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莉娟 《科教文汇》2009,(13):119-119
本文通过介绍语境、会话含义、关联等一些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语境、关联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对话语理解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结合语境。寻求关联,正确地理解言者话语的真实含义的语用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博弈决策中的信息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就是一个在给定的语境中,博弈者借助一定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语境信念,进而进行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过程。本文从语境和信息两个方面对博弈决策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下,博弈双方的收益函数将出现差异。通过不同信息条件下的效用对比分析,本文指出,在同一语境下,如果信息使我们的信念逼近事实,则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收益。改善语境和增加信息是博弈者提高收益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着重分析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歧义的产生,对于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语境歧义可能产生的三种类型来分析,即:语义信息补充过量造成歧义;语境信息不足造成歧义:语义信息错位造成歧义。  相似文献   

4.
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逐步被人们所理解的同时,也渗透到科学史的研究中,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诸多反思。文章不仅从历史语境时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传统科学史观提出反思,而且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理性消解。文章主张语境的、价值中立而多元的科学史观,为语境论科学史观的建立作理论上的辩护。  相似文献   

5.
王丹 《科教文汇》2011,(8):132-133
本文试图从已知的关于语境的相关研究入手.采用示例分析的方式,重点从社会语境、情景语境、个人语境等方面探讨语境对词义的重大影响.旨在激发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语境知识的学习兴趣.引起其对语境学习的重视.以期对人们掌握英语的确切词义和恰当地运用词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语境与意义     
语境论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重要纲领,但对语境概念的考察还需要从意义概念入手。文章对语境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种确定意义的限度、范围和条件"。对语境概念的理解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语境与意义、语境与真值、语境与结构、语境与解释。构建语境论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概念的语义分析;加强对语境的文化-历史考察;加强对知识的情景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却存在着一种前后联系薄弱、系统性不强的不良状况,学生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词汇量始终在原来的低水平徘徊,从而导致英语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在语境中重现单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最根本办法。本文试图从语境效应方面来谈谈词汇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开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8.
朱晓莉 《科教文汇》2007,(4X):174-174,176
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都十分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话语或语篇是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中西方理解与应用Disinformation概念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现状,提出中国语境下这一概念的对接、转换与重新阐释,为围绕中国问题开展Disinformation研究创造条件,进而在我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法/过程]梳理分析中西方理解Disinformation概念的差异,然后基于这一概念的3种基本属性,提出Disinformation概念进入中国语境的基本路径,即"对接→转换→重新阐释"。[结果/结论]"信息""误导""意图"3种属性及施众、受众两个要素,是中西方Disinformation概念对接、转换的基础和依据;从"信息"和"信息活动"两个角度,提出中国语境下Disinformation概念的两种定义,Disinformation则译为"误导性信息"或"信息误导与反误导"。Disinformation概念经重新阐释,可应用于研究中国社会现象,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心转移现象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它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中的文艺、哲学、教育、政治、经济等因素对科学都有影响,它们与科学是互动的。本文探讨了社会文化语境的结构,分析了社会诸因素活动中心与科学活动中心的关系,并从整体上揭示了科学与社会文化语境中诸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亚光 《科教文汇》2009,(28):134-135
本文从母语输入——保姆式语言出发,论证了保姆式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提出了以保姆式语言输入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多媒体语言学科平台相结合的构想,使之与其它教法相辅相成,让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中同时兼顾语言技能的掌握和交际的内化,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却存在着一种前后联系薄弱、系统性不强的不良状况,学生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词汇量始终在原来的低水平徘徊,从而导致英语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在语境中重现单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最根本办法.本文试图从语境效应方面来谈谈词汇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开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3.
周花 《科教文汇》2007,(10S):204-204,210
本文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认为其比喻的运用符合语言语境、文化语境、背景语境和主观语境等的要求,符合得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周秀敏 《科教文汇》2007,(10X):203-203,210
语言和语境不可分割,对禁忌语的研究必须考虑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本文在澄清禁忌语的范畴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语境理论,揭示了禁忌语对语境的依赖性,即禁忌语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言语交际的认知语境观,指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以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叶立刚 《内江科技》2006,27(6):44-44,49
通过具体译例说明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文化词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文学翻译必须考虑社会文化语境因素,这对译出高质量译作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源语与目的语语境产生差别时的语境增补方式。  相似文献   

17.
黄飞 《大众科技》2004,(7):61-62
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语境歧义的形成又可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缺失语境制约而形成歧义,另一种是因语义补充、生成不当而形成歧义.  相似文献   

18.
徐红红 《科教文汇》2008,(32):151-151
语境创设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创设有效的语境成为英语教学中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徐建英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2-192,195
译文文化信息的滞阻是导致语境通明度降低的原因之一。翻译时,语境的透明度低,读者所付出的解码努力越大.“外化”的必要性就越大,采用加减法、注释法、释义法等变通方法,通过把暗含的文化因素“外化”,提升到语符表层,这不但有助于译文读者了解源语文化,而且译文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20.
语境认知化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析了语用失误现象,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用者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才能减少或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