导,知道有比父亲大得多的官。所以,她看不上父亲在村里的举止,别人一点儿小事,他就拿架子,说,啊,这是个原则问题,这是个党性问题。她在日记里写道:我的父亲是什么也不懂的村委会主任,我恨他。父亲喜酒,而喝了酒之后的父亲,常常和…  相似文献   

12.
父爱无言     
一直以来,母亲对我的关心与呵护是那样无微不至。对此,我心中怀着无尽的感激。可每当谈到父亲,谈到那使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那真切而又难以捉摸的亲情时,我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才猛然发现:父爱无言。我的父亲是一个很粗糙的人。他不懂得生活的条理,更不懂得条理中的美丽,以至于不懂得在寒风呼啸时在白衬衫外套一件毛衣。就是这样一个父亲,一个不会关心自己和家人的父亲,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似乎开始明白自己有一个不爱我的父亲,甚至开始恨他,恨他的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没有想到的是,一件羽绒服,使我对…  相似文献   

13.
父爱如杉     
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那一年父亲只有23岁,还走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晴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凉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串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可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回去。这样来回跑,误工又误时,有人劝父亲再  相似文献   

14.
学费     
“你想好吧!考上考不上,咱家都是拿不出钱的。”父亲叹息着说着这些话。母亲则在一旁忙着干自己的活,显得也很无奈。“嘭”,我使劲地关上门,到自己的房里一个人发呆,也把泪水往心里咽。我开始恨他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在我将参加中考前说这番话!我太恨我的父亲了!晚饭间,显然与以往大不一样。父亲只顾一个人坐在火旁吸闷烟,母亲也不唠唠叨叨的了。一切显得很平静,但每个人心里却很不平静。我只埋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气冲冲地去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5.
没娘的女儿     
在我的生命中,一个女孩子所必须面对的许多第一次,都是在父亲深情而又尴尬的陪伴中度过的。我8岁时母亲病逝,扔下我们姐弟4个———7岁和5岁的妹妹,还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弟弟。父亲整夜独自抽烟,弟弟哭闹着要妈妈,父亲就抱着他默默地流泪。失去母亲的我成了家里的小大人,看着那些还在妈妈怀抱里撒娇的同龄人,我过早地有了太多太多的伤感!读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学校举行运动会。天很热,我穿着一条很短的裙子。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我晕晕的,我不停地举起水瓶子往嘴里灌凉水。突然,我觉得肚子一阵疼痛,我赶紧跑到厕所,发现内裤和裙子上一片红,血流…  相似文献   

16.
辽宁北部有一个中等城市——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孩的声音:“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个哑巴。直至长到20多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父亲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铛。两三岁时我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是多么的屈辱。当我看到有的小孩儿被大人使唤着过来买豆腐,不给钱就跑,父亲伸直脖子也喊不出声的时候,我不会像大哥一样追上那孩子揍两拳,我伤心地看着那…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爱     
我不喜欢父亲,甚至有些讨厌,因为他冷言少语,爱抽烟喝酒,最重要的是他一点都不关心我,生活中那些嘘寒问暖的事都是母亲做的。我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努力,成绩好,就能讨父亲欢心,但我错了。那天我拿着一张满分的试卷快马加鞭地跑回家给父亲看,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悬在半空中。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从小,在我的记忆里,镌刻的都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嗓音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相似文献   

19.
迟来的一跪     
母亲是个哑巴,父亲木讷多病。我从小便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那时,小伙伴们总不跟我玩,偶尔缺人才开恩一次。可稍不如意就一起拍手高歌:"哑巴妈妈,天黑回家,哇哇叫门,像唤猪娃。"我先是攥着拳头忍着,可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喊的人越来越多。受不了这种羞辱,我就朝其中喊得最凶的一个扑过去,狠狠地打他,结果他们群起而攻之,吃亏的自然是我。母亲远远看见,赶紧冲过来用手势  相似文献   

20.
傻子     
黄红梅 《高中生》2011,(2):57-57
我忘了他的真实姓名到底叫什么,只记得大家都叫他“傻子”。 傻子没有父亲。听村里人说,傻子的父亲在傻子3岁那年外出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傻子家境一点都不好,只靠母亲的劳作来维持生活和供他上学。傻子一直相信他的父亲会回来,会带他和母亲走出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