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对都市报报道风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莺 《当代传播》2001,(4):85-86
90年代中期,中国的报业市场继“晚报热”之后,又兴起了“都市报热浪”。何为都市报?都市报是以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相似文献   

2.
纠错二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5,(11):56-56
“火仓”应为“伙仓”,何为”天堑”?[编按]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的辩证思维焦来明新乡日报焦来明典型报道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人或事所进行的比较深入的报道。但何为“有代表性”?何为“有普遍意义”?如何才能“比较深入”?常常是记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和孜孜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在典型报道过程中,少一些...  相似文献   

4.
何为“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所描述的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就是以最新的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装备的,地区、国家或国际规模的多用户、大容量和高速度的交互式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要达到“四化”:1、传输高通量...  相似文献   

5.
崔莉 《现代传播》2023,(11):106-114
历史纪录片始终需要聚焦“真实”与“想象”的关系,需要辨析何为真实、何为想象、真实何为、想象何为等一系列核心议题。当大量搬演的场景、想象化的情境、虚拟化的剧情段落、主观化的陈述视角构成历史纪录片的主体内容,当越来越多的历史想象和文化想象成为历史纪录片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必然对历史文本天然具有的文献特征、特别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产生质疑与挑战。反思“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关系,正是理解“历史纪录片通过历史想象表现历史真实的合法性,并由此走向更高的文化想象”问题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何为“大陆桥”?大陆桥原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梁,以铁路两端为桥头堡的综合性交通运输通道。目前世界上存在3条大陆桥,即本世纪50年代开辟的横贯北美大陆桥,东起纽约,西至旧金山,全长4500公里;60年代末开辟的横贯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陆桥,东起前苏联...  相似文献   

7.
俞青 《电子出版》1995,(8):17-20
信息大潮下的电子出版物北京图书馆科研处俞青电子出版物对国人来说,即熟悉又陌生,说其熟悉是时下“电子出版物”被传媒“炒”的沸沸扬扬,不时见诸报刊,但到底何为“电子出版物”却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一、电子出版物1.电子出版物及其发展简...  相似文献   

8.
从1974年至今,日本的11位首相有10位是辞职的,其中除福田纠夫尚属清白,其余9位的辞职或多或少都与“金元政治”有关。何为日本的“政治资金法”,何为“金元政治”,日本政坛的黑雾为何如此浓重?请看内文。  相似文献   

9.
阿昆 《北京档案》2006,(10):41-41
上期本栏集中编了来稿中有关尘封档案屡被发现的事例,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最终目的仍在于探讨尘封馆藏因何屡被发现的原因,进而找出“发现”的规律,并对“发现”这一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当然,何为“正确”,见仁见智,不会有完全一致的结论。[编按]  相似文献   

10.
除旧布新,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对编辑角色来讲,分析和厘定何为“旧”?何为“新”?如何恰如其分地“除旧”?怎样恰到好处地“布新”?正是角色功能与价值的意义所在。因此,除旧布新与取舍有度的有机结合,成为衡量编辑角色承担者是否具有编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也谈“龙头”叶志方人们常说“编、印、发一条龙”,那么何为“龙头”呢?在这个问题上曾有过一番争论。有人认为编辑是“龙头”,理由是只有编辑部门策划出好的选题,组织出好的书稿,才能促使和带动发行的起飞;也有人主张发行是“龙头”,理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8,(4):10-10
近日,由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旗下全资附属机构星空传媒要从中国内地撤退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这一消息最后被否认,但是默多克急于转型新媒体,新媒体将成为默多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新载体,这一观点不容置疑。在这背后,“传媒大鳄”又欲以何为?  相似文献   

13.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相似文献   

14.
何为新闻写作中的“曲笔”呢?就是记者和编辑依据客观的新闻事实,遵照一定的宣传倾向,在选择新闻事实素材、历史背景材料、结构方式、语言文字等方面有鲜明的个性和某种侧重,使新闻作品的主旨以藏而不露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手法,构造出一种与文章相互交融的意境,让读者受到感染,给人以联想、反思、领  相似文献   

15.
山鬼 《出版史料》2007,(2):106-106
一些词汇在流传过程中,往往因地区的差异,改变了它们原有的读音。比如佛家所讲的“小乘”“大乘”。何为“乘”,古人说是“运载”之义,用来表示禅学浅深的等级。这大概不会有什么分歧。可是,“乘”读为chéng(成)还是shéng(圣),  相似文献   

16.
陈立吾  胡剑 《新闻前哨》2006,(10):48-48
何为新闻,历来众说纷纭。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又有学称,“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还有学说“新闻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其实,不管是“发生的事”还是“发现的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看重的是生动鲜活的新闻实践,是跑新闻,抓新闻,抢新闻,做到“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7.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时尚”宣传谨防偏刘章西《时尚》《时尚·娱乐》《时尚·休闲》……如今报刊上有关“时尚”的专版专栏和话题,多得让人眼花燎乱。那么,何为“时尚”?就我所读到的这类专版专栏,发现其中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穿”来展开的。给人的印象,似乎时尚就是吃...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纪录真实这四个字,几乎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的口头禅,其实目前许多节目在运用纪录的手法进行创作时,还未真正弄懂何为“纪录的真实”。一些创作者错误地认为,镜头所拍摄的客观存在,就是在纪录客观的真实,忽视了纪录的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使节目在对生活的认识,主题的把握上,在思想的提升、真实的发现上,多少存在着顾表失里的倾向。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何为“客观存在”和何为“纪录真实”上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20.
龚 《大观周刊》2012,(43):363-363
“字本位”理论提出之后,汉语语法研究以何为本位又引起了学界的讨论,本文通过将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在音韵、记录意义的方式、构成形式、语用功能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发现其异同点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