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区网络从校园网开始已经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十多年来网络的发展极其迅速,现在可以说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网络(包括老人和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正因为这样的情况,各个单位自己来建设和管理网络的状态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以校园网为例,它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都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学期已经结束,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工作即将陆续开始。学校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网络资源优势,建立网上报名注册系统。这样学生和家长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随时远程报名注册。但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由于对网络编程并不熟悉,所以构建这样的应用程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Dreamweaver作为目前主流的网页制作工具,可以在不写程序代码的前提下轻松实现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网络用词就不时以形同"火星人用语"的模样袭来。近来,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细思恐极(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等新词走红网络,其主要流行于学生之间,而中学教师和部分专家们则担心这样的"网络成语"会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人们正在逐渐地进行着从“原子时代”到“比特时代”的角色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聊天交友、教学甚至休闲娱乐,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网络经营业务,名片上是不是印着公司网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跟得上时代步伐的标准,电子商务更是业务范围中的重要角色,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网络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在虚拟的社会中生活着,感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全新体验。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2001年1月的统计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已有上网的计算机892万台,上网人数2250万。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现代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学习母语,依托于母语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了。但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将近十年的语文学习已经使他们进入了疲惫期,他们很难再对高中语文充满学习兴趣。如何改善这样的现状呢?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年建设校园网络管理日趋复杂西安理工大学的校园信息化起步较早,早在1998年便开始建设校园网,至今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学校的信息化就是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是学校信息化的坚实基础!"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的李军怀主任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音乐世界》2013,(16):82-85
在出道的第十年,金俊秀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并且以泰国为起点开始了新一轮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回顾这十年的路,有些问题自然是老生常谈,不过他自己坦言这一路有很多的改变。“现在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就是现在慢慢的开始对拿不拿得到第一名并不怎么在意了,以前觉得一定要上电视得一位,也把得到一位当做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现在想想并不是这样的,应该对每一个细节都感到感谢和珍惜,即使是不完美的地方。”这样变化着的俊秀更加让人喜爱了。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自1996年起开始大规模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经过十年的建设,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支撑学校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集成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相继建成,实现了“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清华大学各项工作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设施。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其在学校的整体运行和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使其不致因为系统故障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成为请华大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刘祥 《成长》2006,(6):38-39
大学生往往被人喻为最后的伊甸园,于是乎当夏娃拾起苹果时,媒体便纷纷开始说事了,又是女教师卖身助弟读书了,又是杭州抓获十名卖淫女半数是在读大学生了,更有女学生自己跳出来,写什么《网络妓女日记》,一时引起网民们纷纷议论。有人说,那老师也是为生活所迫,值得同情;也有人说,培养一个大学生耗费了国家多少资源,她们怎么能这样浪费;更有甚者认为世风败坏,老师学生卖淫者当诛,不管外界怎样众说纷纭,我们伊甸园的人最有发言权,听听老师学生怎么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家电脑咨询公司技术部的项目经理,总是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找招聘信息。问他为什么不到人才招聘市场去,他很惊奇:“我找的是和网络、电脑有关的工作,不在网上找到哪里去找?”他说至少当他收到一份电子简历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信息———这个人是熟悉网络的,而这正是进入他公司的基本要求。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现实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到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去搜罗招聘信息,也同样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他们大部分的空缺职位放在线上吸引人才。据统计,目前国内有40%的上市公司已经使用过网上招聘的方式招聘雇员,而…  相似文献   

11.
美国硅谷的热度正在上升。尽管纳斯达克表现仍然一般,但创建网络的潮流已经开始复苏,吸引那些在十年前第一轮互联网热潮中茁壮成长或苟延残喘的企业家再度出击。  相似文献   

12.
今天,因特网和万维网已经普及了。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网络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上网”已经不是很稀罕的前卫词语。  相似文献   

13.
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尤其是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已经引起包括法学理论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所见述及网络版权侵权行为表现的文章往往只包含了几种基本的侵权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权利管理信息,侵犯技术保护措施,以及侵犯数据库权利等。实际上,版权权利人及邻接权人享有的网络版权不仅包括经济权利,还包括精神权利。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精神权利的情形,应披纳入到法律的调控范围之内。基于此,重新梳理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十种表现,提出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网络和文学     
在中国,在20世纪最后的两年里,一些作家开始考虑这样的问题:在下一个世纪里是否会失业?这样的忧虑并非出于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怀疑,而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怀疑。在今天,在21世纪,人们已经相信网络和生命科学正在重新结构我们的世界。一个是外部的改变,网络在迅速提高交流的  相似文献   

15.
火钳刘明、人艰不拆、累觉不爱、十动然拒、啊痛悟蜡、喜大普奔、男默女泪……如果你还没看懂这些成语,那你就“奥特曼”了。这些看起来无厘头的成语已经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了好一段时间了。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在繁华的街头也不时会看到写有这些网络成语的横幅和宣传单张。在武汉,有统计数据表明,八成大学生理解这些“网络新成语”的正确含义,四成大学生表示在网络的交流中经常使用。可见,这些无厘头网络成语在年轻人当中特别流行。于是,有的年轻人还建议把这些网络成语收入觋代汉语词典》中去,有的人则担心这会对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我校开始进行以法治校的探索。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校这样一所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而遭致跌人低谷的农村中学逐步恢复了元气。虽然我校的依法治校探索还只是刚刚起步,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但是我们有信心继续积极推进以法治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网络营销的深入开展,网站品牌逐渐显现.对于知名企业来说,网站品牌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无形中已经开始扮演着“代言人”的角色.网站品牌,是吸引用户造访的“磁针石”.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设计,并且能充分为用户服务的网站,企业网络品牌的知名度才有可能得到不断提高.企业在提高网络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网络品牌的美誉度,只有这样,网络品牌的忠诚度才能提高,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所谓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知识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致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笔者作为教研员,有机会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深深地感到,“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以一堂数学课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一位数学教师讲授一年级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一教学内容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人脑的老化问题,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从65岁开始(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还有另一种应当摈弃的说法是从30岁开始),人脑每天会丧失10000个神经元。照此计算,即便是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天丧失10000个,那么一年会丧失365万个,这个数字听起来真够让人胆战心惊的!所幸的是,尽管几十年来,这一观念一直被奉为神经学无可置疑的信条,但现在它已经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通过采用计算神经元数量的新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在脑的老化过程中,脑细胞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即便有任何实质性…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起源于教育领域之外的多媒体学习责源(像光盘和网络)大规模涌入之前,关于多媒体对学习的影响方面的实验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尽管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前两代多媒体研究帮助我们确定了影响有效多媒体设计的要素。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结论.评述了每一代多媒体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研究方向以及不足之处。论文还讨论了已经开始受到人们关注的第三代多媒体设计和学习研究新动向,也提出了若干未来发展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