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标背景下,物理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质的转变,更加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素质培养。在物理课程学习中,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补偿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科,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育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强调物理课程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一、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渠道;二、在“科学世界”和“STS”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再其它内容中也都渗透着非智力因素,有待于教师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是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的意向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果学生对物理兴趣下降,物理学习质量也往往下降;而端正了学习动机的学生,发扬吃苦,拼搏的精神,往  相似文献   

5.
许灵斌  李琼莹 《科教文汇》2009,(8):193-193,266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习意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李峥 《内江科技》2007,28(1):136-136
在物理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因为学得不好而对物理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陈银杏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18-219,221
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实际,对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学生学习外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审美教育入手优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坦 《科教文汇》2008,(5):112-112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审美教育入手优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耿卉 《科教文汇》2008,(32):83-8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而学习需要两类因素做保证:一类称为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另一类则是激发、保持和强化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称为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网络教学中,这些非智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网络教学的过程和成果等等。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中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基础。注重学习主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构建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举措。本文初步探究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雪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42-242,244
学生的行为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其学习成败多为非智力因素作用所决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注重并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即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为切入点,真正的教育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主要谈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学习兴趣、赏识教育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教学中偏重于学生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培养而没有重视学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实际上非智力因素也是学生学有成效不可或缺。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调控作用,结合《微波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给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从激发兴趣、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发展个性四个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余健梅 《内江科技》2006,27(5):42-42
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非智力因素一般指间接参加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智力活动过程,智力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二是不断巩固学生已形成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邓军平 《科教文汇》2009,(5):188-188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结果,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刨造知识过程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受到不利的影响。面对21世纪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蔡苏英  曹红梅 《内江科技》2011,32(1):182+147-182,147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引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更新专业教学的观点、拓展专业教学的功能、改进专业教学的方法,可从项目教学、学习积极性设计、网络课程、技能大赛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运行,从其发动、增强到与具体的指向目标挂钩,在克服困难中发挥效力等等,都依赖于教师、学生家长对激励机制的运用。总而言之,激励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初中英语课堂,对初中生采用激励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