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剑明  王婧怡  周云峰  袁润 《情报杂志》2023,(5):162-168+191
[研究目的]综合考虑专利节点度数及其邻域专利节点对(node pair)间的相似程度,定义并计算专利节点在网络中的结构重要性,从网络科学视角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四种基本引用关系构建专利综合引用网络;利用网络节点度数及其邻域节点对的相似度量化表征其局部网络结构重要程度,以此为依据提出专利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PNII,进行核心专利识别;从复杂网络视角,利用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SIR)计算专利节点的实际传播影响力,以此为判据比较PNII和其他网络中心性指标在不同传播概率和不同节点比例下的识别效果。[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网络节点重要性的PNII指标相较一般的网络中心性指标更加科学,核心专利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心专利识别结果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精准辨别竞争对手,有助于企业客观分析自身所处竞争局面,为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首先以专利说明书中技术背景、技术方案、技术功效为研究文本,在融入权重的基础上,计算目标-对手企业单件专利个体技术相似度;然后依质量对专利进行核心、重点、一般分类,在融入专利质量、个体技术相似度、行业分类代码、IPC分类号的基础上,计算目标-对手企业整体技术相似度,并通过构建整体技术相似度-专利平均质量战略坐标,对竞争对手进行辨别分类;最后以人工智能为研究领域、以百度为目标企业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通过融入专利情境、优化技术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细腻、准确地辨别竞争对手,使辨别结果更加贴近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实际环境,契合企业制定竞争策略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在未来市场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企业如何抢先识别这些专利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化企业专利布局、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行业地位、规避专利挟持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自动化识别潜在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尚少。本文从提取标准必要专利语义特征的视角下,提出利用Bert-CNN网络模型结合上下文对已知标准必要专利的隐性全局语义特征和高维层次语义特征双重提取,依据特征提取结果识别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并通过计算Bert向量相似度预测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可能对应的标准。实证部分以ETSI欧洲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标准必要专利构建数据验证集对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模型在大规模专利数据实验中的精准率、召回率、F1值优于已有研究。  相似文献   

4.
程妮  刘航 《现代情报》2014,34(6):79-86,91
发明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甚至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专利引证活动可以反映知识转移情况。针对2011年申请的中国“收获和割草”领域的发明专利,从申请人、发明人、分类号、关键词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且考察了其中的专利引证活动,包括对专利文献的引证和对非专利文献的引证,对我国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人们很早就发现引文网络满足一定的分布规律,比如连续度满足幂律分布,节点增长满足指数函数等,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分布是否会维持稳定,幂指数和指数函数的底是否会发生变化。基于专利文献的统计,研究引文网络中的时间机制:收集美国近40年授权专利构建引证网络,分时段统计引文网络中节点的增长、平均参考文献数量的分布、引文度分布等指标。通过分析不同的专利文献的节点、边、引文、度分布规律,进而分析这些分布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有关词汇语义相似度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并对比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并将几种常用的词汇语义相似度算法应用于FAQ中,分别采用准确率、召回率、F值以及MRR、MAP5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相似问句的检索效果判断各词语相似度算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闫肖婷  刘向 《现代情报》2019,39(6):24-31
[目的/意义]主路径上核心主题的演化可以反映行业发展方向,凸显行业热点技术并预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有效判断技术主题间的传承演变关系。[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一种凸显主路径上的核心主题及演化方法。该方法不同于文本挖掘和聚类,是基于引文网络主路径映射专利分类号的链接计数,通过专利的分类号替代技术主题在主路径上演化并计算节点的技术主题含量,以技术主题含量的变化凸显主路径上的核心主题及其发展历程。[结果/结论]展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主题演化图,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周志刚  窦路遥  李毅 《情报杂志》2023,(12):144-152
[研究目的]融合协同过滤与链路预测对“企业—专利”关系进行系统而细致的逻辑表达,继而精准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聚合技术资源并推动产业创新化进程。[研究方法]基于非晶合金专利数据构建合作网络,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专利文本的内容相似性,利用SM算法计算IPC号的类别相似度,使用SimRank指标和RA指标计算链路预测的路径相似度,随后借助权重预测算法构建以三者为基础的融合加权指标。将融合指标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输入,进而预测企业潜在合作伙伴。[研究结论]研究表明,融合协同过滤和链路预测的“链路推荐”算法预测平均准确率达到93.21%,较之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升了2.42%左右。在非晶合金领域企业潜在合作关系预测过程中,由“链路推荐”算法得出的推荐结果能够为企业合作提供决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荣康  王艺棠 《科研管理》2021,42(5):153-160
