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校园内部的综合反映,从广义上讲是指学校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是各个学校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理念、方向、行为以及创新和环境上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
陈启品 《课外阅读》2011,(10):142-142
学校文化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优劣,而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全体师生起着巨大的影响,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所有的学校活动都可以围绕办学理念开展,用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中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体合力,使之能丰富学校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现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3.
李艳 《成才之路》2012,(14):6-6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的,要坚持在文化共享中凝聚人心,共同实施形成合力。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科研文化、环境文化、教学文化、德育文化、精神文化等的合作与互动,校园文化将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主要包含显性、隐性文化建设两方面。体现了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反映出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近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努力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化。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育人阵地,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注重其自身的文化建设是历史所赋予的责任。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短暂,缺乏必要的文化积淀,积极探索自身的办学模式,追求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自身的办学理念,闯出一条自身的文化管理模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把握校园文化的真正内涵,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不仅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使高职院校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徐卫 《华章》2012,(10)
人们常说:“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管理,一流学校靠文化”,可见,文化对于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所起的作用.我们发现,大凡教育质量高,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无不是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独到之处的学校,大凡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无不是校园文化建设极差的学校,他们只会随心所欲的检上几句名人的语言,挂在墙上,以此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没有对这些语言进行认真思考、深刻理解、仔细解读、科学分析是否符合学校教育实际.要想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档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很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共同愿景、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的形成应该是学校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有和共享信念,同时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富有凝聚力与稳定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每所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要打造高职的品牌,彰显高职的办学特色,必须夯实高职的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在品牌文化中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办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校园丈化建设要有效服务于学校总体目标并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就必须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展开,同时还必须有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文章阐述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点(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和一个核心(以校风建设为核心),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持有多种观点,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长期性、积淀性、人文性而形成的。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主要应为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特色与精髓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可以说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象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内核及办学的精神理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所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学校功能释放多寡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从办学环境的角度分析,加大学校功能释放的重要举措是:既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放眼周围,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在内外合力中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和企业的密切联系性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企文化融合。校企文化融合对于培育中国职教品牌、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培养现代合格职教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寻求双方共同价值、形成育人合力的基础上,将企业行业精神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丰富高职精神文化内涵;将企业先进管理制度融入学校,完善高职制度文化体系;对接企业活动平台,扩展高职行为文化类型;注入企业优秀物质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把控纠正机制,彰显高职校园文化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孙丽华 《江苏高教》2002,(4):131-131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和精神校园文化是社会各种文化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反映 ,是社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社会 ,发展于学校 ,最终目的还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认识和掌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和精神 :1 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精神是一所高校总体的校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 ,是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价值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精神代表着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人生信仰、生活追求和道德、行为规范 ,是全体师生员工凝…  相似文献   

15.
冯骥才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学校的文化,同样也是这所学校的灵魂。从当前形势来看,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理念,更彰显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一所学校 的灵魂,其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 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 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 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升格、合并的高职院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几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珊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40-241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的总和。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教师与学生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方针政策,从事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传承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仅仅是指校园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本,创建和组织的第二课堂文化生活。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以精神文明为主,体现校园特色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淑颖 《上海教育》2015,(10):78-79
一所学校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学校的文化,这是一昕学校的精华,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办学理念的引领,办学理念及其实践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独特个性。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载体,办学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三位一体。我们坚持以“自主立身,合作共赢”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国军 《教书育人》2009,(12):13-14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的综合体现,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成熟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得最快的一种教育类型,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这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不例外,这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