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粉煤灰和石英砂为主要原料,玻璃粉为粘结剂,添加淀粉作造孔剂,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过滤用多孔陶瓷。确定了淀粉的反应温度;探讨了烧成温度和造孔剂添加量对多孔陶瓷气孔率、抗折强度、液体渗透率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在400℃内快速反应;合理的烧成温度为1060℃,此温度下气孔率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7.76%和25.81MPa;合理的造孔剂添加量为15%,其气孔率为29.68%,强度为18.65MPa,液体渗透率为0.834cm3·cm·P/cm2·h。  相似文献   

2.
采用造孔剂法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成型后的坯体在1760℃下保温0.5小时,制备出了气孔率〉70%、平均抗弯强度〉8MPa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陶瓷材料硬度高、脆性大,烧结后无法切削加工,传统成型方法难于制备形状复杂的多孔陶瓷的问题,采用环保型壳聚糖凝胶注模成型法与添加造孔剂法相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成功制备出近净尺寸的多孔Al_2O_3陶瓷。在多孔陶瓷领域起到指引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50万~80万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初始碳含量为4.15%的1mm铁碳合金薄带为研究对象,在Ar-CO-CO_2弱氧化性气氛下,混合气氛中Pco_2/Pco=0.48,混合气体总流量为850ml/min,研究在不同脱碳温度、脱碳时间下对铁碳合金薄带脱碳效果的影响及完全脱碳层。结果表明,温度对铁碳合金脱碳效果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碳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随着脱碳时间的延长,脱碳效率逐渐降低,脱碳量增加。提高脱碳反映温度有利于提高脱碳反映速率。提高脱碳温度和脱碳时间,完全脱碳层加深。  相似文献   

5.
KIT-6由于其孔道尺寸均一、高度有序等结构优势,可作为合成有序介孔材料的理想硬模板剂。本文介绍了KIT-6的制备方法以及以KIT-6为硬模板剂制得的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报道表明了以KIT-6为硬模板剂合成的各种介孔材料在催化、气敏、电化学等方面均发挥出了优异的性能,可作为高效的绿色催化剂和性能良好的功能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喷雾工艺制备酶解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性能进行研究。确定制备参数:淀粉乳浓度40%、p H值8.9、温度35℃、时间4h、酸酐3%。酶添加量为0.2(U/ml),在此条件下,乳液乳化能力达到保油4.5倍,乳液稳定性48h,0.1,干粉溶解不托尾,溶解时间30min以内,干粉流动性测定值2.5。  相似文献   

7.
常压烧结以活性碳为造孔剂的SiC/mullite复相多孔陶瓷。测定了试样的显气孔率、孔径分布和热震性能,通过XRD及SEM等研究了SiC/mullite复相多孔陶瓷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在配料中加入7%的CaCO3降低了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8.
以尿素为催化剂,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对玉米淀粉进行化学变性,制取低取代度磷酸酯淀粉,主要研究尿素对磷酸酯淀粉的催化作用及磷酸酯淀粉的糊化温度、峰值粘度等特性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尿素对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通过引入氨基甲酸酯基团,不仅提高了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基,还改善了淀粉的糊化特性,所制备的含氮磷酸酯淀粉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了LaMg2Ni9系列的AB3型储氢合金,并测定LaMg2Ni9-xMnx(0.0≤x≤4.5)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认为LaMg2Ni6.0Mn3.0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聚乙二醇为致孔剂,V-50为引发剂,采用悬浮乳液聚合法制备多孔PS微球。以PS微球为吸附剂,水中硝基苯为吸附对象,探讨致孔剂、溶液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6000为致孔剂,致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1∶3时可以制得吸附效果较好的PS微球,吸附平衡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属于优惠吸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生物质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独特结构且电化学性能优越的多孔碳材料,并且来源广、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现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生物质材料大型藻类为前体,通过氯化锌活化制备活性炭,从而去除水溶液中苯酚等有害物质,使用两步法制备活性炭,采用BJH法计算比表面积,重量分析法,分光光度法以及酸碱滴定法等手段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进行了苯酚的吸附实验,并应用粉末微电极对其电催化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大型藻类长柄马尾藻和绿色旋体藻制备的活性炭从水溶液中可以有效去除苯酚等有害物质,并且当活化剂藻类样品的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活性炭因其保持纤维管状结构,具有更优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碳基双电层电容器功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孔活性炭为原料 ,制作了碳基双电层实验电容器 ,对这种实验电容器进行大电流密度放电、恒功率放电以及循环寿命测试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种电化学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功率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咖啡渣为原料,醋酸镁为模板,采用氯化锌(ZnCl2)活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多孔碳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孔隙结构的表征。结果表征显示,材料具有微孔结构,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845 m2/g。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刘自强 《科技风》2022,(6):72-76
本工作制备了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并设计了电极储能性能研究的综合实验.实验按照电极材料制备、电极制备、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的流程进行,当中涉及多种研究手段.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对退火温度—氧化石墨烯—电化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实现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实验项目,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添加了铁元素和氟元素,并掺杂不同量的聚丙烯酰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照射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光催化降解反应后降解率的变化。实验表明:添加适量聚丙烯酰胺有助提高TiO2的活性,细化晶粒,在500℃时其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验室配制调剖剂,确定该调剖剂不同温度下的最佳配方,成胶时间、成胶强度以及各种因素对该调剖剂性能的影响。利用已配制的调剖剂进行岩心注入性实验,测定出了该调剖剂的堵水率、突破压力梯度等性能参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实验结果,为现场调剖堵水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利用赤铁矿、工业盐酸及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方法并得出最佳条件,运用实验分析、文献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聚硅酸氯化铁混凝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酸浸的温度、反应的时间、盐酸的浓度以及液固比均对铁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使铁的浸出率可达到94.58%;该方法制备的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pH适用范围较广,在整个中性和弱碱性范围内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的温度在10~30℃时,其效果较好;与市售的絮凝剂比较,在加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形成絮体速度较快,沉降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钢为基体,依据SiC添加量的不同,利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出Fe-25Al/7SiC、Fe-25Al/1 1SiC、Fe-25Al/15SiC三种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比较研究了涂层的抗冲蚀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冲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Fe-Al/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对基体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护.其中,Fe-25Al/11SiC复合涂层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最优;在90°攻角冲蚀的情况下,涂层的冲蚀失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增强相SiC和CeO2的添加有效地提高了涂层的抗冲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瓦特浴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获得Ni-S合金电极。阐述了电沉积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硫脲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及温度)对镀层中S含量的影响,指出硫脲浓度和电流密度为Ni-S合金镀层中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用恒流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对钢材而言,强度和韧性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标准,含碳量2%~4.3%的铁碳合金称生铁。其硬而脆,耐压耐磨。根据生铁中碳存在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白口铁中碳以Fe3C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故又称炼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