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饮用水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稳定性与安全性逐渐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水质监测技术采集到数据后,运用数学模型模拟管网水质变化、预测、控制水质情况,已成为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质监测模型进行了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2.
林犇  周华  俞亭超 《科技通报》2023,(3):52-55+75
供水管网对于城市极其重要,为了能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供水管网模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网中得到运用。供水管网模型需要定期进行校核,监测点布置方案的好坏对于供水管网的模型校核来说相当重要。城市供水管网规模庞大,水力状况复杂,且模型中存在数量很多的节点,如何得到合理的监测点布置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H市供水管网为案例,对布置的备选节点进行筛选,然后基于相似度运用遗传算法进行监测点优化布置。对布置结果的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监测点布置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水力模型校核的精度,可为现状城市供水管网新监测点布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志华  林建忠 《科技通报》2009,25(5):546-55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矩形截面的S形弯曲微通道流场中的样本液和参考液的三维混合扩散进行了研究,通过定义表征混合均匀度的混合效率系数,给出了不同雷诺数下流场的混合效率.结果表明,S形微通道具有比U形微通道更好的混合效果;根据给定条件,微通道出口的混合效率系数依赖于雷诺数,在较低雷诺数和较高雷诺数情况下流场都有较高的混合效率;不同的样本液和参考液的进口速度对混合效果有直接影响;较高雷诺数下的流场混合明显受到弯曲通道二次流的影响,S形微通道可以实现快速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经处理后要经过一定距离的供水管网才能到达末梢用户,在期间供水管网是个巨大的反应器,水质在其内容易出现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农村集中供水管网中水质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非常有必要。本文设定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为:早、中、晚饭时间间隔,通过检测供水管网中不同停留时间内水质指标变化,拟找到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已经建立了供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动态水力模拟系统、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及营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针对目前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供水管网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完善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整合GIS资源和管网水力模拟系统,发展管网水质模拟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健全各部门信息化资源共享制度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无负压供水是指直接在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上开口取水,采用泵组连续增压、全过程密闭的供水方式,与使用蓄水池二次加压供水相比,其有水源直取,在自来水一次水压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压(压力叠加),全程正压密闭,防止水质污染,优势明显。在高校应用中,由于高校使用特点突出:高峰用水时间集中、瞬时用水量较大,所以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合理进行设备的选型及设置供水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供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水质安全,我国广泛采用的是人工采样监测输配水管网水质,属于事后监督,创新水质管理体系是解决龙头水质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国家水质管理办法的基本规定,通过比对人工和在线检测水质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与人工结合在线自动监测的互动管理模式,实现了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状况,实践表明:该管理方法对于应对水质事故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综合考虑了人体卫生安全与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后制定的,应该是能够保证我国居民终生饮水安全的,即符合这样标准的水不会由于水质的影响而危害健康,而且也是应该可以生饮的。只是目前供水管网的状况和高压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存有不同程度的隐患。还不能保证居民用户的水龙头出水水质都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搞好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使水源水质得到改善尚需一定的时间,同时供水管网改造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目前居民要求对小区生活用水水质全面提高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介绍了目前我国城市实施分质供水的背景和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
使用CFD软件求解定常不可压缩流动的时均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数值模拟了进口流速10m/s下维式和五次方收缩曲线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维式曲线从入口部分快速收缩,接近出口收缩慢,使其在速度均匀性和轴向压力梯度等方面优于五次方曲线,然而由于更早的达到较大速度,维式曲线的总压损失系数相对五次方曲线增大22.6%。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于供水也具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高层建筑较多的以二次加压方式进行供水。而对于该种供水方式来说,也将会对市政管网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本文中,将就二次供水对市政管网冲击的处理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来水从水厂出水到进入市民家,经过了较长的管线,需加强对自来水管网水的在线监测,提升管网水质安全。本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卫生监督局对各供水管网末端在线分析仪表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监测。该系统由中心数据监控、现场PLC数据采集站和管网末梢水质分析仪表组成。它的建设将给管网水质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改变过去模糊的管理模式,提供准确的管网水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准确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到供水管网及水厂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33)
为了深入研究组合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外肋板节点式钢板剪力墙结构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轴压比、墙肢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构表明:各模型试件的滞回性能良好且具有优良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轴压比增大会使结构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增大,但会降低结构的延性;墙肢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钢板厚度在10mm时,结构的整体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昌市的地质,尤其是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基于GMS软件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经对模型识别和检验后,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地下水系统。以该模型,对南昌市的三个应急水源地桃花、谢埠和尤口在应急开采条件下,进行三个月城市供水以及地下水在停采后的恢复模拟结果表明,可以作为城市供水的应急源地。  相似文献   

14.
科苑 《今日科苑》2013,(19):53-54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下降。专家指出,饮用水在末梢管网中受到污染很普遍,有必要进行改造更新,而居民的水龙头也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城市、一个家庭乃至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管网漏损率是考核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又是节水型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标.由于城市供水的发展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同步进行的,城市供水管道敷设的时间、质量等参差不齐,管网管理的方式、手段不尽相同,从而使产、销之间往往差异较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供水行业漏损率不应超过12%,而目前多数城市供水均超过这一标准,究其原因,主要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有关.因此.及时分析影响城市管网漏损率的因素,探讨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和方法,是当前迫切而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如何采取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提出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SCR烟气脱硝系统,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初始设计方案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流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初始设计方案中喷氨上游截面和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的速度分布相对偏差较大,催化剂层的氨氮比分布不均匀;通过加装合适的烟气导流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喷氨上游截面和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的速度分布,同时也能降低氨氮比的不均匀程度;优化设计方案中各截面的速度相对偏差和氨氮比的均匀性都已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有利于烟气中NOx的脱除。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在汽车尾气影响下隧道内部CO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在长直型隧道中,CO浓度越靠近隧道中点位置浓度越高,越靠近隧道入口、出口端浓度越低。(2)隧道内CO浓度实际检测值与模拟结果十分契合,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维等 《内江科技》2014,(4):138+156-138,156
<正>借助Fluent软件分析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运动状况,采用k-epsilon对切向入口的旋风分离器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分离器内部的流动空间可分为内、外2个流动区域,在不同的流动区域中,气体压力、速度场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压力分布与速度分布不是轴对称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对其设计优化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地下给水管网入侵体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管网漏损问题广泛存在,当管网内产生负压而管道又存在缺陷时,管道周围的污染物就会进入给水管网。入侵污染物的体积是反映给水管网污染事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深入探究污染物入侵体积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入侵体积测量装置,模拟地下管网入侵过程,测量入侵体积,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孔孔径、孔口形状和覆土粒径等均是入侵体积的重要影响因素。存在一个孔径,使入侵体积达到最大值。相同面积不同的孔口形状,对入侵体积产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管网平差的定义及在供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示例,以图和表的形式,阐述了如何应用EPANETH软件进行多水源供水管网水力计算,最后指出软件使用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