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即入学率在15%~50%。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1999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通过多种办学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未来10年中有较大扩张。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达到1700万人,10年间净增规模700万人,平均每年至少需要扩招50万~70万名大学生。“十五”期间前三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速度可达20%~30%,三年后可以适当放慢增长速度,控制在7…  相似文献   

2.
曹莹 《教书育人》2005,(6):34-35
1999年7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执行之际做了一项重大发展战略调整一高校扩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一次明确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因此,从1999年秋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逐年扩大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1998年的9%提高到15%左右,吹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进军号。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实现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原因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高等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教学条件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各高校都逐年扩大了招生规模,为此,盘活学校资本存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挖掘现有办学潜力,以提高办学效益显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沟通的依据与原则1.沟通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的沟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江苏省则提出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左右。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单靠现有的普通高校难以完成。且社会经济生活中急需的是生产第一线应…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当代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专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根据《决定》的精神和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并向大众化迈进的时期。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应当说,当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方兴未艾的大众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至15.3%,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三次使用“内涵建设”一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教育部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根据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布局方面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后,需要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总体办学水平。可以说,内涵发展、内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话题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5%。今年,又宣布了将此目标提前到2005年实现的振奋人心的消息。高校扩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社会都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仅用一个15%的人学比率能否涵盖它的意义,却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即标志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即进入普及型。这个约定…  相似文献   

9.
一、新世纪之初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形势全教会召开以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新的形势,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高等教育这种大发展的态势,必将促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国际上依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到 2 0 10年 ,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左右。在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指出 :到 2 0 10年 ,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 15%。河北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见》中提出 :到 2 0 0 5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显然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及步伐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今后我国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大众化理论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1981年以来,自学考试制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得到大的发展。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1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个相对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15%左右。据此,多数人很乐观地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在来临。而笔者认为,“大众化”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只能实现高等教育“初级大众化”,即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长期保持在15%-20%。据此,我国高校扩招应该采取“有限扩招”的方式,即招生数年递增率保持在7%-10%,而不是目前的40%以上。1.大众化的两种方式:初级大众化与高级大众化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两种基…  相似文献   

14.
最近,教育部批准设置了45所职业技术学院,使目前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达到了92所,其中民办职业技术学院14所。当前,专科教育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在我国高等教育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科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教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决定》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高校招生规…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自此,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由“适度发展”转向“积极发展”,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1999年到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翻了一番,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达到14%,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己达到386所,在校生72万人,比1985年增长了11倍。依此数据,我国将比预计的2005年提前二年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近两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出现的突破性发展,在招生…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发展趋势据《文汇报》报道,国内近百名专家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研究”。课题主持人郝克明研究员描绘了新世纪我国教育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高教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巩固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展。到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将从1999年的10.5%提高到15%左右,即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逐步发展而不是迅速膨胀的过程。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7.
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几对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行列。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确立建设“教育强省”的教育发展战略,其中的重要目标是实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至 2005年,广东省比全国提前 5年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 15%的目标。这是广东科教兴省和率先实现现代化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广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少走弯路,顺利实现战略目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元月,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我国现仅有2.4%的人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虽然经过这几年的高教体制改革,大学入学率有了大幅提高,预计到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相对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所提供的接受高  相似文献   

19.
改进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实践方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决策。在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2001年初,我国政府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将原定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的目标进一步要求提前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整体上讲,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逐渐由社会“精英”就业转变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