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红段子”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段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传播对象广泛性、内容新颖性以及载体的便捷性等特点。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探索"红段子"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标准和具体指标体系,有利于在理论上肯定"红段子"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价值,在实践中指导红色文化有效向多群体宣传,同时优化我国的基层民意表达机制、公民社会建设及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红段子"是指新媒体时代一种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内容健康向上的信息,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主流文化、平民文化、民族文化和新型文化的体现,而且形式上具有体裁灵活多样、语言丰富多彩、交互性的表达方式等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研究"红段子"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点,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段子"主要是相对于"黑段子"、"黄段子"而言的,其出发点是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和消费心理,具有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等作用。"红段子"内涵丰富,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对于当前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探索、研究二者的结合点,对充分发挥"红段子"积极作用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悦 《教师博览》2006,(10):30-32
“红段子”正面狙击“黄段子” 广东是个手机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小灵通用户在内的广东省手机用户已达7000万户。作为短信文化的一部分,如何疏堵“黄段子”、“黑段子”,倡导健康的短信文化.是正在着力建设文化大省的广东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志芳 《文教资料》2010,(22):94-96
自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之日起,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认识经历了"猎奇"、"求知"和"认同"三个阶段。这一递进过程与中国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实际的改变为西洋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与社会环境。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红段子"融入了时代元素、创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情感温度、拓宽了载体广度,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红段子"蕴含的育人功能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段子"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有助于弘扬主旋律,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施行"海洋强国"战略,海军战略转型的时代背下,要从军事交流合作、外训、军事媒体三个方面拓展海军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对外传播途径,增强海军军事软实力,为我国在和平年代海洋战略利益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近些年来开始表现出传播内容肤浅化、传播主题泛娱乐化、传播价值非主流化和传播场景虚拟化等相悖于主流文化的异动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红文化影响度最大的群体,一些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网红文化异动影响下受到逆向熏染,不断扭曲其审美认知、干扰审美判断、误导审美实践。为防范网红文化异动对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宣扬正向网红文化,推崇正面网红形象、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强化高校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等矫治路径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佛教与基督教的东传策略为借鉴,从两者对待主流文化的态度、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者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挖掘其对孔子学院西传的启发价值。本文认为佛教所走的文化适应之道更有利于汉学与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学传播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以我异补其缺"精神,以"适应"之道,传"理"之道,树"形"之道实现西学的包容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受近代泰国"泰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其高等教育自起始阶段就十分重视:在保证国家独立自主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其本土化措施有:保证泰语的教学语言地位,注重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以及佛教的传播等。这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子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语言变体,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文章先从语言模因入手,对段子广告语言进行归类;继而从顺应论视角分析段子广告语言的传播机制。旨在探析段子广告语言中语言模因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段子广告语言的传播机制,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分析、理解段子广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中国文化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具体的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却相当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他者文化传播经验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基督教在华传播中的文化适应策略为鉴,认为当前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应制定"上层路线与大众传播并举"的传播路线、以特有文化元素吸引更多的受众、利用他者文化体系进行解释,才更有利于异质文化之间的适应及以后的融入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3.
"日剧"在中国内地传播发展30年,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被民众所推崇。但无论它的影响如何巨大都只能被定格为流行文化,而非大众主流文化。其排列于官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之后,这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2,(18):8-8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这是北京市为了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将北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等出席大会。并为研究院揭牌。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对本国的"国学"研究均非常重视。世界的"汉学"研究尤以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越南为代表,成绩卓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播,向国外推广本国语言也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21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即"国学"热,但是外语类国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却少之又少。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外语类国学课程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开展先进文化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积极领导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因时因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回顾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推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导地位,建立多元多层架构,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也必须坚持文化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汉语颜色词"红"的基本释义入手,总结了"红色"在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及文化内涵,并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中对"红色(red)"一词的使用对比,进而阐述颜色词"红"和文化的联系。本文针对中英语言中对"红"作为颜色词进行的比较,故对"红"作为颜色词之外的其他意义不作考察。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交流的国际化背景下,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不仅影响信息传播的流量和走向,更是沟通文化的桥梁。为了确保对外宣传的传播效果,翻译工作者要坚持以传播文化和传达信息为己任,发挥传播者在信息选择、观点表达、流量控制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受者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把受众"可接受性"置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传播某种文化的过程,和人类其他文化一样,体育文化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我们所主张开展的体育活动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因而也是先进的。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更加繁荣;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经过数十年的磨砺创新与演进,中国电视媒体以其特有的传播形式和文化符号,通过新闻、服务、娱乐三大节目版块,在主流文化导向,大众文化传播,多元文化融汇等方面展现出了其鲜明独特的文化表征;过去一度有人提出的"电视传媒缺少文化"的观点理应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