随着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迅猛增加,如何通过事前和事后指标测度并识别技术和经济价值高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就成为学术界面临的焦点问题。针对我国专利普遍缺乏引文信息的现状,本文利用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IPC)信息构建两两专利相似度指标,并引入时间维度对过去、当前以及未来三个时间段的专利相似度比较,测度专利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影响力,从而构建突破性技术发明的综合识别方案。然后,以纳米技术为例,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1975-2015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于专利IPC四位和六位分类的相似度指标分别可以识别出6.23%和5.06%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突破性技术发明;(2)基于专利相似度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与基于专利被引数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两类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中仅有不足总样本的0.5%是相同的,表明以往单纯依赖专利被引数据识别突破性技术发明可能存在一定偏差;(3)对突破性技术发明来源特征的实证检验表明,基于专利相似度和基于专利被引数的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发明人和组织来源特征基本一致,而发明层面的知识来源特征呈现不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反映出两类识别方案的差异性。本文基于专利相似度构建的突破性技术发明识别方案既为企业在实践中挖掘和利用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提供参考,也对未来突破性技术发明相关研究达成一致结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针对专利文献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引文分析方法和研究单元,对专利“睡美人”进行识别和分析。[方法/过程]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睡美人”识别方法,选择对总被引次数依赖性小、可规避不同学科引文差异影响的Bcp指数方法识别筛选专利“睡美人”。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清华大学的所有专利文献,统计分析引文分布,筛选Bcp指数Top50的简单专利族,并以一个典型专利家族为例分析专利“睡美人”的价值。[结果/结论]Bcp指数方法可行和有效。本文修正了Bcp指数方法相关指标,并明确其计算方法。筛选出的简单专利族绝大多数有很高的合享价值度,属于高价值专利,但专利“睡美人”处于有效状态的比例低。如果能尽早识别筛选出关注度不太高但具有高价值的专利“睡美人”,对促进技术持续研发和迭代、加强专利布局、提高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择SSCI《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图书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利用Web of Science的在线分析功能和CitespaceⅡ软件,分别从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节点分析三个视角,分析了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技术演进研究可用于梳理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内部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引文分析在技术演进研究中存在难以准确判断专利的技术主题相似度、分析的范围和潜在信息的丰富性有限等缺陷,而文本挖掘方法可以对专利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利引文分析的缺陷,因此探索将专利引文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相结合,在专利引用关系矩阵和专利文本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创建C-T(Citation-Text)专利网络,并对C-T专利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来研究技术的演进过程,旨在进行技术演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丰富技术演进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专利关键词提取是专利挖掘任务中非常重要的前置子任务,基于图模型的关键词提取是目前最有效的算法。传统图模型只考虑了单词的局部上下文信息,为了捕获单词的全局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专利关键词提取算法,结合词向量与图模型实现专利关键词的提取。[方法/过程]首先,用专利数据集构建异构网络,以专利分类号为标签,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使得同一主题下的单词具有相似的向量表示,获取包含主题信息的词向量;然后,根据专利摘要在滑动窗口内的单词共现关系和词向量相似度,构建融合了单词主题信息的文本图,利用词向量中的主题信息捕获单词的全局联系;最后,在文本图上使用PageRank算法,获取关键节点,构成专利的关键词。[结果/结论]与基线方法相比,该算法在提取专利关键词时,能够检测到新颖性与准确性更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采集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专利权人在美国授权专利的数据,利用Innography等分析工具,通过专利数量、专利引文、H指数、专利强度、技术主题分布、专利权人等方面对金砖五国专利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专利涉及的国际专利分类号数量、专利权人数量、专利总量三项指标综合评估五国专利技术的创新规模。从而揭示金砖五国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挖掘金砖五国专利情报,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被引文献要想使引文检索能够真正得到最有效的使用,对引文是如何被加入到专利中的有些了解是有所帮助的。本节将描述不同的引文类型,是由谁将这些引文加入到专利中以及为什么要增加引文信息。1.什么是被引文献专利申请中列出的关于现有技术的参考文献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已公开文献,而不仅限于专利文献。被引文献通常在专利说明书扉页上以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INID码)"56"表示。被引文献可能是商品目录、仅以网络或电子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戚欢  麻欣 《现代情报》2007,27(11):169-170,178
本文分析了专利文献的概念和专利文献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分类号、检索算符、专利号等方式讨论了如何检索国内专利.最后讨论了专利法律状态检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专利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专利技术质量、市场价值、技术可替代性和专利保护强度.专利技术质量可以通过分析专利文本、评定指标参数得出;市场价值可以借用市场细分理论,通过调研、预测得出;技术可替代性可由同行专家讨论得出;专利保护强度可用"Ginarte-Park指数法"测算.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以技术质量和市场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了技术、市场、竞争、法律四大要素,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评估专利价值,展示了一种新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了解用户的专利信息利用行为是有效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基础。南京工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采用引文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研究科研人员的专利信息利用行为,在此基础上完善专利信息利用培训体系,发掘潜在服务对象,主动沟通需求,成功对接包括专利申请前预检索、专利导航库等在内的深层次专利信息服务。本文对于科研人员信息利用行为的研究和服务实践,可为高校图书馆精准有效拓展专利信息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专利被引频次高低一直被作为测量专利引证指标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技术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专利引证关系.以我国医用内窥镜、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通过可视化分析绘制各自的专利引证地图,结果呈现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引证类型:引文树型和引文网络型.这对于专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引证类型所侧重的专利评价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