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死亡和消失的,又不断通过新生个体的补充而持续,所以进化过程也就是种群中个体基因组成的频率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变化过程。种群结构能反映种群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体现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的演替趋势,对阐明生态系统的发展、群落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种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专利技术的生态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李江 《科学学研究》2009,27(5):666-671
 将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应用到技术创新领域,提出了技术种群的概念并阐释了技术种群与技术群落和单个技术(技术整合体)之间的层次关系;专利技术种群的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结构;专利技术种群增长的基本数量规律,最后运用专利技术种群进化图描述了技术种群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首次分析了与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相关的各种相互关系(或称相互作用),指出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组织与环境之间、宏观组织生态环境与微观组织生态环境之间、各个种群之间、同一种群内部组织之间以及各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自然人观点提示了科学、艺术与道德的悖论,并希望通过构建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契约解决二者的矛盾。卢梭的话题,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将造成道德的沉沦,后被康德的关是德性一善的象征所否定;而其自然人观点中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思考,预示出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4-414
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其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动物所魏辅文研究小组与四川省林业厅、英国卡迪夫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合作,采用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种群动态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发现该物种现生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  相似文献   

6.
借助组织生态学中的种群演化理论,辅以光学光刻专利技术的实证分析,阐释了专利技术种群的数量增长过程,运用密度依赖模型和传染病模型分析专利技术种群的数量增长规律;运用专利引证分析方法,讨论了单一专利技术种群内部进化和两个子种群间协同进化的动力、方向和机理;引入网络分析中结构洞的概念将研究扩展到多个专利技术种群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上.结论表明:采用种群演化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专利技术种群所处的合法化和竞争阶段;专利技术种群进化过程中的传染行为构成了专利技术种群内部和多个子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动力,技术选择的压力决定了专利技术种群进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表现了和生物种群相似的行为特征。本文以生态学中的种群成长动态模型作为分析的基础,运用生态模拟的方法,从环境负载容量、种群规模、内在成长机制、生命繁衍策略、种群间的关系五个方面讨论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人才群落现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长元 《中国软科学》2001,(12):120-121
群落(Community)是一种生物现象或生态学现象,是指一定空间内各个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而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群落并不是任意物种的随意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当我们考察人才的地理分布时,也可以发现人才群落现象.所谓人才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人才的集中.人才群落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才群集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生存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单独的物种个体是不能够长期生存的,只有物种能够长期生存。单一的物种是不能够实现进化的,生物的进化在本质上是自然选择实现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生物学习,需要加强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创新生态系统技术种群非对称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上游零组件、下游互补品等不同技术种群之间相互依赖、共同进化的耦合关系存在非对称性。通过引入生态学关于生物演化密度依赖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上下游技术种群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技术互动性越强,技术种群之间耦合强度越大;技术相对越重要,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技术所有权越集中,即技术垄断程度越高,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套普及生态学基础知识的读物,意在让更多的人持有一种全新的生态学观念,懂得用生态学的眼光看待日常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更深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丛书首推七种,包括《时间舞台上的物种》、《城市的迷惑与醒悟》、《地球人迟到的忏悔》、《剖析自然的小剪刀》、《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等。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联盟是一种以知识技术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创新组织有机构成的生态群落。本文以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创新组织共生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种群增长理论,研究产学研创新组织种群特征、种群行为过程及种群共生演化,通过对新竹科学工业园的调研考察,提出了产学研联盟的种群共生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杜红春 《内江科技》2006,27(7):33-33
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学习高等数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等辩证法思想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8-188
版纳植物园生物入侵生态学研究组冯卡龙研究员与美国蒙塔纳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印度德里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利用同质种植园试验在版纳植物园比较研究了中国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入侵种群(中国和印度)和原产地种群(墨西哥)叶氮向细胞壁和光合机构分配的差异,及其生理生态学后果。与已有的研究相比,该研究不仅明确了“资源”(氮)及其分配部位(光合机构和细胞壁),探讨了氮分配进化的生理生态学后果,  相似文献   

15.
生境片断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使片断状生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境片断化将物种种群分割为若干个小种群,影响物种的迁入和迁出,基因的流动受阻,遗传变异丧失,加之小种群易于灭绝,结果使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从而加速物种灭绝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CDRS知识转移及其知识生态学的内涵基础上,构建了CDRS知识转移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在模型中,具体剖析了CDRS知识生态系统构成诸要素,指出知识个体、知识种群与知识群落三者之间的知识相互交融、冲撞、整合、创新,共同创建了错综复杂的知识链与知识网,如咨询馆员强化自身知识的迁移与完善,成员馆注重知识整合,CDRS重视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图书馆联盟则关注知识转移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间的协同进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协同进化是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强调通过不同种群间的相互协作来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彼此间的生存能力。企业之间也应采用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对体育专利技术与奥运会竞赛项目协同进化规律进行阐述,在总结前人对技术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体育专利技术种群和奥运会竞赛项目种群数量波动的制约因素和调节机制,协同进化的机制、动力、方向,种群的进化对策、数量变动规律和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企业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天颖  程聪 《科研管理》2012,33(2):130-138
高效知识转移已经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企业知识具有散落分布性、嵌入依附性、动态继承性和增量积累性等四方面生态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在该模型中,知识个体、知识种群与知识群落间知识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知识链与知识网。其中,个体知识转移强调员工自身知识的迁移与完善,种群知识转移侧重团队知识的整合与创造,而群落知识转移则关注企业知识应用的整体效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在转移过程中还呈现出一些超生态学特征。最后,文章结合思科公司知识转移的案例,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知识转移效率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强荣  徐学军 《软科学》2009,23(8):11-15
基于组织生态学,利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创建率和种群密度上的数据,探索两个产业种群关联关系的特征与规律。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创建率和种群密度上存在显著的关联和不显著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