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活动是一个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从而真正地实现在课程中让孩子做主。两年来,我班开展了“玩具”“、鞋子”“、兔子”、“秋天”“、汽车”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亲近科学、亲近大自然,不但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还增强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发挥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生活即教育”观点,确定探索型主题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必须以其生活为特征——在幼儿的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教育只有植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才能真正发挥效能,才真正有意义。我园的探索型主题教育活动,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以主题活动形式安排教育教学,并在主题的统率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由幼儿的兴趣点开始确立主题,由幼儿的问题做引线拓展主题,自主开发出数个活动方案,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引上和谐发展之路。例如,大班的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散步…  相似文献   

3.
王喆 《辅导员》2012,(18):18-19
幼儿园的活动,不再是教师或家长强加给幼儿知识经验,而是鼓励幼儿在各种自主探索过程中,得到学习发展。幼儿年龄小,为了能让幼儿有目的、有层次地学习,发挥家长资源的各种作用,能提升主题活动对孩子的教育功效。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家长资源贯穿于整个主题活动中,使家长资源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有效资源。一、通过调查表,有效发挥家长资源的互动作用。调查表在主题探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帮助幼儿贴近生活与环境产生互动:能作为收集  相似文献   

4.
陈群芳 《成才之路》2013,(32):16-17
当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我们开始接受和尝试“环境和幼儿对话”。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为此,我们以班级活动室环境为切入点,探索环境与课程、幼儿之间、家园合作的多元互动,来实践活动室“环境与幼儿的对话”,培养幼儿成才。  相似文献   

5.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所以 ,幼儿园教师除了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精神环境外 ,还应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优美 ,利于幼儿思索、利于幼儿动手操作的物质环境 ,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环境创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一、环境创设应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围绕教育目标结合教育活动设计的环境 ,既能使环境处于变化之中 ,又能让幼儿对主题活…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区角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途径之一。环境主题化是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要重视区角游戏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主题活动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中,在与周围环境及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下,使主题活动的开展得以延伸,从而保持幼儿对主题活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其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追随这一理念,幼儿的生成活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让幼儿的生成活动能顺利流畅地开展,让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使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这无疑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蚯蚓”的主题生成活动中,笔者尝试用不同的师幼互动方式来推动幼儿的探索活动,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主题墙”是基于不同主题的班本课程,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重要的一环,对幼儿在主题实施中的问题表达、探索发现与经验提升有不可或缺的支持性作用。通过内容聚焦、多维记录、支持探索三个阶段来创设主题墙,在实践中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幼儿亲自参与,树立解放教师成就儿童的观念,真正助推环境回归儿童发展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主题...  相似文献   

9.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到当代的“爱的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我们正努力尝试找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利用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自我。知识是无穷尽的,探索才是永恒的。探索即获取,孩子在探索中获取,在获取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已很小,探索知识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开展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实践中,幼儿对生活中的疑问增多了,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自愿去动手了,克服了依赖心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改变角色,给予幼儿适时的、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成为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欣赏者。尊重幼儿,让幼儿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得到承认和肯定;正确科学地给予表扬、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中获取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探求知识培养成幼儿的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孩子是评价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主题式教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幼儿园的基本课程形式,而环境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教育资源,正显示出独特的教育价值。随着对新《纲要》理念的深入剖析,一些幼教工作者开始思考在“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的需要”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将新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巧用环境,使环境在主题开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践与摸索中,我们尝试着将主题教育内容合理的环境化,利用环境拓展教材的内容,让环境成为主题活动的先行者和支持者,让环境成为与孩子们互动的玩伴,让孩子在充满疑问、充满智慧的环境中自如交往、自主学习、自发探索、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成才之路》2014,(36):87-87
课程的整合是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而主题活动模式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在课程整合的背景下,能使数学教育活动变得更为丰富,更能挖掘幼儿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立足“主题统整”的形式,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出发,研究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整合策略,从而让幼儿在一个实用、开放的环境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课程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变化,过去“以知识为本”的灌输式教育遏制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园正在开展的主题综合教育活动弥补了这一缺陷,建立了一种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原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发现,开展主题综合教育活动对幼儿主动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环境,而我园处于闹市之中,占地面积仅有1300平方米,室内外活动空间相对较小。为了让幼儿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提出“让每一寸空间发挥最大教育作用”的环境创设理念,努力挖掘空间资源,让有限的空间成为了幼儿充分活动的乐园。一、开发小场地,回归大自然充满自然情趣的环境,最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与积极地认识大自然相联系的活动越多,对周围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所谓适宜的环境,即指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的重要教育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幼儿园的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可否认,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有反映了近期活动目标的活动展现,也有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布置。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 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 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 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 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 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 人交往,让幼儿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晓燕 《成才之路》2022,(8):103-106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康、丰富、生动的环境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增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而区域活动能够构建立体化的育人环境,给幼儿提供多个活动主题,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认知,积累经验.文章重点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利用现有空间,开...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主题墙创设是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小班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小班的主题墙,老师应关注主题的内容与要求,让主题墙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创设与形成,并发挥其适宜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我园以全阅读理念为基础,将阅读活动贯穿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和主题教育活动之中,为幼儿打造立体、丰富、无边界的阅读空间,通过师幼互动、亲子互动、同伴分享等方式,让阅读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滋养幼儿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62):190-191
主题墙的创设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是相互作用的,它对幼儿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但是让孩子有收获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创设主题墙时,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共同创造幼儿喜爱的、能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发挥主题墙的教育价值,使环境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秦江 《天津教育》2022,(2):156-158
<正>幼儿教育工作,以区域性主题活动为教学方式在活动中融合教育理念,塑造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思考。区域活动的教育方式,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占据主要成分,融合于幼儿学习的每个环节,具有游戏形式设计的灵活性、活动氛围的浓郁性,适应各类幼儿成长需求,促使幼儿积极表现,增强幼儿动手、思考等各项能力。一、主题区域内游戏规划要点(一)让幼儿感到快乐区域活动应充分满足幼儿的认知能力需求、探索需求、社交需求、互动需求以及愉悦感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基础之上,便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科学小游戏,像是“浮与沉”的小实验,当孩子发现有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东西能沉底时,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将物体打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