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课本第 10 1页的插图下面写道 :“幼年的溥仪 ,根据摄于登基那年的照片所画。”课本第13 1页写道 :“1915年 12月 ,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宣布改 1916年为洪宪元年 ,准备元旦登极。”因为当皇帝 ,前者“登基” ,后者“登极”。意思当然都对 ,但在同一课本里最好用同一个词为好。这样 ,有利于教学。根据习惯 ,最好用“登基”。出力不讨好:“登基”“登极”二而一$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中学@张国伦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2009,(1)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相似文献   

3.
1912年元旦“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月13日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大总统,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南京改称江宁县。  相似文献   

4.
答:北方军阀政权,始为袁世凯独握。袁世凯死后,政权变幻于皖系、直系、奉系之间。北方政权的更迭反映了英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争夺权益的胜负格局。下面对北洋军阀政权的更迭作简单介紹: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3月——1916年6月)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重新出山,掌握了清廷军政全权。他以此一面要挟清帝退位,一面胁迫革命派妥协,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根据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规定,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但唐就任后意见多与袁不和,而袁世凯又深忌这一政权的“民主共和”招牌,力图复行专制。6月15日,他不经内阁总理付署,擅委王芝祥为宣抚使,命往南京遣散起义民  相似文献   

5.
“元旦”,现在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则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像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元日》诗,所指“元日”就是指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所谓“元者”,起始之谓也,凡数之始多日“元”。如皇帝登基的第一年称为“元年”,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元子”,首恶、主犯称为“元凶”。那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当然称为“元月”了。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病死     
1916年6月7日《纽约时报》(北京,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今天病逝。总理段祺瑞立即与副总统黎元洪商议其总统就任。袁世凯胃部染疾  相似文献   

7.
1911年12月,孙中山先生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次年元旦就职,宣告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从而建立了“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然而,仅为时三个月,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让位,交出政权。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再起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一一年十月袁世凯东山再起,实为袁氏绞杀辛亥革命、攫夺民国总统之先兆。然史家却少有论及。于是,笔者孤陋之心遂生耿耿,妄动愚笔以属拙文,甘负锻于方家同人。 一、袁世凯侨居彰德的隐衷 戊戌政变,袁世凯与帝党结下怨恨,一九○八年西太后身亡,载沣代行摄政,袁世凯就终日不安。一九○九年初,袁在惊惧万状之余,微服天津,住进英租界利德顺饭店。不久,就接到摄政王载沣代发的“回籍养疴”的谕旨。一月四日袁世凯得到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H)担保他生命安全的承诺后,才敢小心翼翼地进京向摄政王“谢恩辞行”,一月六日便仓皇登车前往河南,昔日威风凛凛的袁世凯就这样“被满洲政府用侮蔑的手段放逐了。”令人费解的是袁氏此次罢官并不回项城归旧里,而是“初居汲县,两个月后再迁彰德城北门外的洹上村”侨居下来。笔者以为袁世凯此举正是为他再次出山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1915年由于袁世凯专制、独裁、卖国和加紧复辟帝制,导致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力量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重新出现了大联合的趋势,1915年12月25日发动了震憾全国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宣布独立到1916年7月14日护国军政院宣布撤消,前后历经半年,终于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使“洪宪帝制”化为泡影,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当时的云南,全省不过一千三百万人,军队也很少,由于袁世凯蓄意削弱南方兵力,年年削弱南方各省军队,云南省1915年的军费比1914年削去了十万元仅有二十四万元,兵力仅有两个师、一个混成旅,加上宪兵队、警备队和驻守边防的军队,总数才两万多人。而以云南一省之人力物力向袁世凯宣战,对抗袁世凯九个师五个旅几十万军队,战线长达两千多里,竟坚持了半年之久。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这场战争顺应了  相似文献   

10.
遗产数额巨大 袁世凯留下多少遗产?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上午10时死去.临终令夏寿田执笔,记录对袁克定的"口述遗训":  相似文献   

11.
1918年“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的成立与活动,是留日学生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当时中国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留日学生救国团”乃是“五四”运动的先声.留日学生反帝爱国斗争早在一战时期已经开始.1914年日本借对德宣战之机出兵占领我国山东,1915年1月又提出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二十一条”.急于称帝、为此需要得到日本支持的袁世凯不惜卖国求荣,竟于是年5月9日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方的无理要求.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激起留日学生极大愤慨,他们召开留日学生总会会议,推举当时在日留学的李大钊起草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袁世凯订立卖国条约;5、6月间,又派留学生代表团回国,集会演讲,号召国内各阶层民众行动起来.在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压力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放弃帝制,不久忧惧而死,“二十一条”也因此搁置.  相似文献   

12.
赵焰 《老年教育》2010,(6):16-16
1916年5月22日,袁世凯发布申令,撤销承认帝位案。在宣布撤销帝制、恢复共和后,袁世凯全力转向和谈。  相似文献   

13.
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革命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了。1912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不久他又迫使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内代表封建主义势力,以北洋军队为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了反动的军事化统治,在这个时期,共有五位民国总统。1.袁世凯(1912—1916年任总统)河南项城人。袁世凯从1898年开始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培育自己的军事势力。在戊戌变法运动中,袁世凯因出卖维新派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开始在政治上青云直上…  相似文献   

14.
近读《李大钊三莅上海》一文,觉所述内容不确或有需评述的必要。文中说,“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因工作繁忙,连中共一大亦未曾去参加。然而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是1922年8月下旬”。其实,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李大钊为了中国的革命,他不止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也不是1922年8月。李大钊第一次到上海是1916年1月底。当时,他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日本留学生中秘密进行反袁活动,时值袁世凯忙于复辟帝制,并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为此,李大钊以激愤的心情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欲灭亡中国的野心及袁复辟的阴谋,并散发全国。为了广泛联络各方人士,他于1916年1月,来到上海,日夜紧张地与反袁志士协商反袁的一切事宜。此次在上海滞留两周,于2月中旬返回东京。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一课在讲到睦仁天皇登基时说:“这一年底.不满15岁的新天皇睦仁登基。”根据上下文.此处的“这一年底”为1866年底。但是查阅相关资料.却发现睦仁天皇登基的时间为1867年2月13日.1867年1月30日.反对倒幕派的孝明天皇突然死去。同年2月13日,由年仅16岁的睦仁继位,是为明治天皇。(参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  相似文献   

16.
报人邵飘萍     
邵飘萍(1884—1926年),浙江金华人。1905年浙江高等学堂毕业。1912年与人合办《汉民日报》,抨击袁世凯专制独裁。1916年任《申报》《、时报》主笔,撰稿反对袁世凯。1918年创办《京报》。1919年5月3日晚,在北大法科礼堂召开的北大等学校的学生代表会上,他报告了山东问题和中国外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云南都督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运动开始。★1928年12月29日,东北保安总司令张学良正式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场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邓发、李维汉等十多人。★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上海、苏州、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专制独裁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声讨,蔡锷等人参与的护国运动最终使袁世凯的帝制梦破灭。  相似文献   

19.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开始建立的封建卖国的反革命武装集团。1916年这一集团的总头目袁世凯死去,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斗争迅速激化,终于形成分裂之势。那么,北洋军阀是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还是分裂成直、皖二大派?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两种看法都存在。人教社历史室编1987年和1988年版《中国历史》明确叙述“袁世凯死去以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而同样是人教社历史室编的90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和1992年  相似文献   

20.
1 圣雄甘地 1916年2月4日于印度贝拿勒斯印度大学。圣雄甘地向王公贵族和其他名流发表演讲,演讲激怒了所有听众,令他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